民国军阀们的军备竞赛 “土匪”也搞军备竞赛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不久,清帝被迫逊位,"大清王朝"成为历史名词。但因各派势力政见不同,利益冲突,中国很快就陷入了长时间的政治动乱和内部混战之中。
不到三年,在遥远的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爆发,欧洲同样陷入全面混战,东亚的中国、日本先后参战,而新兴强权美国最终也卷入了战争。
这正是观察中国与世界军事力量差距的一个绝佳时机。
人家放炮,咱们放烟花
第一次世界大战,大体上可以称为"半机械化战争"。这次战争以工业化为基础,实行大规模的人力物力动员和远距离运输,拥有可持续轰击的强大的炮兵火力,飞艇、坦克、潜艇等新型海陆空武器相继投入战场,甚至骇人的毒气也派上了用场。总之,人类的战争首次呈现出综合国力比拼、消耗的明显特征。
但以决定胜负的关键战事而言,一战本质上仍是一场欧洲大陆的陆上攻防战。
面对机关枪、堑壕体系、铁丝网组成的坚固防御阵地,进攻方单纯靠步兵数量优势取得战事胜利,已变得越来越困难。即使经过长时间、高强度的炮击,再加上集团步兵的持续突击,也往往只能在敌方防线上取得有限的突破。
机关枪在一战中给人留下了印象深刻,但火炮才是真正统治战场的武器。形象一点说,一战就是拼大炮的战争。美国学者梅尔在《一战秘史》一书中说:"大炮杀死的人比轻武器和空袭杀死的人要多,比其他任何武器杀死的人都要多,这种情况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有可能是最后一次。在大战的后期,大炮的优势被充分发挥,机关枪失去作用。没有大炮,步兵既不能在进攻中取胜,也无法在防守中不败。"于是就形成了"炮兵征服,步兵占领"的新作战模式。这对一个国家的炮弹供给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此种能力又依赖于一国的工业实力。
当年的中国军队里却流传如下俗语:"老兵怕机枪,新兵怕大炮。"原因就是军中配备的火炮数量不多,且主要是山炮和步兵炮,炮弹非常少,很多所谓炮兵都只会直接瞄准发炮射击,间接瞄准等于乱射,跟放烟花没什么区别,炮击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其实质意义。所以,新兵常被隆隆炮声所震慑,老兵却深知,真正可怕的是对面的机关枪。
换言之,耀武扬威的中国军阀队伍,与西方列强的部队相比,从实际火力到作战理念,都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
早在半个多世纪前的太平天国战争中,李鸿章最佩服洋人能用"开花大炮"轻而易举地轰碎厚重的城墙,所以淮军很快加以引进,并借此席卷苏南,成为清军中的后起之秀。而由于缺乏强大的火炮,民国初年历次军阀混战中,老式城墙依然是很有价值的防御工事。也就是说,此时军阀部队的攻坚能力,绝大部分尚未达到当初淮军的水平!
"土匪"也搞军备竞赛
又如中国人最熟悉的驳壳枪,是德国人发明的,但德军很少自身装备,几乎都让中国军队装备了。
为什么中国会成为驳壳枪的大市场呢?原因还是当时中国工业基础非常薄弱,没有强大的炮兵部队,机关枪的数量也有限,如何提高单兵的火力,就成了一个影响到战斗结果的大问题。在还没有冲锋枪的年代,驳壳枪是有效提高单兵近战火力的利器。虽然造价昂贵,却很适合中国军队的实际需要。中国人日后对驳壳枪的火力运用,连德国人也感到惊奇。
中国的军阀内战,由于各方火力配备都很单薄,实际上人员杀伤和环境破坏很有限,这跟一战给欧洲带来的空前破坏形成鲜明对比。但是,中国军阀们却创造了另外一项纪录:那就是散兵游勇在混战中劫掠百姓,甚至化身为土匪,所过之处,鸡犬不宁。身为民国总统的黎元洪也不得不承认:"遣之则兵散为匪,招之则匪聚为兵。"
这样的装备程度,这样的精神品质,这样一群接近乌合之众的军队,接下来却要在统一带领下,在保家卫国的主战场上,与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日军作战!国军之中虽不乏有心杀敌的将士,却往往无力回天,也就不难解释了。
对当时处境艰难的中国来说,一战本来是巨大的战略机遇,因为西方列强互相残杀,自然无暇他顾。可惜,积贫积弱的中国,因为袁世凯的一步昏招,孙中山的不断革命,导致南北政体、主义之争,演变成水火不容的局面。国家的工业化建设迟迟不能提上日程,消耗性军事开支居高不下,而这消耗又不是对外而是对内的。一度兴起的民间工商企业,只能趁机生产销售一些轻工业制品,再加上向欧洲战场输送一些廉价华工,在至关重要的军事工业建设与革新上却无所作为。
