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雄关:萨珊波斯帝国的各条长城
原标题:中亚雄关:萨珊波斯帝国的各条长城
作为一种大型防御工事,长城并不仅仅是东亚几大帝国的专利。许多幅员辽阔的政权,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都会建造类似的国防设施。作为雄踞西亚和中亚多年的萨珊波斯,自然无法免俗。
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其建造的各条长城在规模、技术等方面,完全不输于西方的罗马和东方的其他帝国。
萨珊波斯的稳定版图
虽然在早期的阿契美尼德王朝时代,波斯人就有控制幅员辽阔的地盘,但对于大规模防御工事并不感冒。这是因为当时的波斯人,还保留了许多封建传统。很多王室贵族被册封到小亚细亚或者东方的身份担任总督,成为万王之王麾下的地方诸侯。所以,当时的防御工事主要集中在重点城市区域。即便是在较为荒芜的东方,也以军事移民城市为基础,建立防御体系。
这个特点在后来的希腊化时代和帕提亚帝国时代被继承。希腊人以城市作为文明支点,而帕提亚人比波斯人更注重贵族分封。所以皇帝或国王都没有太大的权力,调用全国资源去在某个地方修建大型工事。甚至在萨珊波斯建立之初,新的万王之王也不可能具有这么大的权力。
波斯中央权势的扩张 才能保证修建多条长城
但随着波斯帝国的集权化程度加强,就需要建立稳固的大型常备工事。以本文的主角萨珊波斯为例,几位帝王先后将直属区域周围的附属国吞并。因此在获得更多王室直属土地的同时,也在一个更广阔的层面负担起防务职责。这时候,原本的地方附属国武装系统已经被破坏,中央军体系则可能无法及时触及。因此,用长城将新地盘圈起来,就成为了不二之选。
萨珊在帝国西部的主要设防城市
最初的萨珊波斯长城,就在帝国西部边界开始建立起来。但有别于大部分人理解下的线形结构,大部分位于今天叙利亚东部和两河流域北部的初代波斯长城,是梯次设置的。当皇帝获得了一座地方大城的所有权后,便派出官员和驻军进入。修缮原有城墙的同时,用一些边墙将可耕作区域也保护起来。尽管城市之间的边墙未必相连,但已经很好的阻碍了进攻者路线。加上波斯帝国在两河流域推广的村级武装,也可以配合这些边墙抵御普通盗匪。
萨珊地方村庄内的警卫步兵
在两河流域的南部,阿拉伯人一直在不断扩张实力。虽然波斯皇帝有出兵镇压部分较大的部落,却不可能一直维持主力军来应付这些沙漠牧民。因此,就像罗马在北非沙漠边缘建立永久设施那样,波斯人也在南部修建了阿拉伯边墙。这倒南方长城大体上保护了两河流域的西南部,并需要亲波斯的边境部落帮忙驻守。
萨珊波斯的阿拉伯边墙
在北方的高加索地区,从古典时代后期就屡屡出现蛮族南下的情况。从公元2世纪的阿兰人到4-5世纪的匈人,都几乎沿着固定的线路定期南下。萨珊波斯在控制高加索山麓以南的伊比利亚和阿尔巴尼亚后,也开始在当地修建长城工事。
德尔本特山口附近的波斯长城遗迹
其中最著名的一段,莫过于东侧德尔本特山口的长城。波斯人使用了大量土砖,构造了16米高-8米宽的3公里的防御工事。在这段长城在某次地方叛乱中被摧毁后,波斯帝国又使用大量的石砖进行的了重建。最后,发展为北部长3650米-南部长3500米的大型要塞。由于位于通道有限的山脉,仅仅这段长城就足以保护厉害南岸地区。
德尔本特山口的一段长城遗址
冬季的德尔本特山口长城
在山麓的西侧,还有著名的高加索门山口。波斯人同样在这里建造了一座要塞,专门负责控制山口出入。甚至还有一道大铁门封锁道路。由于高加索山区的特殊地形,能够通过的道路比较有限,所以也没有必要建造线形长城。
老照片中的高加索门要塞遗址
北部防线上的高加索标枪轻步兵
