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象读《历史书》︱那诸神之香膏,人的荣耀(下)
原标题:冯象读《历史书》︱那诸神之香膏,人的荣耀(下)
《历史书》,冯象译注,牛津大学出版社,2021年即出
大卫的罪与爱
大卫王是以色列最伟大的君主(前1010-970在位)。大卫治下,以色列的疆域达到历史顶点,囊括了约旦河东及死海以南列邦,向北则越过大马士革,降伏亚兰诸部,扬威于哈马隘口和幼发拉底河西岸的提津 (撒下8章,王上5:4)。
大卫的故事 (撒上16章至王上2章)有一个问题,常令评家困惑:他百罪缠身,却人神共爱,什么道理呢?
大卫王
上文提及,作者“宫廷史官”是一位叙事天才。大卫尚未露面,读者对他的非凡使命已存有印象了,因为撒母耳斥责扫罗,说过两次:上帝“已经另觅一人”;要“从你身上撕下以色列的王位”,转赐“一个胜于你的邻人” (撒上13:14, 15:28)。如此铺垫了,才写老先知受命去伯利恒,给耶西的儿子施膏礼。耶西让家中七个儿子出来,在客人面前走一圈;撒母耳却只注意这个那个的容貌身材,选的都不中圣意。原来耶西还有一个么儿,在外放羊。赶紧派人唤他回来,一看:“他[面颊]红润,一双秀目,好英俊”——作者一笔画出个少年大卫——耶和华吩咐先知:起来,施膏礼吧,就是他了。“自那天起,耶和华的灵就攫住了大卫” (撒上16:12-13)。圣爱偕同圣灵,就再没有离开大卫。
撒母耳为大卫施膏礼
这可以解释,缘何他“操起三角琴,抚手一弹”,能驱恶灵。
但大卫行事,无论打仗、投敌、装疯或流亡,基本不求问上帝。间或请祭司举圣衣拈阄,倒是像为决策背书或平息众怒 (撒上23:2-4, 10-12, 30:7-8)。他靠智谋、经验跟胆略取胜。例如打巨人哥利亚,就利用其傲慢轻敌,有蛮力而不灵活。骂战一完,突然前冲,让对方误以为将短兵相接,站住了不动。大卫抓住这个瞄准投石的机会——他必须击中巨人的眉心,铜盔下方——一击令敌人倒地 (撒上17:48以下)。就这样,扫罗的少年侍从兼琴手成了民族英雄。神的不出场,仿佛大爱临世的氤氲留白,讲了一个“神助自助者”的故事。
大卫打巨人哥利亚
的确,大卫(dawi d,“所爱”)人如其名,招人喜爱。“全以色列和犹大都爱大卫,因为出征他总是走在前头” (撒上18:16)。国王却害怕了,耶和华的恶灵缠住了扫罗。
而扫罗的长子约纳丹见着诛巨人的勇士,他的灵就“系上了大卫的灵”,“爱他如自己的灵” (撒上18:1)。王子同他订约,呼天父见证挚爱;还脱下大氅,连同战袍武器一并相赠。及至国王动了杀心,王子劝不动,就冒险给他报信,帮他脱身;为了营救爱人,他宁肯放弃王储之位。可是,大卫从不言爱。
后来王子阵亡,大卫作了一首挽歌:我为你悲恸,我的兄弟约纳丹/你是我何等的欢愉!你的爱于我,不啻奇迹/胜于女子的爱 (撒下1:26)。他吟唱着“你的爱”,却小心翼翼地藏起自己的真实感情,或无情。
小公主米佳也爱上了大卫。国王提出招驸马的条件:聘礼免了,只要一百个非利士人的包皮。他想借敌人的手剪除琴手。大卫却带人去杀了足数的敌人,呈上包皮,娶到了公主。当晚,扫罗派人去守着大卫家,待天亮下手。但聪明的米佳将大卫从窗口缒下,又搬了家神像放在床上,假扮驸马生病,拖延时间。然而,大卫获救以后,再也没回来接她 (撒上18:20-27, 19:10以下)。
米佳将大卫从窗口缒下
大卫也很少报恩,对友谊和亲情取功利的态度。大卫逃避扫罗的抓捕时,有个果村祭司给他圣饼充饥。他看到附近有王宫的人,却没告诉祭司。结果祭司被那人举报而惨遭灭门 (撒上22:22)。又如,他藏身犹大荒野时,纠集穷苦人打游击,曾求得摩押王庇护他的父母(大卫的曾祖母路得是摩押人)。可是称王之后,定都耶路撒冷不久,大卫就渡河进攻摩押:每破一城,居民均杀二留一,残忍至极 (撒上22:1-4,撒下8:2)。
