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历史语言学家段晴病逝:师从季羡林在冷门绝学上接力耕耘
原标题:著名历史语言学家段晴病逝:师从季羡林在冷门绝学上接力耕耘
段晴教授 北京大学新闻网 图
著名历史语言学家、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段晴教授因病于2022年3月26日凌晨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逝世,享年68岁。
26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发布的《讣告》介绍,段晴教授是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她毕生致力于中古伊朗语、梵语、巴利语、犍陀罗语等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研究,严谨求新,孜孜育人,在印度学、佛教学、丝绸之路文献和梵文贝叶经等研究领域成就卓著,享誉国际学界。
段晴教授祖籍山西,1953年5月生于北京。1971-1974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1978-1982年师从季羡林先生、蒋忠新先生专攻印度学,获得硕士学位。后赴德国汉堡大学师从R. E. Emmerick教授主修伊朗学,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
1987年段晴教授学成归国,在北京大学任教,讲授梵语、巴利语、犍陀罗语、中古伊朗语等语言及相关文献课程,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为培养冷门绝学领域的优秀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2018年,段晴教授带领梵巴语教学团队获评北京大学优秀教学团队。2022年1月,她领衔的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方语言文化教师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介绍,段晴教授传承季羡林先生、金克木先生建立的学科传统,为我国东方学科的发展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她主持建立了北京大学梵文贝叶经与佛教文献研究所,对西藏梵文贝叶经和新疆出土梵语、胡语文献展开研究,整理校勘出多部久已失传的佛典文本,研究成果汇集为丛书出版。段晴教授带领团队与泰国法身寺法胜大学合作开展“北大-法胜巴利佛典汉译项目”,多次带领师生赴泰国合作译经,启动了我国的巴利三藏汉译事业,目前已翻译并出版《长部》(2012)和《中部》(2021)。段晴教授还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新疆丝路南道所遗存非汉语文书释读与研究”,以及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学术团队项目“敦煌藏经洞及和田地区出土于阗语文书释读与研究”等,带领团队整理我国多家博物馆收藏的西域文书,取得丰硕成果,在国际刊物上大量刊文,在该领域发出了中国学者的声音。
此外,段晴教授数十年来笔耕不辍,撰有《波你尼语法入门》(2001)、《于阗·佛教·古卷》(2013)、《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域文书·于阗语卷(一)》(2015)、《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藏佉卢文尺牍》(2016)、《于阗语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2019)、《神话与仪式:破解古代于阗氍毹上的文明密码》(2022)等多部专著,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填补了东方学研究领域的多项空白,代表了该领域的国际前沿水准。研究成果多次荣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科类)二等奖。2021年10月,伊朗驻华使馆特向段晴教授颁奖,以表彰她在中国伊朗学研究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早前发布的文章介绍道,1978年,北大恢复研究生招生,段晴老师开始跟随季羡林先生学习梵语,她不禁感慨自己的幸运。读《大唐西域记》,关注梵语贝叶经,在对梵巴语言的求索中,季先生那句“没有新东西,就不要写”的警言时常像“紧箍咒”一样萦绕在她耳畔。她说:“北大从两个脉络注入了我的灵魂,一个是打造了我立世的观念,还有一个是成就了我的学术。”
在北大求学时养成的良好的自学习惯使她学有所成,解决了于阗语研究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段晴教授就这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步步向上攀登。她在幽默风趣的叙事中以一句“我真的做到了”回应彼时师者的期待,更劝诫台下的年轻一辈“没有新的东西不要写,没有新的发现就不是学术”,在精绝的学术领域中砥砺开拓。
相关文章
-
《羞辱》笔记之二:认识这个中东“火药桶”
-
如果省会当时设在安庆或芜湖,如今的安徽会怎样?
-
1950年代前的蒙古领袖乔巴山家庭照,看他在家为夫为父什么样
-
纳粹的“生命之泉”计划是什么?为什么制定这个计划?
-
亡国800年之久,一战时走上复国之路,不到100年成发达国家
-
蒙古帝国使臣为何死亡率非常高?学者分析后发现:原因只有两个字
-
二战德军3大名将,您觉的谁最牛?
-
韩国正在研制多管火箭发射系统 命名为“天茂”最大射程为80公里
-
“一带一路”上的古代货币
-
《跨过鸭绿江》全局视野再现抗美援朝
-
如何去学习复盘,是每个人最好的自我成长方式
-
扬州大明寺《重修平山堂记》与清末民初旌德旅扬绅商的活动(二)
-
考古盗墓有区别,考古界也有铁定规矩,无人违反
-
怎么防备膝盖中一箭?欧洲人这点做得超级有脑瓜
-
东方漫行者:拉尔夫-菲奇与英国历史上的首次亚洲探索之旅
-
抗清失败后,天地会在东南亚建立两个国家,面积都大于日韩
-
浴火重生:短暂复兴罗马声威的奈苏斯大决战
-
太极大师30秒被击倒,中国到底哪种武术最强?日本人:只有这两种
-
5000多年前古人就会使用指纹?
-
流水的首相,铁打的猫主子:发生在英国政府内部的利爪斗争
-
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搭伙与散伙:始于利益,也终于利益
-
大北方战争:瑞典为何主动进攻波兰而不打俄罗斯?
-
日本A级战犯,二战中烧杀抢掠很嚣张,在断头台上竟大小便失禁
-
环境使然:满清皇帝是如何丧失外交能力的?
-
《西安体育发展史》首发
-
如果当年在影院错过这些电影,这次一定要收藏
-
“70后”女外交官离开联合国,美国少个“传声筒”?
-
以人名而命名的亚洲国家,曾经的富裕程度在亚洲第二
-
英国史上最伟大的人是谁? 网友: 没想到会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