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舰探秘:贵阳舰为何服役不满一年就能参阅?舰上女兵有何不同?
原标题:登舰探秘:贵阳舰为何服役不满一年就能参阅?舰上女兵有何不同?
贵阳舰。南都记者 潘珊菊摄
被誉为航母“带刀护卫”、“中华神盾”成员之一的贵阳舰,作为水面舰艇家庭重的新成员,服役不满一年便首次参加了多国海军活动海上阅兵,在驱逐舰群第二位闪亮登场。
今年首次参加阅兵的徐剑锋,是052D新型驱逐舰贵阳舰政治委员,对于新型驱逐舰的作战使命任务,徐剑锋在近日舰艇接受南都记者采访表示,舰艇排水量增大、航程变远、武器装备水平及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代表着海军遂行多样化任务不断扩展。从舰员专业水平要求来说,必须要有大幅提升。
发挥新型舰艇作战能力常加班加点
据悉,本次多国海军活动,除了首次参阅,贵阳舰还会与外军开展相关技术研讨、开放参观、文艺体育类交流活动。
徐剑锋介绍,通过此次阅兵与交流活动,彰显贵阳舰“精忠、 铁血、 制胜”之舰训,更重要的是促进各国海军之间相互信任,让大家有信心,有行动,团结一致,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自己的贡献。
为了更好发挥新型舰艇的作战能力,所有舰员都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南都记者了解到,在远海训练任务中,舰艇官兵经常需要一天内完成多个训练项目,常常加班加点。
那么,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应对这种挑战?徐剑锋说,面对各种高强度训练及复杂作战环境,官兵们都能快速适应。只有练好自身技能本领,才能应对一切突发情况,这是全体官兵的共识。
从老舰到新舰 海军“兵王”见证海军成长
看到魏守君时,记者最先被他肩上一道道“拐”(士官肩章)所吸引,那是有着27年兵龄一级军士长的荣誉。
贵阳舰一级军士长魏守君。作为海军家庭里的“兵王”,魏守君是贵阳舰对海部门的主炮控制兵。南都记者 潘珊菊摄
作为海军家庭里的“兵王”,魏守君是贵阳舰对海部门的主炮控制兵。回忆从老舰来到新舰上的经历,魏守君称,新舰艇装备的技术含量、自动化程度更高,面对更多自动化控制的设备。如今,自己努力自学,新兵来了以后,也会要求老兵“反哺”,向新兵学文化。“我们都是在不断的互相学习”,魏守君说。
魏守君过去27年曾在猎潜艇、轻型护卫舰、老驱逐舰上工作过,一路见证了海军成长发展。作为有着多段工作经历的老兵,魏守君还是改革开放同龄人,伴随着共和国海军利剑走向深蓝的历程。谈及自己对海军这些年的变化有何感受,徐剑锋总结得简单有力:“人民海军,从小到大,由弱变强。”
“上阵父女兵”96年女兵与父亲共同参阅
今年是海军成立70周年。对徐剑锋来说,海军是成熟的,也更是年轻的。
与这艘新舰上的老兵不同,1996年出生的金雅梅,则在贵阳舰上迎来了自己的成长蜕变。金雅梅是贵阳舰副通信长,贵阳舰接装不久即来到这里工作。“我和贵阳舰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金雅梅说。谈到舰上的训练任务,金雅梅认为,女兵与男兵并无不同,在这艘舰上,“他们能干的,我们也能干。”
1996年出生的女兵金雅梅,则在贵阳舰上迎来了自己的成长蜕变。她认为,女兵与男兵并无不同,在这艘舰上,“他们能干的,我们也能干。” 南都记者 潘珊菊 摄
在采访过程中,几名舰员在谈到自己选择大海的理由。
南都了解到,金雅梅此次参加阅兵,是与父亲一起参加,她的父亲将在另一艘舰艇上接受检阅。金雅梅说,“父亲从小一直是我的榜样,追随他来到这里,能一起受阅,很开心,也很激动。”
虽是不同的年龄,但同是源于传承,魏守君则是追随着曾参加过孟良崮战役的外公的脚步来到这里。魏守君说,“从当兵那一天起,我就把外公的遗志记在心里,不断提升自己。”
