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朗:半生笔墨书“华”章
原标题:斯特朗:半生笔墨书“华”章
(1946年)8月,面对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毛泽东会见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满怀信心地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十分坚定地说,反动派总有一天要失败,我们总有一天要胜利。这原因不是别的,就在于反动派代表反动,而我们代表进步。
——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第111页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1885—1970),美国著名进步记者、作家和诗人。从1925年起,斯特朗先后6次到中国采访并最终定居中国,花费半生笔墨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故事播向世界,打开了对外宣介中国共产党的一扇窗户。
将中国工农武装革命运动介绍给全世界。1925年,40岁的斯特朗首次来到中国,见证第一次国共合作下全国范围内大革命高潮的兴起。在宋庆龄的建议和帮助下,斯特朗顺利抵达广州,对省港大罢工进行现场报道。她还采访了时任省港罢工委员会委员长的苏兆征,将发生在广州的中国工人运动和反帝运动报道给全世界。
颇有戏剧性的是,当1927年斯特朗第二次访问中国时,也目睹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这次在华期间,斯特朗报道了中国风起云涌的工农革命运动、反帝反封建的国内战争,蒋介石、汪精卫对国共合作的肆意破坏,以及由此导致的大革命失败。此外,她还深入湖南农村,对那里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进行报道。
斯特朗将前两次来华采访见闻写进《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一书,对中国工农革命运动给予高度评价:“有勇气把中国从中世纪推进现代世界的,将不会是那些北方或南方的将军们,不会是那些富有而又卑躬屈膝的上海资产阶级,不会是那些胆小怕事的政客和官僚们,而必定是这样的工人和农民。”
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人民战争。1937年底,第二次国共合作刚促成不久,在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的重要关头,斯特朗第三次来到中国。在此之前,美国另一位知名记者斯诺对红军长征以及西安事变的报道,深深吸引和影响了斯特朗。她决意将这次采访的重点放在中国共产党身上。
在晋西北的八路军总部,她先后采访了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等中国共产党的高级将领,对八路军这样一支新型中国军队有了近距离观察,并积极向世界进行报道。在第三次访问中国的基础上,斯特朗完成了《人类的五分之一》一书,大力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人民战争,并作出“中国抗日战争必胜”的预言。
向国际社会揭露皖南事变真相的幕后英雄。1940年底,斯特朗第四次到中国访问,再次见证了蒋介石蓄意破坏第二次国共合作、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斯诺最早将皖南事变的真相在美国报道,但是为了封锁皖南事变的真相,国民党进一步加紧对外宣传的新闻检查,反而污蔑斯诺造谣,取消了他在中国的记者采访权。
在此之前,斯特朗1940年曾在重庆对周恩来进行采访。周恩来将国民党破坏国共合作的一些材料交给斯特朗,并希望她适时发布。1941年2月,中国共产党写信告知斯特朗尽快公开上述消息。经过一番周折,斯特朗将这些冒险带回的珍贵材料,交给《纽约先驱论坛报》的一位记者并以后者名义发表。斯特朗在美国促成和发表的相关报道,与斯诺早先的报道相互印证,合力将皖南事变的真相大白于天下,有力配合了中国共产党的舆论斗争。1941年3月,在国内外舆论和英美苏三国政府的巨大压力下,蒋介石被迫取消反共计划,国民党顽固派第二次反共高潮得以退去。
相关文章
-
【党史故事】王树声在十堰创建鄂西北根据地牵制10万敌军长达半年
-
洛邑是现今的什么地方?
-
程万军:独立知识分子刘伯温的晚年悲剧
-
朱祁钰和朱祁镇哪个好?朱祁钰(二人各有千秋)
-
毛泽东1962年宴请溥仪 称其是“大家的上司”,特意拉他站上位重拍合影
-
这些在军博已经看不到了!从文物揭秘古代实战长柄兵器的真实样子
-
笑中带泪70年,30张老照片看完新中国巨变
-
世界最卓越文学家之一 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思想领导者)
-
1913年中国人为何过了两个“新年” 为庆祝建国后的第一个元旦
-
【品党史爱王兰】党史小故事|“最可爱的人”邱世清:临危受命英勇捐躯
-
美女带来一藏品,专家:我用鼻子一闻便知真假和价格,至少千万数
-
北青报:告慰烈士凭吊之外还得做点什么
-
朱温真的会让自己儿媳轮流侍寝吗?他为什么这样做?
-
此人前半生被人当做傻子,后半生被人扶持称帝,竟摇身一变成明君
-
古币上的漂亮书法,竟然是他们写的!
-
高平农商银行:“特殊时期”农商人的战“疫”担当
-
虎尾龙:蒙古卵形恐龙(下颚骨厚实/以硬壳动物为食)
-
科举制度: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因一篇文章被后人贬低
-
历史上的吕布武力如何 吕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淮海战役原定目标跑了两个,国军统帅部却送来两个更大的
-
武松当和尚所用的三件法宝都意味着什么
-
朱元璋皇陵之谜 朱元璋墓穴在哪里
-
史上最痴情皇帝,一生只娶一人,为爱发明一件东西,如今家喻户晓
-
武则天墓的机密:乾陵1300年刀枪不入完好为何万人挖不动?
-
中国人在古代都如何过生日?
-
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灌溉面积超七万公顷游客却常叫错名字
-
哀家是什么意思?详解太后、皇后为什么自称哀家
-
华夏定居文明,始于商周之变
-
《前行者》谁是卧底?唐贤平最后被策反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