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走越近的亲戚
原标题:越走越近的亲戚
笔者在匈牙利工作的几年中,被问及频率最高的一个问题就是“匈牙利与匈奴有关联吗”?
说有关系似乎有些道理。匈牙利人写名字的习惯与中国人如出一辙,都是先写姓后写名,时间落款也是按照年月日的顺序,其他欧洲人则习惯于反过来。还有一说,匈牙利人的小脚趾指甲多是两瓣的,和中华民族中的绝大多数一样。
说没关系,似乎也说得通。毕竟,匈奴在历史上虽然曾经很强大,但一度消失在历史文献中。根据记载,匈奴消失在史料中的时间大约是在公元前后,而匈牙利祖先有史可查的时间则在公元9世纪。将近千年的时间空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仍有待学者们进一步探究。
不过,照笔者的想法,正因为这段历史有许多待解之谜,才会让人浮想联翩;正因为无法证实或者证伪,才让人有意愿、有冲动去更多了解这个陌生的国度。以至于笔者曾认真地建议匈牙利朋友,完全可以把这个问题当作在中国推介匈牙利文化和旅游的宣传用语。
虽说匈牙利与匈奴的关系没有“实锤”,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的表态还是很高明的。他说:“我们祖先来自亚洲,与中国有天然的血脉联系,是亲戚。”
这一表态充满了政治智慧。亲戚,这么亲切的表述,略过了历史上的恩怨情仇,也不用背负太多包袱。而且,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再远的亲戚也是亲人,见面就会“两眼泪汪汪”,有什么是不能好商好量的呢?
同时,亲戚间的交往与走动也少了些政治色彩、利益色彩,多了些许人文情怀。毕竟,走亲戚走的是亲情,是思念。而且,随着双方的往来,经济、文化均会互相影响,感情也越来越近。
还记得笔者初到匈牙利工作时,特别震惊的一件事是,儿时仅有的几个玩具之一的魔方,还有圆珠笔,都来源于匈牙利的科技发明。这些已然与我童年的记忆融为一体。
至于匈牙利的朋友,每每和我聊天,说得最多的就是中华美食。可以说,这份舌尖上的享受已然对当地人的社交和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我经常自豪地告诉到匈牙利出差的其他中东欧国家的同行们:“国内天南地北的美食在布达佩斯大多能找到,可以很好地抚慰你的‘中国胃’,这正是匈牙利的优势所在。”而且,在这些中餐厅,匈牙利人已经成为消费主力之一。
布达佩斯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唐人街,却有家唐人街集团。最近几年,唐人街集团在夏季推出的“中华美食夜市”不仅受到当地华人的欢迎,也在匈牙利人中“圈粉”了。烤鱼、麻辣小龙虾、铁板烧、海鲜锅,这些与国内几近相同的特色美食,经常成为匈牙利朋友餐桌上的“爆款”;而饺子、小笼包、凉粉、煎饼果子、肉夹馍等特色小吃摊前,也经常会出现当地人排队等候的现象。为此,匈牙利媒体做过多期采访,称“可以在这里找到布达佩斯其他地方吃不到的夏季特色菜肴,包括中式炭烤、中式煎饼、点心、珍珠奶茶、青岛啤酒等众多美食,就像你真去中国旅行了一样”。
遇到困难时能够互相帮助才是真亲戚、好亲戚。中国与匈牙利之间的关系就类似于此。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匈牙利是第一个向中国提供紧急医疗援助的欧盟国家,中国人民一直感念匈牙利这份患难与共的真情。后来,疫情蔓延至匈牙利时,中国政府、在匈中资企业、当地华人华侨和留学生等迅速行动起来,以多种方式支持匈牙利抗击疫情。
“白天看不见的友谊,是照亮夜空的萤火虫”,这是中企捐赠物资上用中匈双语写着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一句诗,也是中匈两国友谊长存的见证。
笔者有幸参与了疫情期间中匈守望相助众多活动的报道,其中两件事最为难忘。第一件事是,中资企业向匈牙利国家卫生健康服务中心捐赠抗疫物资的那天突降大雪,该中心副主任豪帕奇博士站在风雪中说:“这是第一批到达国家卫生健康服务中心的医疗物资,由中国捐赠,我们非常感动。”另一件事是匈牙利岐黄中医药中心有扇“24小时不关的窗口”,为匈牙利民众寻医问药提供帮助。他们把中医门诊放到“云端”,安排大夫24小时值班,为的就是在疫情这个特殊时期,第一时间满足患者在中医药方面的需求。每每看到中医义诊时匈牙利人排大队的场景,真不敢相信这是在异国他乡,可见匈牙利人对中医药的推崇程度。
亲戚之亲在于勤走动。近年来,在两国政府的共同推动下,双方在投资、科技、文化教育交流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取得了一大批丰硕成果。
好亲戚就该越走越亲、越走越近。期待中国与匈牙利的交流越来越多,越来越顺畅。(翟朝辉 来源:经济日报)
相关文章
-
二战中,英美为何不等到苏德两败俱伤,再发起诺曼底登陆行动
-
河南发现3000年前古墓,墓主身份让专家吃惊:她是中华的拯救者
-
抗战时八路军条件艰苦,为何吃日军牛肉罐头却想难以下咽?
-
汉字有多大威力?如今有四个国家使用汉字,每个都是强国
-
华人保钓历史:中国大陆民间首登钓鱼岛
-
清乾隆三十五年,东亚地区天空呈血红色,连续九天,发生了什么?
-
中国最硬核的夫妻:花一个亿环游全球,卖掉一套房买一架航空飞机
-
人性向善|水犹就下,争论千年的孟子言论,仁义道德却成作恶手段
-
东方战场影像:盟军进入中国的首批车队,士兵用汽油做饭
-
[图片]苏军攻占柏林历史照片 毁灭性的攻击
-
广西村民采药迷失山中,偶然看到坠毁飞机,揭开尘封52年的历史
-
古希腊人的奇葩炫富方式:一次性杯子用完就扔,结果文明崩塌
-
一战初期意大利与德国是盟友,后来怎么倒向英国了?
-
对越反击战中我军进攻高地主峰伤亡有多惨烈?越军炮弹是最大杀手
-
二战时期一个日本人家庭在美国的生活照,足以证明日本有多残忍
-
泰国“准王储”提帮功,趁热打铁帮衬母妃,西拉米亮相曼谷挂历
-
我国最“后悔”改名的3座古城,改之前贵气逼人,改之后默默无闻
-
二战中最惨烈的一仗,日军被歼灭十万人,双方总司令都战死
-
重庆特产传说(180)|石柱黄连:天下第一苦,清热第一方
-
冷战时期美苏核潜艇在北极的游戏
-
纳粹潜艇满载水银被击沉 65吨水银成海底“定时炸弹”
-
海军司令讲述新中国海军第一战
-
《甄嬛传》里的纯元,到底是白月光还是绿茶女?
-
二战德军标志性的钢盔和“狗牌”原来自古以来就有了?
-
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为什么同意各国建科考站?
-
德军士兵在莫斯科成片成片冻死,他们为什么却不去抢劫苏联人
-
哈米洛斯之战:加泰罗尼亚人在希腊阵斩万名法兰西大兵
-
非洲有个矮人国,身高只有1米3,喝露水吃白蚁,被称作最后的猎人
-
天下贵州人年度盛典︱余世存:从历史和文化看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