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使然:满清皇帝是如何丧失外交能力的?
原标题:环境使然:满清皇帝是如何丧失外交能力的?
今人在回看近代的鸦片战争,往往会有一种身处魔幻现实主义世界的感触。战争的一方不仅使用洋枪洋炮,还有当时已经得到推行的国际外交准则。另一方则不仅武器落后,连外交常识和基本的涉外理念都极度欠缺。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使用落后武器对抗联军的清军
这些差异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尚不明显。但在二十年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就因一系列事件而暴露无遗。面对联军派出的外交团队,清军不仅在谈判中将其临时扣押。还在收监阶段,对大部分成员施以近乎野蛮的酷刑。最终,这些暴行激怒了整个联军,并引发了后来的火烧圆明园事件。
清朝扣押和折磨联军使团人员 让其被世界认知为野蛮人
但当我们回望满洲帝国的发家史,却会发现其早期涉外手段是灵活而多变的。对外,他们利用联姻、军事和贿赂等手段,盛京的小朝廷先后打破了明朝、蒙古与朝鲜的战略包围网。对内,他们利用赏赐和分封等手段,稳固了由不同部落利益集团组成的政权。早期八旗制度的优势,甚至让曾是对手的蒙古人和汉人,都愿意加入进去。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满清的外交能力出如此巨大现退化?
早期八旗制度不问血统和出生 只看实际能力
这其实和满清统治者所处的格局,有息息相关的联系。早在满洲人还处于后金阶段,周遭的环境就极其恶劣。不但有明朝这样的庞然大物在虎视眈眈,侧后还有受明朝雇佣的蒙古骑兵不断地骚扰。即便是看上去人畜无害的朝鲜,也是甘愿为明朝提供支援的死忠。这样三面受敌的局面,让后金随时面临着至少来自两个方向上的攻击。若非明朝布局者的能力低下,这个偶尔出现的地方自发秩序中心,可能已经被攻灭数次。
后金时期的满洲 一直处在三面受敌的困境
因此,后金必须以最高效的方式去压榨属地臣民,以便快速收割有限的资源,获得理论上的三线做战水平。幸好,长期与关内交流的建州女真,已经逐渐熟悉了明朝特有的管理模式。他们很快也照葫芦画瓢,模仿起东亚帝国特色的编户齐民体制。
永远改变了东亚历史的皇太极
所以,皇太极大量任用俘虏或投诚的前明朝官员,不断强化编户齐民制度的建设。希望用汉人律法所赋予自己的特权,在短时间内榨取超过正常生产水平的资源。
早期的满洲八旗军 一直是部落武士联盟
只是,这样的高压统治模式,根本不可能让桀骜不驯的满洲部落武士信服。尤其是在北方新征服的索伦部和野人女真,一直在坚持着东北亚人的传统习惯法,抵制皇太极的汉化政策。最终,逼得皇太极数次举兵征讨索伦部,试图这些部落武士臣服。这也是在无形中,又给资源不足的满清增加了第四条战线。
清朝对于满蒙贵族 继续维持封建习惯法
迫于无奈的皇太极,只能对属于满洲的各族群,采取比较怀柔的策略。对于有较强战斗力的女真各部,往往会将自己的女儿或者孙女许配给各王公。对长期苦于物资贫乏的蒙古各部,则支援自家妇女连夜编制的护甲。在部落联盟尚未完全瓦解,政权还需要这些部族酋长支持的时代,满洲皇帝的权力受到制约,只有在自己的直辖领地才能做到为所欲为。这些部族则继续按照传统的封建习惯法,为皇太极提供战时兵力。在战胜后,也会从皇太极那分得相应的战利品。
清朝对于汉人 则直接捡起了明朝的编户齐民压榨模式
但对于习惯了编户齐民压榨的汉人,皇太极的政策就没有那么客气了。一般而言,只有证明自身战斗力或技术水平的个人和群体,才能获得不错的优待。包括同满人家族通婚,甚至直接被划入八旗集团。没有这些价值的普通战俘,则只能被限制在固定的庄园内,成为生产粮食的农奴。他们在关外继续着类似被俘前的关内生活,为新的老爷们奋力纳粮。至于自身的权益,则被压到了最低水平。但苦于武力不振和内部组织度散乱,也没有什么反抗欲望。