为了争地盘、占山头,各方军阀搜刮来的钱,也搞起"军备竞赛",争相向日本、俄国及欧美强国购买军火。直到被突然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日本关东军击溃时,张学良麾下的东北军机场上,还有很多订购来的欧美飞机来不及拆封。后来的抗日空战英雄高志航,就是原东北军飞行员,当初他受张学良委派到意大利洽购飞机时,其飞行技术还受到独裁者墨索里尼的赞扬。
"内燃机战争"
就在中国军队忙于低水准内战时,世界上一场新的军事变革已经启动。20世纪初,确切地说是从1908年开始,以美国福特公司价廉物美(售价850美元)、驾驶方便的T型小汽车大量装配出厂为标志,汽车得到大规模使用,石油逐步取代煤炭成为主要能源。从军事角度看,这意味着"内燃机革命"引发的"机械化战争"已指日可待。
为了打破坚固的堑壕防御体系,一战期间,英国率先发明了坦克,成为步兵进攻的强有力支援武器。此后英国的富勒、李德哈特,法国的戴高乐,苏联的图哈切夫斯基,德国的古德里安等将领相继提出,未来的战争是"内燃机战争",是以集中使用装甲部队进行的大纵深、全战区的立体化战争。战场上的进攻速度,不再以步兵和辎重单位为标准,而是以履带一转、所向披靡的坦克部队为标准。
可是,富勒、李德哈特、戴高乐的呼吁,都没有得到本国决策层的重视,因为英法乃至苏联,都没有迫切称霸欧洲和世界的野心,他们的军人经常思考的,只是如何总结一战经验,以应付下一场战争。最典型是法国,他们修建了著名的马其诺防线,而坦克只是作为移动碉堡使用。图哈切夫斯基更是莫名其妙地扣上了一顶"军国主义"大帽子,冤死在自己人手中。
只有一战战败国德国,对胜利和强权更为渴望,他们根据古德里安的建议,经过十余年发展,迅速形成了全新的以飞机和坦克两大机械突击力量合成的机械化战争体系。
德国在军事机械化革命中领先一步,一战中的小兵希特勒乘势登场,以"闪电战"横扫大半个欧洲,并越海攻击英国,东进挑战苏联,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东方,日本同样在军事变革中甩开了中国,甚至先于德国发起了侵略战争。
相关文章
-
历史上的屈原姓什么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爱国诗人)
-
天哪,大菏泽竟然隐藏了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生女儿坐月子,婆婆不伺候还摆冷脸下令生二胎,被儿媳啐一脸
-
驰骋中原,扬名西南,刘邓二野的六大王牌军
-
苏明成在古代到底能活几天?这些行为能洗白吗?!
-
俞晓群︱五行占:草妖之信衰贤去
-
唯一的“独脚”开国将军谢良:九死一生写传奇
-
南北朝罕见的有为皇帝,生前却有一难言癖好,古怪陵墓震惊考古专家
-
这些看起来好奇怪的兵器,有何特别之处?
-
东北野战军十二个纵队司令员,都是谁,他们都是什么军衔
-
四大名著之《西游记》法力排名前十的神仙有哪些
-
他长期担任粟裕的副手,后成开国上将,官至副国级
-
宦官:宫闱的守护者,活得卑微却有报复性思维,屡次改写帝国命运
-
许世友墓中为什么会有张灵甫的手枪
-
【先生请讲】“听成语典故品邢襄文化”五代十国至近现代时期
-
党史百年天天读·9月19日
-
【党史百年·天天读】12月5日
-
古代“缠足”恶习是何时出现的?如此恐怖为何能够流传长达千年
-
「陆军干部见习锻炼基地巡礼-51」战斗模范红一连
-
58年此上将被彭总批判,20年他后第一个支持陈云为元帅平反
-
黄花岗起义与七十二烈士:最英勇无畏的战士
-
绣花鞋都是晋献公发明的你告诉我他们喜欢穿素色?!
-
揭秘:解放战争前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一次绝密飞行有惊无险
-
刘少奇为何被誉为“正确路线在白区工作中的代表”
-
那些在汉墓中发现的“古董”
-
天天下雨的日子,古代人是怎么扛住的?
-
历史上真实的鬼谷子是什么样的:战国风云幕后策划(名叫王诩)
-
此战伤亡71人歼敌2200,战后副司令员却向警卫员请罪!
-
乌台诗案始末,苏轼在狱中见碗里有鱼,就立即想到写遗书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