于是大卫做了一个“马基雅维利式”的君主,一切服从政治目标;仁爱与诺言皆可丢开,欺瞒和残暴该用就用 (马基雅维利[Niccolo Machiavelli]:《君主论》[The Prince],Musa英译,Peter Bondanella & Mark,牛津大学出版社,1984年,xvii-xviii页)。连他的元配、救命恩人米佳也不放过:扫罗阵亡后,大将军吾父灯('a biner)欲归顺耶路撒冷。大卫要他把已经改嫁了的米佳拆散家庭,送来宫中,以便笼络拥护扫罗家的北方支族。难怪扫罗女儿对宝座上的前驸马只有鄙视。迎接约柜进圣城时,见他跟婢女一起“在耶和华面前踢腿旋舞”,就骂他“像个下流无赖赤身露体”。她被大卫打入冷宫,“至死仍无生育” (撒下3:12-16, 6:16以下)。
Robert Pinsky, The Life of David,Schocken Books, 2005
大卫对上帝什么态度呢?应该说,不拜异神他是做到了的;还写了许多热烈的颂诗传世,据古代拉比的考释 (《论犹太、希腊与基督教传统中作者之确认与正典之形成》,94-95页)——《诗篇》有七十三章 (七十士本增至八十二章),题记“属大卫”。但圣法的规定和信约义务,他是不在乎的。抢掠欺骗屠杀无辜,背叛主子和族人,投靠非利士,百无禁忌。他的卫队由奉异教的外族组成,须另设神龛与祭司。攻克大都(遗址在今约旦首都安曼),他摘下亚扪大神米尔公的冠冕,将宝石戴在自己头上,全然不避“偶像秽污” (撒下12:30)。
之前,约柜入城,会幕搭起,宫中安顿已毕,大卫向先知纳丹表示要为上帝建圣居。耶和华大喜,应许国王:将“亲自给你造一王朝”并“擢拔你的子实”,要他“为我的名建殿”。“对他,我必为父;于我,他必为子”。而“我的慈爱决不会收回”,必使大卫的王朝与王权永固,宝座永立 (撒下7章)。此即上帝与大卫的永约(berith `olam)。后来王朝虽然覆灭了,但子民的冀望不灭,系于大卫的一位后裔,名之为弥赛亚/受膏者(mashia h,七十士本:christos,基督);盼他来世普施救恩,造新国新人 (耶30:9,结34:23, 37:24)。
再后来,果然有一位拿撒勒的先知约书亚/耶稣,称弥赛亚/受膏者/基督,而“苦灵的人”都管他叫“大卫的儿子” (可10:47,太9:27,路18:38)。
上帝深爱大卫,胜于他最得力的先知,那手捧十诫约版“面对面承教”的摩西 (《J之书》,41页)。“大卫无论出兵何方,耶和华都赐他得胜” (撒下8:14)。
依然,大卫堕入了罪愆。尤其恶劣的是,他霸占了誓女(bath-she ba`),设毒计害死她的丈夫,忠于上帝和国王的勇士赫提人耶光('uriyah)。耶和华虽然派了纳丹谴责罪人,预言王室必起灾殃 (撒下12:10-11),但对大卫本人,因为救主自愿受制于永约,反而没有降罚。换言之,大爱使得天父无保留地承约,故而一再容忍“所爱”者——他竟可以任意作恶了。
大卫看誓女洗澡
大卫给耶光一封信,设毒计意图害死他。
耶光妻七日丧期一满,大卫便收她入宫。但誓女诞下的大卫的儿子得了重病,眼看不行了。做父亲的禁食卧地如守丧,苦苦祷告。然而孩儿一死,他就爬起来沐浴抹油,换上干净衣袍,入会幕叩拜了即回宫用餐,一切照旧。臣仆不解,国王道:哀哭是求耶和华怜悯小儿;“现在他死了,我何必再禁食呢?难道我能拉他回来” (撒下12:15以下)?他对至圣,也是实用主义。
*
这么一位蒙圣爱而受膏承约的上帝之子,大卫是否爱过谁呢?经书上说,长子安信('amnon,“忠信”)曾“深得[父王]宠爱”。这句话出现在他强奸了异母妹塔玛之后,原文(列宁格勒抄本)脱,但存于死海古卷(4QSama)和七十士本,解释为何大卫“十分生气”,却“无意惩罚”犯罪王子,也没有安抚悲痛欲绝的公主 (撒下13:21)。结果,塔玛的同母兄押沙龙('a bshalom,“平安之父”)忍了两年,等到剪羊毛的节庆日,借宴请众兄弟之机,杀了安信。然后逃去外公家,投奔了亚兰部族。
押沙龙借宴请众兄弟之机,让仆人杀了喝醉的安信。
大卫对押沙龙也宠。安信死后,押沙龙成了最年长的王子。大卫的外甥岳牙将军看出主子不想废长立幼,便安排一个村妇扮作悼亡女子去求见君上,讲讽喻劝谏,让押沙龙回京。国王同意了 (撒下14章)。