入关后的清朝 征服了更大面积的编户齐民地区
入关后,满洲军队迅速控制了整个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不仅掠夺了大量的土地,也顺便获取了以租种这些土地为生的海量编户齐民人口。在战乱逐渐平息后,由土豆和玉米引进带来的耕地面积扩大,进一步促成了非封建制人口的增涨。这个进程在清朝取消人头税后,又发生了一波几何级的爆发。这就让坐镇北京的皇帝,可以轻松获得巨量的资源储备。原本可以限制皇权的封建领地区,则在土地面积和人口比例上都被完全压制。
编户齐民制度给满清贵族贡献了海量资源
于是,诞生于特殊年代的制度,又反过来养成了安逸环境下的全面退化。清朝统治者在一代代的更替后,越来越显得像是被自己击败的前明旧主。尽管在十八省以外的满洲、蒙古和西域等地,还有残存的封建领地区。但已经在整体上,不如内地的广袤编户齐民地带。原先需要同各类领主打交道的皇帝,现在可以更多仰仗官僚体系去直接发号施令。不仅不再有地位平等的外交对象,连对自己有一定束缚力的领主都难以寻觅。
安逸而优越的十八省环境 迅速腐化了满清统治集团
事已至此,满清焉能继续保有多边格局下的灵活外交手腕?当由封建习惯法转入国际多变格局的世界,开始蔓延到东亚大陆的帝国自留地。皇帝和他的下属们,开始遭遇不知编户齐民为何物的职业外交家。
整个晚清的历史 就是统治集团尝试回避和对抗世界的历史
尽管在初始阶段,双方都还带着一颗求同存异的好善之心。但鸡同鸭讲久了,大家还是免不了互相厌恶仇视。直到属于皇帝私产的圆明园,在联军的报复性打击下被焚毁,清朝才想到建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近代东亚才懂得如何学习和融入近代外交体系,并尝试以文明人姿态重回世界的大舞台。
相关文章
-
老照片:艳而不俗!民国外交官傅秉常镜头下的红颜知己
-
秦始皇统一的代价:以血打造的血之帝国
-
[图文]1969年中苏争夺大战起源地雷炸瘫了新式坦克 战争一触即发
-
[图文]冷战初期美苏核动力飞机疯狂竞赛 核辐射影响令人恐惧
-
隐居在中国的日本籍士兵,婚后35年妻子才知道丈夫是日本人
-
暗藏机关的日本国宾馆
-
我们为什么不能忘记?
-
老挝经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为何依旧很贫穷,其实是受一国的影响
-
历史上的今天|20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拉赫玛尼诺夫辞世
-
[图文]二战谜中谜:巴顿因口无遮拦令德国人中计
-
印度曾是英国殖民地,葡萄牙是如何抢到一块地的?
-
比核航母还要大,这艘战列舰满载排水量47000吨,只可惜生不逢时
-
从“日不落帝国”到“日落斜阳”,英国是如何跌落神坛的?
-
美国是国联的倡导者,为何连个“群管理员”都没当上
-
柏林会战:人肉攻城,35万苏军倒在攻克柏林的前夜
-
彩色老照片:被德军侵占时期,看看镜头下的巴黎,法女不知亡国恨
-
《长津湖》导演林超贤:开机前忐忑不安,恶补历史课
-
我国最“后悔”改名的3座古城,改之前贵气逼人,改之后默默无闻
-
16岁提帮功身份高贵,拍摄全家福稳居C位,把苏提达都挤到角落
-
古代的衣冠南渡:华夏文明得以传续发展,这就是火种!
-
【百年追梦人】千年江北城蝶变再出发
-
最早的坐具“胡床”,由波斯传入中国,为何如今伊朗人仍坐地上?
-
[图文]墨索里尼指挥无能 导致意大利法西斯屡战屡败
-
几十万华人生活在该国,却没有1条唐人街,跟74年前战争有关
-
德国与马(下)
-
此人究竟做了啥?遗体已被安葬,却仍被苏军挖出来挫骨扬灰
-
百年老照片,有一幅是泰坦尼克号沉没后一个报童在街头叫卖报纸
-
支持日本侵华,和苏联搞间谍战,逮捕中国员工,作死的欧洲韩国
-
二战时,百万美国大兵勾引英国女人,让英国男人忍无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