贵阳舰官兵常年“岸上作客 海上为家”
夏文静是贵阳舰上一名后勤女兵,2014年高中毕业后即参军入伍。为了这次阅兵,她和战友已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准备工作,既要更好体现舰容舰貌、军容军貌,还要保证舰艇行进速度。
虽然阅兵当天,她负责后勤保障工作没有出现在甲板上,但她一刻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把日常舰艇训练生活安排得很紧凑。
提到首次参阅感受,夏文静坦言略有“紧张”,但认为,“这是为了更好发挥”。
“我从小也特别向往大海。”夏文静说,长期出海的时候,她会在休息时间看看外面的大海,很多烦闷便自行消解掉。
因为不同的理由,他们选择了大海,选择了舰艇生活。对他们而言,舰艇就是他们自己的“家”。
金雅梅喜欢动漫,也喜欢一些艺术活动。她是贵阳舰电声乐队的键盘手,也参加了舰上的行进鼓队,生活算是丰富多彩。夏文静觉得自己来到贵阳舰不足一年的生活过得“非常充实”。
据徐剑锋介绍,贵阳舰全体官兵都是常年“岸上作客,海上为家”。为了丰富官兵的生活,在海上时,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到达沿海港口后,也有健全的海军保障设施,供官兵锻炼、娱乐。
参军已经27年,为什么没有选择离开?面对这个问题,20岁就到了部队,也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的魏守君说,“我喜欢这份事业。如果允许,我会一直待下去。”
采写:南都记者 潘珊菊 见习记者 莫倩如 实习生张婷 发自青岛
相关文章
-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美国执行绞刑,为何争议不断
-
他曾因发明1个汉字,被中国女性连骂3年,现今每个女性都在用
-
古德里安邀海因里希去柏林听蠢话被拒绝,因为后者有件荒唐事要做
-
袭人和宝玉发生了关系,黛玉不嫉妒反恭喜,为什么却嫉妒宝钗呢?
-
王世襄出国游学,身后还背了一把古琴,出海关的时候,遇到了麻烦
-
支持日本侵华,和苏联搞间谍战,逮捕中国员工,作死的欧洲韩国
-
老照片:第三帝国崛起之时的模样,看看镜头下疯狂入侵的德军
-
[图文]薛岳将军曲折艰辛的抗战经历
-
二战士兵不打仗时候都在干啥?
-
哈梅尔1918:澳大利亚人完美一击
-
史上最大逆袭战争:汉朝2万绿林军如何全歼王莽军队
-
43岁帕公主野心不小,努力成为第二个诗琳通,育坤家族鼎力支持
-
100秒了解六中全会
-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丨讲好丝路故事扩大合作共识
-
二战鬼子在诺门坎输得有多惨? 精锐被全歼, 焦尸遍野, 成建制消灭
-
关于以色列的12个事实,绝对让你大涨见识
-
许敏力邀“实力派”演员出山,潘克正式客串现代剧“错换人生”
-
深圳“斜杆青年”被写进教科书,他不属于“名利场”和“娱乐圈”
-
二战德国装甲部队推进这么快,后勤是怎么保障的?
-
这个日本首相,曾有个中国名字,他想干啥?
-
一个独眼的二战小兵,单枪匹马从德军手里解放了一座城市
-
陈情忘羡现代,宠你回少年186,魏婴心情好,好看女装蓝湛
-
12岁男孩靠游戏直播月入3万,父母支持辍学挣钱,如今过得好吗?
-
探究:曾业英编《蔡锷集》中的重复现象及其辨正(下)
-
美军正常火力准备是炮击40轮,但在上甘岭他们炮击了260轮
-
一分钟带你见识抗日战争中手榴弹的威力!
-
[图片]中越战争纪实:活捉6名衣不遮体的越南女兵俘虏
-
[图文]希特勒一战时只是个信使被戏称“后方猪”
-
最后一个苏联人:出发前是苏联宇航员,回到地球后祖国已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