押沙龙一表人才,“由踵及顶了无瑕疵”,一头美发,茂密异常。他跟父王和解了,却按捺不住野心,恨不得摆出御驾的仪仗,“有五十人跑着替他开道”。还经常立于城门前大路旁,接见来御前申冤的百姓,“偷以色列人的心”。如此经营四年,势成。押沙龙遂在旧都希伯伦吹响羊角号称王,效忠扫罗家的北方支族立即响应,南北夹击耶京 (撒下15章)。
大卫仓猝出逃。但毕竟“姜还是老的辣”,大卫军大步撤到河东,在双营获取给养。同时在京城安插间谍刺探情报,挫败了叛党的计谋。最后,在基列山的林地重创叛军。押沙龙骑着骡子逃跑时,头发被橡树枝钩住,“身子悬在了天地之间”,被岳牙率随从击毙 (撒下18:9以下)。
押沙龙之死
捷报传来,大卫颤抖着爬上城楼,边哭边喊:啊,我儿押沙龙!我儿,押沙龙!宁愿死的是我,替下你!弄得将士们灰溜溜的,无地自容 (撒下19:1-5)。这是大卫少有的真心的爱的流露。因为,正如岳牙警告的,偏爱在政治上极不可取:军心一乱,王权动摇。大卫听了立刻清醒,不哭了。
大卫为押沙龙的死而痛心
然而,领袖的偏爱已经刺激了不和(不像圣爱乃宽赦之源),北方支族“以色列人”觉得大卫袒护本族“犹大人”。回京途中,双方争吵起来,国王却无力平息。本雅明人誓巴领头造反,队伍里的以色列人都跟了他 (撒下20章)。这是日后王国分裂的一个预兆。
终于,大卫老了,不能视事。四子耶主发难。而大卫对这个儿子也很宠爱,“向无一句重话” (王上1:6)。耶主得到老将军岳牙和祭司吾父存('e byathar)的支持,邀众王子和旧都老臣到城外长虫石宰献牛羊,准备抢班称王。
纳丹获悉,急报王子所罗门的母亲誓女。誓女忙入内室觐见大卫,照先知说的,以国王曾向她发誓,许诺儿子继位为由,请求下诏,传位所罗门。所罗门随即奉诏,由卫队护送,抢先至基雄泉行膏礼,吹羊角号,骑父王的牝骡宣示登基,接受百姓欢呼:所罗门王万岁!消息和着喧声传来,耶主一党大惊,作鸟兽散。吓得耶主跑去抱住祭坛的犄角,求弟弟别“刀斩他的仆人” (王上1章)。
誓女请求大卫下诏,传位所罗门。
当年大卫有无立誓,许诺誓女之子接班呢?抑或那是纳丹帮誓女出的主意,危急关头的一着险棋?“宫廷史官”没有挑明,留了白。或者他也只是听闻——夫妻之间呼圣名见证的誓约,至高者之外,谁能确认?但国王宠爱的三个儿子,安信、押沙龙和耶主,下场都惨,正应了纳丹对大卫的预言:你借刀杀士,霸占人妻,“以后你自己家也躲不过刀剑” (撒下12:10)。
上帝究竟爱大卫的什么呢?他无情无义,从不惮于触罪,简直是摩西、约书亚、黛波拉等虔敬无私的先知领袖的反面。然而,如同雅各之子约瑟,他总能设法摆脱困境而不居功,一切成就归于耶和华佑助。这是上帝所喜欢的。最重要的是,他领导子民击败强敌,建国拓疆,定都圣城;不仅扭转了约书亚殁后以色列各自为政、人人为己的颓败之势,而且把雅各子孙变为“一个大族”,“智慧而富有悟性”,走在耶和华面前 (申4:7)。所以,至高者拣选大卫,乃至让他坐于自己右手,踏倒仇敌给他做脚凳 (诗110:1,书10:24注),诚然是天父大爱的集中体现;但救主对他的欣赏、宽赦,一趟趟擢拔,也是着眼于政治后果或历史的转折。
站在历史的角度,也可以说,归根结蒂,一切宗教的都是政治的。圣史所记,耶和华之厚爱大卫他的受膏者,亦复如此。
所罗门:诸神之香膏
大卫之子所罗门(shelomoh,词根本义:完好、平安;前970-931在位),世称智慧王,因他向上帝求得“绝大的智慧与悟性”。经书上说,他的智慧之心“如海滩的黄沙广袤”,“超过了所有东方子孙的智慧,并埃及的一切智慧”。“作有三千箴言,歌千零五首”,为教化百姓;并能论说草木,讲解鸟兽虫鱼,与造物沟通。“人们从各国前来聆听所罗门的智慧,世上众王……都[仰慕]不已” (王上5:9-14)。
大卫之子在耶路撒冷为王,受“诸神之香膏”,极尽“人的荣耀”,而仍然渴求智慧 (士9:9,传1:12-13);这知不知而知不足,本身就是智慧。
众所周知,或至少王室内部和大臣都晓得:上帝与大卫立有永约,认继位者为上帝之子,圣殿将由此子建造,俾王权永固,在耶和华面前 (撒下7章)。那么,当所罗门出圣城至岌崩大丘坛献祭,天父托梦向他显现,问他欲受赐什么时,他是否已有预习,早就等着这一夜,奉上祈愿?
