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王树声在十堰创建鄂西北根据地牵制10万敌军长达半年
原标题:【党史故事】王树声在十堰创建鄂西北根据地 牵制10万敌军长达半年
开国大将王树声戎装照
1946年6月,李先念、王树声、罗厚福指挥中原军区部队,展开了中原突围。王树声率领部队突破国民党30余万大军的重重包围,在湖北十堰境内创建鄂西北根据地。在茅箭区档案馆,珍藏着王树声部队在茅塔地区从事革命斗争时留下的8份珍贵档案。
指挥机关在东沟安营扎寨
这8份档案见证了那段烽火岁月,十堰市档案局专家这样评价:“这些档案,讲述了王树声在十堰创建鄂西北根据地的艰辛历程,重现了那段辉煌历史。”
那时,王树声到茅塔河开展工作已经有半个月的时间。早在1946年8月下旬,他便率领部队来到了茅塔河、官山河,指挥机关驻扎在东沟。东沟是茅塔河的腹地,地形似莲花状,四周分立于5个山寨,把住通往郧阳城、六里坪、房县、白浪堂、白河进出口要道,莲花的花蕊就是泰山庙。
“……凡我所到之处,迅建政权,广泛统战,做好军需供应……”王树声于1946年9月26日起草了建立鄂西北根据地的指示。
《指示》要求各分区于半个月之内将冬衣全部解决,但决不能违反政策乱来;解决粮食问题,对长期坚持驻扎在武当山具有决定性作用;要大力纠正当时部队严重存在的北归、东归思想……
同年9月10日,中共中央致电王树声:“坚决克服归队思想,在敌人后方创立几个根据地,立稳脚跟,牵制大量敌人,这是你们的神圣任务。”
档案记录,从9月初开始,王树声率5000余名子弟兵(最多时8000余人)流动驻扎在武当山地区,进行创建以武当山为中心的鄂西北根据地的艰苦探索。
王树声成功牵制10万敌军达半年之久
成功牵制10万敌军达半年之久
从1946年9月开始,王树声创建鄂西北根据地进入反“清剿”的艰难对峙阶段,国民党军调集了整编第六十师、第十师多个旅,对鄂西北根据地发动大规模“清剿”。在经济上处处设卡,封锁交通,试图把鄂西北军区部队饿死和困死在山里。
茅塔乡东沟村(茅箭区)是当年一个重要交通枢纽和军事驿站。历史记载,当时发生在东沟的大小战斗有近10次。规模最大的一次是1946年10月28日,国民党66师554团、248团向茅塔乡东沟村的鄂西北军区、第三分区部队和均郧房中心县委、县政府发动进攻,根据地指战员在红岩子布下阻击阵地,战斗持续14个小时,痛击了国民党部队,大长了我军的士气。
面对国民党采取的“棋盘战”“穿梭战”和“反复扫荡”等手段,王树声继续率鄂西北军区部队展开艰苦卓绝的反“清剿”斗争。他们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长时间吃不上一顿饱饭,睡不上一个囫囵觉,斗争极其艰苦。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摆在鄂西北军区前面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继续留下来在鄂西北地区坚持斗争,另一条路是留少数部队原地坚持,主力部队转移至外线作战。
王树声等部队指挥员将鄂西北的情况向中共中央和中原局报告:因为根据地敌情、地形、群众经济等条件,在武当山边沿既不便于分散,又不能集中,难以在此立足建立根据地。中原局根据当时的情况电示鄂西北军区党委:你们的处境的确艰苦,但在内战日益激烈的政治形势下,鄂西北游击根据地应该坚决坚持,这是有伟大战略意义的。
王树声部队成功牵制敌人6个整编师16个旅和12个地方保安团,共10万人,长达半年之久,完成了党中央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支援了全国解放战争,中共中央和毛主席曾对此作过高度评价。
尽管档案纸张残破,但依然能够看清文字内容:中原局创建根据地、开展统战工作、推进战争进程等给王树声部队传的电文,新四军建立基层政权机构的命令,当地群众为新四军加工衣被的收据凭证,这些都再现了军民鱼水情。
