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辱》笔记之二:认识这个中东“火药桶”
原标题:《羞辱》笔记之二:认识这个中东“火药桶”
一句羞辱之所以会引发社会动乱乃至民族冲突,全因为黎巴嫩这个国家的特殊历史和地理原因。
黎巴嫩仅有1万多平方公里土地,600多万人口,却有着七八个宗教,教派之间关系极其复杂,又紧邻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历史上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恩怨关系。一点小事酿成社会动乱,深刻揭示了黎巴嫩这个中东“火药桶”的独特性质。
1943年黎巴嫩独立前夕,各教派曾就国家权力的分配达成协议:总统和军队总司令由基督教马龙派人士担任,议长和总理分别由伊斯兰教什叶派和逊尼派人士担任,议员和部长的席位按各教派的人口比例分配。西方殖民者留下的这种全世界罕见的政权分配方式种下了祸根,使黎巴嫩长期处于分崩离析、民族冲突之中。
1948年以色列建国之后,几十万巴勒斯坦难民涌入黎巴嫩南部,并且建立了自己的抵抗力量武装,也就是后来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反抗和袭击以色列,成为黎巴嫩境内一支重要的政治和军事力量。为此,叙利亚在黎巴嫩驻军20多年,以色列也多次武装占领和控制黎巴嫩部分地区,使黎巴嫩政治局势愈发复杂。
影片中讲到的亚希尔和托尼经历过的巴勒斯坦难民营战争,从1985年5月开始,到1988年7月结束,长达三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黎巴嫩真主党、黎巴嫩社会进步党、阿迈勒运动以及叙利亚、黎巴嫩政府都卷入其中,双方共计死亡3781人,受伤6787人。
在这样错综复杂的民族宗教背景下,巴勒斯坦难民亚希尔和黎巴嫩基督徒托尼的纠纷就被一步步渲染升级,成为全社会、全国关注的焦点。对一个人的羞辱,演变成对一个民族的羞辱。法庭内黎巴嫩人和巴勒斯坦人的尖锐对立,恰恰是黎巴嫩社会现实的缩影。
“你是犹太复国主义的走狗!”这声尖锐的叫骂,显然反映了巴勒斯坦难民对这个案件和这个律师的态度,而这种激烈的态度又激发了黎巴嫩人的强烈反感。这种情绪经过媒体的渲染,点燃了黎巴嫩社会矛盾的怒火。托尼和亚希尔,律师瓦伊迪和纳丁,都被舆论所裹挟,已经无法左右局势的走向。
《羞辱》这部电影的故事,来自于导演齐德·多尔里的真实经历。他曾在一次与水管工的争吵中,蹦出带歧视性的侮辱词汇。好友托马善意提示“祸从口出”,让他去道歉。可是水管工拒绝了导演的认错,而包工头几乎为这件事把那个水管工开除。此事给了齐德·多尔里创作《羞辱》的灵感。后来他的好友托马也成了该片的联合编剧。显然,这个来自于现实的真实故事,入木三分地戳中了黎巴嫩人的脆弱神经。
相关文章
-
她是硬汉总统的夫人,被世人誉为贤妻良母典范,最终却与丈夫离婚
-
冷嘲热讽会让弱者低头走开,这个人却因为被人冷落成就了他
-
明朝的特种部队 让满人惊惧的关宁铁骑
-
德国战时的宣传海报:看看当时德军的狼子野心,挑起战争时的疯狂
-
二战时德国为何在英国人手中没有讨到什么便宜
-
动物驯化的主要迹象
-
二战时丘吉尔运送价值70亿美元巨额黄金解密
-
中国武力最强大的三个王朝,胆敢冒犯我,直接灭你
-
毛主席考虑以“支援军”名义入朝参战,黄炎培反对:这叫师出无名
-
萨达姆在监狱里真实的生活是怎样的?是否如传说那样受尽折磨
-
揭秘中国护航舰队打海盗的“四道防线”有哪些
-
族内婚制度:古代大伊朗的特殊祆教文化
-
在她的人生里,没有什么是必须的做,只是有恩报恩,有怨抱怨
-
崇祯和徐光启穿上了西装,话剧《大明崇祯五年》将于上海首演
-
[多图]中日首代护卫舰对比:中国“江湖”攻击力更强
-
历史上的耶稣和信仰的基督
-
尴尬了!乌克兰苏-27带美军飞行员兜风坠毁 曾炫技玩超低空飞行
-
[图文]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
浅尝辄止:太阳王路易十四与大清康熙皇帝的外交蜜月期
-
2021年停产,巨无霸空客380为什么“英年早逝”
-
高卢债务起义:罗马军团大战角斗士的铁罐头
-
一战失败后,短短20年德国军队是如何崛起发动二战的?
-
揭秘:朝鲜之战中有哪些国家进行联军
-
广东13岁“小汉奸”,给日本当翻译官,日本投降后却成为了英雄
-
鬼谷子识人术:背熟四句口诀,教你识破天下人心,小人无所遁形
-
有图有真相:二战日本秘密研制原子弹,只差一步险成功!
-
用数学换算,对越反击战解放军炮兵消灭了越军4至7个师
-
明清“广州府”放在现在,将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强的二级行政区
-
诺曼底登陆,盟军死伤明明只有几千人,为何却被冠以惨烈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