天父托梦向所罗门显现
当时,他已经遵父王嘱托,一步步剪除威胁,杀了同他争夺王位的异母兄耶主并其支持者岳牙,及诅咒过大卫的本雅明人石美,罢免了祭司吾父存。随后迎娶埃及公主,与法老联姻。他虽然爱着耶和华,照“大卫的规矩”行事,却也尊重传统,允许各地子民在丘坛献祭焚香 (王上2:1-3:3)。如此种种,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智慧。
所以,一俟所罗门说出“请恩赐仆人一颗心懂得,如何领导你的子民,并识辨善恶”,耶和华立即嘉许了他的“成善之言”。因为大卫之子没有像常人那样求长生,求富贵或求仇敌性命,而“只求明辨以识得公平”——显然深谙“智慧难得,更胜过珍珠”之理 (伯28:18)。当下赐了他“前人无可比,后人无法超”的智慧,连同富贵荣华,延寿享用;条件是,“若是你走我的道,守我的法令诫命,一如你父亲大卫所行” (王上3:9以下)。
于是大兴土木,建圣殿和王宫。所罗门跟石城王希兰订约,用小麦和橄榄油换取黎巴嫩雪松、丝柏和工匠;又征调民夫,派遣督工进山采石。整个工程历时二十年完成:圣殿七年,王宫十三年 (王上6:37-7:1)。这里面也有精细的政治设计,一如他扩建耶京的堤垒、城墙,修筑各地坚城和仓城的规划。圣殿乃圣名“永驻之地”,所存约柜美称“耶和华的脚凳” (申12:5,撒下7:13,王上8:29,诗99:5, 132:7)。殿的南门直通王宫;宫殿相连,矗立圣山,恰是一幅令人崇仰,引人朝拜的宏伟图景。对于团结子民,认同大卫王室、王朝与圣城的宗教地位(“大地之脐”),压制北方支族的分离倾向,极具象征意义。
所罗门在规划圣殿
同时,所罗门重新划分了捐税行政区域,全国设十二郡守,“负责供养国王及王室”;每月一郡,轮流输送。一时间,国泰民安,“以色列人口大增,如海沙之巨;有吃有喝,人人欢乐” (王上4:7, 20,传3:13),近乎实现了上帝对圣祖的允诺 (创22:17)。
因此,当日所罗门受众王仰慕,是有道理的。比如示巴(今也门、埃塞俄比亚一带)女王,“带着大队扈从”来访,“一匹匹骆驼满载香料、黄金和宝石”。她大概也听说了国王智断“二妓争儿”案的故事;但用剑劈孩儿来察验小儿之母的真假,这种常识性的破案跟司法智慧她未必佩服 (王上3章,参较《贤愚经/二母争儿》)。因为她已经准备了远比此案复杂刁钻的难题,欲考倒耶路撒冷的王。真正让“她的灵把持不住”而钦羡的是:所罗门不仅应答如流,而且,他淹博的智慧也具体呈现在“他建的宫殿、宴席上的珍肴、群臣的坐姿、侍者的立仪、服饰与司酒,以及他在耶和华的殿上献的全燔祭” (王上10:1-5)——做成了制度化、生活化的政治/宗教实践,而非停留在抽象的教义或琐碎的经验。所以女王亦大有智慧。她通过提问观察,准确地抓住了所罗门的“功业和智慧”的要点;她甚至赞美了“耶和华您的上帝”,指出那神赐的智慧的最高实践,“是耶和华出于对以色列的永爱,立您为王,要您秉公行义” (王上10:9)。
所罗门智断“二妓争儿”案,参较《贤愚经/二母争儿》,见张友鸾选注:《古译佛经寓言选》,商务印书馆,2015年。
示巴女王来访
*