在帝国东北部的呼罗珊地区,波斯人需要应付来自河中南部的白匈奴集团攻击。虽然同样有地形的帮助,但从伊朗东北部同为河中的通道众多,且没有高加索那样的高耸山麓。所以,波斯人不得不在这里建造了线形的戈尔根长城。
呼罗珊边境的戈尔根长城
靠近山地的戈尔根长城遗址
这座长城从东北部的山脉一直通到里海东岸,挡住了呼罗珊东北部的平原地区。全长195公里,宽度在6-10米之间。每10-50公里处会有一个防御要塞,整座长城沿线有30座。早期主要由泥砖等材料建造,后期则换上了红色石砖。尽管年久失修,其遗迹在今天还清晰可见。
位于平原的戈尔根长城遗址
由于白匈奴还是屡屡入境,波斯帝国又在戈尔根长城的背后,又建造了一道塔米沙长城。以便作为第一道防线失守后的备用战线。
尽管年久失修 波斯长城还有留下了很多遗迹
在更南面的锡斯坦地区,波斯人同样为了保护领地不受贵霜或红匈奴人的侵袭,建造了防御工事。其中以豪兹达关口的要塞最为著名。由于有大量的山地拱卫,这一条防线同样不需要构筑完整的线形防御。
老照片上的 豪兹达关口防御设施
当然,以上这些防御工事,不仅仅可以用于对外防御。对内方面,同样也是波斯君主控制领地和收税的重要机构。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两边的正常流通性。所以,这些长城的建立,其实也是波斯皇帝权势扩张的表现。
任何长城都没有阻碍萨珊帝国的灭亡
在帝国的中后期历史上,由于波斯人陷入了东西两线的长期战争,已经没有钱对所有防御设施进行维护。这样的结局就是看似最不重要的阿拉伯边墙被首先放弃,任由沙漠部族的势力扩张。当穆斯林征服者开始进入两河,已经觉得被过度压榨的呼罗珊边民,也决绝为波斯皇帝出战。萨珊波斯也就因此倒在了历史的滚滚洪流之中。
相关文章
-
古代中国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多强?揭秘元朝“四海测验”壮举
-
约旦为了一个港口,为何把6000平方公里让给沙特?
-
二战德军和英军的最强将领:一个为妻子自杀,一个为寡妇守终身
-
32岁当军长,打起仗来连日军和美国都赞叹,请记住这个抗日英雄
-
小刀会起义:一场发生在上海的反清复明事变
-
格奈乌斯山战役:罗马军团的苏格兰战记
-
恐怖的“勃列日涅夫三重吻”:经典之吻被搬上柏林墙!
-
日本二战最终计划,每天一万人挖地下壕,天皇必须带3件国宝进去
-
《长津湖之水门桥》:“三炸水门桥”,第七穿插连殊死一搏!
-
陈永贵墓,台阶数意义特别,晚年按照邓小平意见,给予副总理待遇
-
初心如磐,“声声”向党上海白领这样学党史
-
吉林男子不忍邻居家噪音,多次上门沟通未果,他持刀杀害邻居4人
-
美军悍马在激烈城战中防护薄弱,改进后车载“鹰眼”60秒内能撤退
-
国民党7位女性候选人上演“全垒打”,全部当选
-
[图文]1969年中苏争夺大战起源地雷炸瘫了新式坦克 战争一触即发
-
[图文]揭秘《蒋介石日记》里神秘的“日本白团”
-
[图文]第一艘航空母舰“百眼巨人”号诞生始末
-
揭秘:45万唐军为何不敌2千突厥?
-
她是大汉贵族的女儿,却因动乱远嫁朝鲜,被称为仙女
-
八路军下辖三个师,在抗战时期,都指挥了哪些经典战斗
-
小丑游记:清初小吏胡若望的法兰西丢人之旅
-
一个被历史遗忘的伟大人物,她的细胞质量已达5000万吨!
-
[图文]长征途中牺牲的第一位师级军官:洪超亲临前线牺牲有价
-
萍乡报里阅档案!1985年全国大型消费交流在萍乡…
-
二战日军在哪儿战死最多?中国只排第二,第一是个小国
-
这两位“领导干部”太不注意形象了,居然差一点就“大打出手”了
-
二战彩色老照片:镜头下全盛时期的第三帝国、恶魔旗帜笼罩欧洲
-
这场战争持续335年,时间远超英法百年战争,神奇的是伤亡率为零
-
三星堆最后俩盲盒揭秘:价值超越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