在十堰市茅箭区档案馆,珍藏着王树声部队在茅塔地区从事革命斗争时留下的珍贵档案
茅塔河周保长为新四军站岗放哨
这些原本珍藏在开明绅士周八爷家的重要档案可以说明,王树声召开军区党委会议的地点就在周八爷的庄园。而且,档案几次提到周保长(周八爷),请求他帮忙,并向他借粮借钱。而新四军在撤离时,更是将照顾伤员的重任托付给他。档案内容清晰可辨:“周保长:我部暂离,有部分病员拜托于你,望关照,后谢。愚弟,叩。张 十.二。”
那么,周保长到底是谁,为何能获得如此高的信任?十堰市档案局专家介绍,由于受王树声“广泛统战”思想的影响,开明绅士周八爷开始为共产党暗中提供支持。时任均郧房县长的胡恪恭记述:“我均郧房县委、县政府实际上就设在茅塔河保长周八爷家里,他和他的全家都未外逃。我们的统战工作,使得有些保甲长也为我们工作,他们一方面应付敌人,一方面为我们工作,和我们共处……”
在十堰市茅箭区档案馆,珍藏着王树声部队在茅塔地区从事革命斗争时留下的珍贵档案
周八爷的保丁也为新四军做地下联络工作。在茅塔群众中,一直流传:“县委设在周八爷家中,地委和县委在一起办公,王树声的电台架在泰山庙中,周八爷站岗放哨,开明绅士送电池……”这个故事在茅塔河两岸流传了几十年,开明绅士周八爷应该是那段战火纷飞艰难岁月的见证人。
周八爷秘藏突围部队公文和借条4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受到党和政府的保护,并出席湖北省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受到时任湖北省军区司令员王树声的接见。
相关文章
-
开国女上校今年96岁,丈夫是开国大将,8个子女全是国家栋梁
-
将军睡千年:将军的战袍由山川而制,足够凝重庄严
-
在清朝的残暴统治下,为啥我国人口却翻着翻儿暴涨呢?
-
【榕城故事】三次参加科举,三次皆高中!唐代这名极具传奇色彩的福清才子的故事,你听过吗?
-
初唐四杰是哪四位 四人将中华文学发展流传
-
湖北一老农去世,后人整理其遗物时发现一张破纸,揭开其真实身份
-
小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盛夏的开始(每年的7月6-8日)
-
胡亥与子婴是什么关系?说法众多(叔侄关系最可靠)
-
慈禧的儿子怎么死的 死后慈禧替儿子管理朝政
-
一个政权从潜规则的歧途上聚敛财富,难以避免整个体制乃至全社会的腐败与沉沦
-
维恩猎龙:德国大型食肉恐龙(长8米/距今1.8亿年前)
-
揭秘:杨贵妃为什么唯独爱吃荔枝? 荔枝背后的故事
-
末代皇帝溥仪为何没有后代 溥仪为什么不能生育
-
西施怎么死的?千古美人西施为何被沉江底之谜
-
细数历史中那些嫁不出去的公主
-
张骞出使西域的终点:大月氏、夏国等(曾两次出使西域)
-
史上三大最会作秀帝王 谁才是感动千古第一人
-
韩国出土1000多个汉字金属活字距今500多年
-
古代通缉令真能抓到人吗,想跑比登天还难
-
一物一故事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朝阳实验学校田雨晨: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
居安思危,在清醒前行中守护无恙山河
-
红军攻克天险腊子口,有1位小战士神秘消失,人们为他起名云贵川
-
如果辛弃疾这篇军事论文得到重视,能否改变大宋的国运?
-
朱允炆到底去哪儿了:无记载(东明寺出家为僧/当道士)
-
恩霹渥巴龙:南非小型恐龙(长1.2米/最原始的似鸟龙)
-
真实的“后羿射日”背后解读 神话传说后羿射日
-
陈毅开会说了林彪什么话,所有人听了都大吃一惊?
-
巴金《团圆》的内容简介——《团圆》创作背景
-
这位志愿军战士只有一米五高,却让人高马大的美军闻风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