三个世纪以后,申命宗写经人批判智慧王,指斥其违犯圣法,生活奢靡,广筑丘坛供奉异神 (申17:17)。然而他之能够“沉湎于美酒膏油”,“及时行乐而成善”,乃是上帝的赐礼,托父亲的福 (箴21:17,传3:12)。甚而宠幸法老女儿和外邦美人,后宫收“七百名公主为妃,外加三百嫔妾”,也是循“大卫的规矩”——联姻以促进或维护政治和外交利益。至于“所罗门晚年,心被妃嫔扭了,朝向异神”,例如在京城东山筑坛烧香,祭“摩押的秽物凯魔和亚扪子孙的秽物耻王” (王上11:1-8),大致是照顾外邦人的宗教需求,落实王国的宗教政策。
“所罗门晚年,心被妃嫔扭了,朝向异神”。
以色列是近东小国。立国之初,虽经大卫征伐四方,外患一度消弭,但为维护国中部族和睦并巩固邦交计,王室联姻与宗教宽容,实为唯一可行的策略选择。其利弊成效,如何运用,大卫以其实用主义的“后果主义”哲学做了示范。所罗门没有理由改变。
事实上,所罗门去世后南北支族裂为两国,双方都继承了大卫之子的政策遗产。北国以色列前期颇为兴盛,如经书贬斥的昂力、牙哈父子及耶胡三朝,曾击败摩押和亚兰诸部,且商贸发达。可见宗教宽容未必是国力的病害。而北国覆亡后,申命宗写经人颂扬的南国犹大的两位贤君,希士迦和约西亚,却是取消宽容、打击异教异端的改革家。其时犹大已沦为大国的藩属,在亚述和埃及两霸间摇摆。宗教改革,从禁拜偶像、谴责与外族通婚,到拆毁各地丘坛、集中祭祀于耶京圣殿,再到宣传上帝降神迹解围却敌;这一系列激进措施,实际是弱邦求生存的最后尝试。但改革也终究未能阻挡强敌入侵和王朝的衰朽。希士迦清空府库献银,乃至剥下圣殿各门包敷的金子,才换得亚述王撤兵。约西亚则误判形势,贸然拦截埃及大军而战死。法老将继位的犹大王子幽禁了,另立新王,并罚全国赔款 (王下18:13-16, 23:29-35)。
所罗门去世后南北支族裂为两国——北国以色列和南国犹大。
历史地看,所罗门最大的错误,智慧王丧失政治智慧的一个症候,是晚年好大喜功,强征劳役。如此套“苦轭”压榨以色列人,重新点燃了北方支族的分离主义火种。而这时王国南北皆不太平,红岭和亚兰先后起事,做了“大卫家”的敌手 (王上11:14以下)。
所罗门似乎汲取了父亲在立储问题上的教训。至少据经书记载,儿子宽民(re ha b`am)的继位未起波澜——也许王储的众多竞争者先已失势。然而,智慧王看走了眼,或者没能够细心考察并锻炼接班人。宽民远非合格的君主,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搞砸了,丢了半壁江山。
本来新王到石肩召集以色列会众,北方十支族请求减免劳役,政治上很敏感,须妥善处理。可是他不听父王的旧臣劝谏,反而宠信亲随,“几个跟他一块儿长大的年轻人”,傲慢回应并侮辱请愿者。结果引发暴动,管劳役的大臣被砸死,自己狼狈逃回耶京。就这样,“以色列反出了大卫家”,王国一分为二:南北对峙,争战不断 (王上12章)。
傲慢的宽民
之前,所罗门重筑堤垒,见一个青年臣子增民(yaro b`am)做事勤快,便命他统管“约瑟家”即北方支族的劳役。这增民手下有了人,就生了异心。一日出城,先知耶亲把他拉到田间,学撒母耳对扫罗的预言,说:以色列的上帝有言:看,我要撕了所罗门手里的王国,分你十个支族 (王上11:31,撒上15:28, 28:17)。不想阴谋败露,增民逃去了埃及。所罗门殁后,十支族在石肩向新王请愿,背后的主谋正是从埃及赶回来的增民。而宽民居然毫无准备,遇事又惊惶失措,让增民成功分裂了永约之国,当了“约瑟家”或以色列的王 (王上12:20)。
后人评价宽民王,“宽于蠢,短于智”而官逼民反 (德47:23)。培养他的智慧王有没有责任呢?
所罗门留下的奢华与荣耀,很快就黯淡了。宽民即位第五年(前926),埃及王“上犯耶路撒冷,洗劫了耶和华的殿和王宫;宝物悉数掠走,包括所罗门制作的金盾,一面不留” (王上14:25-26)。于是“诸神之香膏”尽归诸神,犹大国力大伤。
以利亚和以利沙
前文说了,《列王纪》接续《撒母耳记》,也分上下卷。上卷开头两章,讲所罗门登基和大卫王遗嘱,给大卫的故事收尾。第三至十一章,记所罗门造圣殿,迎约柜,坐象牙宝座,五百面金盾存黎巴嫩林宫,“银子如石头之多,雪松如平原的埃及榕之众” (王上10:27);风华熠熠,凡四十年。
而后,十二章开始,叙事风格一变。语言直白,修辞俭省,教义鲜明而不避重复,少了《撒母耳记》那种留白的含蓄、复义同反讽。耶和华的先知的形象也变了,从子民的领袖和出征的统帅,变为精通咒誓,能治病宣教,又能降神迹退兵、与异教先知斗法的神人,上帝之人('ish 'elohim)。其中最著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位,是北国牙哈王年间的先知以利亚。
以利亚('eliyyahu,“耶和华吾神”)来自河东的基列山乡。他蒙召称先知,是因为牙哈娶了西顿王的女儿、腓尼基公主夷色贝('ize bel),到处建巴力庙,竖木柱女神,招惹天怒——耶和华要降灾,遍地大旱,命他前去警告恶王 (王上16:31以下)。
以利亚的故事生动曲折,缀满了神迹。他给贫苦寡妇变出油和面粉,又救活了她那已经咽气的孩儿。国王若是派仆人来抓他,他就召天火吞噬他们 (王下1章)。但他的先知事业的顶峰,是上果园山祈雨斗法,一举消灭夷色贝的四百五十个巴力先知,而结束旱灾 (王上18章):颇有当年摩西与法老的术士巫师比试神迹的英雄气概。
以利亚祈雨斗法
然而,法术如此奇妙而惨烈,居然没镇住牙哈的王后。她马上派使臣找到以利亚,说:明日此时,拿命抵命!先知却“怕了” (王上19:3)。他怕什么?不是刚刚完胜了对手,耶和华垂听,降过神迹?怎么就失了信心?按果园山斗法的逻辑,应是夷色贝惧怕,惶惶不可终日才对——怕以利亚的上帝追究罪责。毕竟大旱是因牙哈纵容异教而起,而王后是巴力崇拜和巴力先知的总后台、庇护者。而我们知道,这一次,上帝没有让敌人如法老“硬了心”,冥顽不化 (出4:21, 7:3, 8:15),成为“神的正义”的提线木偶。国王和王后行使了自由意志,是不能免责的。
所以耶和华的先知得胜后的胆怯、慌张,说明斗法的阻吓效果有限;而牙哈及臣民亦无悔改之意,尽管他们目睹了祈雨仪式上的神迹与先知大能。在以利亚看来,上帝降灾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而造成连年饥荒,苦了各族百姓。他的沮丧可想而知;只能进荒野逃命了,像亚伯拉罕的妾夏甲母子一样,往埃及走 (创21:14)。
但耶和华并未忘记他的先知。天使给累倒在杜松下的上帝之人,送来“红炭烤熟的圆饼”和一壶水;继而引导他来到何烈山,即摩西初遇至圣、领受十诫的西奈山,又名上帝之山 (出3:1, 19:20)。以利亚便找了个山洞,入内过夜。
荒野中的以利亚
忽地,圣言降临:你出来,站山上来/到耶和华面前来!一个声音说。刹那间“狂风大作山崩石裂”,而后地震,而后大火——上帝却不在风里,不在地震也不在火中——直至火焰熄灭,黑地里“微微有寂静之声”,那几乎溶于旷野的寂寥,而只能用内心感受的启示之音。以利亚忙取大袍蒙了脸,以免撞见圣容而丧命,出来立于洞口。果然,是“耶和华万军之上帝”,“不容不忠”的那一位!并交代他三项任务:原路走荒野回大马士革,给亚兰王的近臣神视( haza'el)膏油,诱使他弑君篡位。然后膏以色列将军耶胡为王,鼓动他造反,攻杀牙哈之子耶扬王。不过,要先找到舞甸人以利沙('elisha`,“上帝拯救”),立他为先知,接班承命。
上帝还说,将来,当祸难之日,“我给自己在以色列仅留七千”,即灭国之后子民的残余 (王上19章)。
这是极严厉而黑暗的谕示,却没有回应先知面临的险境和他的惶恐。上帝决定放过牙哈,让他的儿子和继位者顶罪;而那是天父给自己的爱子大卫的待遇。个中原因,要等到王后害死可怜人纳伯,国王霸占了他的葡萄园,才见诸经文。又一次,以利亚受命前来谴责并预言报应:“看,我这就降祸于你……凡属牙哈又对墙撒尿的(俚语,指男性),一律从以色列剪除,奴隶自由人不论。”牙哈听了,“撕破王袍,麻衣贴肉,开始禁食”悔罪。那谦卑的表态感动了救主,灾祸便推迟去了“他儿子的日子” (王上21:21, 27-29)。
但三年过后,耶和华改变了心意。他派下一个“撒谎的灵”,使宫廷先知一齐发迷狂,怂恿国王攻打亚兰。牙哈遂进军基列山的高庄,身先士卒与亚兰军激战,不幸中箭身亡 (王上22章)——以利亚的预言竟没有全部落空。
*
“耶和华要起旋风接以利亚升天之际,正是以利亚偕以利沙离开石圈之时” (王下2:1)。升天是高度仪式化的,且带上了门徒以利沙做见证。“以利亚握住自己的大袍,卷起,击打[约旦]河水。河水即左右分开,让二人走干地穿越”。这是重演摩西分芦海的神迹,回放约书亚约柜断流的奇观。
但是以利亚超越了那两位先辈。“他们正走着谈着,突然,一辆火焰战车,火马牵引,将两人分开;以利亚便乘着旋风,升天而去” (王下2:11)。他成了圣书所载未死即升天而永生的第二人;第一人是“常与上帝一同行走”的圣人以诺 (创5:24)。
以利亚升天
为什么是以利亚蒙福升天,而非子民的领袖和统帅摩西、约书亚,或“以色列的母亲”黛波拉,或预言了犹大末日的女先知胡尔妲 (王下22:14)?因为上帝还有一桩特殊任务要给他。
注意,摩西传统(包括申命宗教义)不言天堂地狱。人死后,亡灵不论善恶,一律堕入阴间(she'ol),与阳世隔绝。“子裔享尊荣,他无从知晓;遭人轻贱,他也不会察觉——他只能感受肉身的痛苦/亡灵,只为自己哀哭” (伯14:21-22,冯象:《圣诗撷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125页)。撒母耳的亡灵同扫罗说话,便是女巫施法,将他从阴间唤了起来,如前文所述。天堂的描写,希伯来圣经里没有;要到希腊化时期,始见于旁经和次经(如《以诺记》《以斯拉二书》),想象为伊甸园般的一座乐园(paradeisos),供复活了的义人居住。《新约》时代,天堂地狱已是流行的观念了。耶稣安慰跟他一道钉十字架的一个“罪犯”说:阿门,我告诉你,今天你就要同我一起在乐园了 (路23:43,启2:7)。
所以以利亚升天,不是登天堂,而是入永生,加入天庭使者的行列。如同天使,将来他也要出列,站到耶和华面前,领受新的荣耀与任务 (王上22:21)——为那“终了之日”“报应之日”“圣怒之日”亦即“耶和华之日”做前驱 (赛2:12,耶23:20, 46:10,结13:5,何3:5, 9:7,珥1:15,伯21:30)。
这是以色列宗教思想的一大转折。以利亚升天,实际是对“摩西之歌”关于上帝“藏脸”,不理子民而出离历史的预言的一个回应。“脸”,在经书里常喻恩惠 (创4:14注);上帝藏脸,即悬置救恩 (申31:17, 32:20)。但悬置不等于遗弃,而是不定时、无期限的延宕;是全知全能者得以保留反悔之权的必要条件 (《以赛亚之歌》,139页以下)。
《以赛亚之歌》,冯象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4月出版,355页,48.00元
另一方面,升天也暗示了,救主对神迹先知作为一个职业群体的失望。因为显然,他们游走四方、单干或结门派而施神迹,于拯救以色列并无助益,尽管也彰示了上帝大能。而且仅凭神迹,子民也无法区分先知的真伪,或正统异端,如摩西早已觉察的:论法力,异教先知一点也不弱 (申13:2-4, 18:21-22)。这神迹由奇效而失效的代表人物,便是以利亚的门徒/接班人以利沙。
以利沙拾起老师脱下的大袍,回到岸畔,猛击河水。河水又左右分开,让出一条干道。耶利哥城的一众先知弟子望见了,都伏地叩拜,认他作了头领。他就开始施法,用盐替居民净化水源。完了,上到伯特利/上帝之家,城里跑来一群小孩讪笑他。他一怒,就奉耶和华的名诅咒他们。“立刻,林子里蹿出两头母熊,撕了其中四十二个孩子” (王下2:23-24)。不难想见,如此妄呼圣名,滥用法术残杀儿童,给耶和华的公义带来多大的信誉损失——而且是在上帝之家(beth-'el),以色列的圣所!反而显得夷色贝剪除与她作对的先知,不那么狠毒了;毕竟那是宗教冲突、宫廷政治,一如同样血淋淋的圣者的报仇。而这些小童的亲族却无法向以利沙追讨血债,因那是降自圣名的神迹。
“林子里蹿出两头母熊,撕了其中四十二个孩子”。
有一阵子,以利沙常路过书南。当地有一大户人家,主妇热心好客,在房顶上搭了一间小屋,供先知休息。他倒好,不但没有一声谢谢,还端架子,待主人像使唤下人。那妇人却十分大度,从无怨言。后孩儿猝死,上果园山请他施法招灵,求助、谢恩也不亢不卑:愈发衬出这位上帝之人的骄矜和虚伪 (王下4章)。
以利沙法术极高。他会往锅里撒面粉解毒,分二十张新麦饼给一百人吃了尚有剩余;也会治癞病顽疾,往河里扔一根树枝让斧头浮上水面;还会呼圣名令围城的敌军失明。甚而入土以后,他的遗骨仍保有神力,能使已经出殡的死者复生 (王下13:21)。但他最主要的功劳,完成老师托付的任务,却无关神迹,是人的计谋:诱使佞臣神视篡位,杀亚兰王;膏立耶胡将军,煽惑他弑君,灭太后夷色贝及牙哈的七十个儿孙 (王下8-10章)。
以利沙入土以后,他的遗骨仍保有神力,能使已经出殡的死者复生。
问题是,以色列有没有因着上帝之人的神迹,加上计谋,回归正道呢?没有。而亚述帝国已经崛起在东方——快了,那“耶和华的刑鞭”,要抽打以色列他的子民 (赛28:15)。
圣史的深意在此。表面上一片赞辞,饰以申命宗教义,搭起一个善恶报应、黑白分明的神学阐释架构:一切归罪于以色列和犹大违反诫命,不守信约;走邪路拜异神必罹祸难。故事细节却揭示了复杂而矛盾的意欲性格,人神关系的多重面向,以及圣者对贫病妇孺和一切受压迫者的关爱与怜悯。
那么,神迹先知在以色列的没落,意味着什么呢?答案在另一类先知,新的传道先知(阿摩司、何西阿、以赛亚、弥迦等等)的兴起,及其教导的汇集编撰,即先知书。亡国既是定案,子民就必须学会在入囚与流散的苦难中培育信仰同希望,并藉着新先知的启示,由“祭司之国”,一山巅之城,走向大地万邦的“圣书之民”。
而这,正是以利亚升天的“伏笔”,照应的是先知书中,一位承命必来的使者的预言和慰藉:“看,我要遣先知以利亚来你们中间,迎接那大而可畏的耶和华之日。他必使父母对儿女回心,儿女向父母转意,以免当我降临之时,将这一国打入禁绝。” (玛3:23-24)
二零二一年六月于铁盆斋
相关文章
-
关于汉字演变的12个故事
-
中华数学极简史:我们祖先那些领先世界的数学成就
-
苏联时期的政治人物地毯充满政治宣传色彩看看都有谁
-
[图文]薛岳将军曲折艰辛的抗战经历
-
这是日本皇族第一帅哥,车祸去世时,车上还坐着一个大恶人
-
为什么总有人说牛顿的理论是抄袭的?
-
二战已经是热兵器时代,为何日本军官,还会人人佩戴一把军刀
-
一张让蒋介石大怒的“买春照片”,戳痛了蒋介石什么秘密?
-
53年前,数十万中国人在印尼被杀,凶手至今依然逍遥法外
-
[图文]亲历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命丧黄土岭
-
阴差阳错!飞行员一个失误,竟然吓退敌人一个装甲师
-
王成龙家里的长子,乡亲眼中的秀才,人民的好儿子
-
堪称装甲洪流的苏军吃过瘪!700多辆坦克被德军一个装甲师摧毁
-
解密彭德怀在朝鲜前线的最后时刻
-
隋唐大运河商丘段,见证千年前繁华的历史
-
二战后意大利为何没有像德国和日本那样被托管
-
二战期间,希特勒规定的纳粹军礼不执行会怎样?这位士兵亲身试验
-
卢汉和平解放昆明,在解放中国作出了大贡献,但却留下一个遗憾
-
西拉米命运凄苦,美貌逝去后终凭子嗣黄袍加身,万丈光芒所向披靡
-
古希腊时代,斯巴达为何要将不健康的新生婴儿随意丢弃?
-
古代3部处世奇书,古人18句人生智慧,字字珠玑!
-
二战巴黎解放时的真实老照片:为法国荣誉而战,德军最终被驱逐
-
出卖萨达姆的人,最终获得美军的巨额悬赏了吗?其下场如何
-
杨秀清文化不高,也没什么经验,为什么他具有高超的军事才干
-
王刚最心爱女儿,与继母处成姐妹,还帮助王刚追到小20岁娇妻!
-
一战德国潜艇强,为何海军还是打不过英国?
-
解放军排长用火箭筒摧毁越军暗堡,冲锋时却踩中地雷英勇牺牲
-
苏联女兵为何穿着裙子冲上前线?
-
中国古代第一美男潘安到底有多美?他最终为何被灭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