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挖出失传古籍,实为商代《归藏易》,专家:要改写历史
原标题:考古挖出失传古籍,实为商代《归藏易》,专家:要改写历史
说到易经,很多人想到的是《周易》,事实上《周易》只是易经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因为除了这本流行于历朝历代的《周易》之外,我国上古三代还有其余两本《易》,也就是《连山》以及《归藏》。根据史书《周礼注》记载:“名曰连山,似山出内气也”,但这一本夏代《连山易》在汉初时期遗失,而商代的《归藏易》一在魏晋以后失传。也就是说在魏晋之后,世间再无《连山》《归藏》,三易有二易成为了历史遗憾;而现代考古则弥补了这些历史遗憾。
众所周知,我国在考古上非常的重视先秦特别是三代时期的古墓遗址,因为这些古墓不仅能够出土大批的稀世珍贵文物,而且能够出土大量历史实物资料,大大的弥补史书的不足以及错误之处。还有就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大量的先秦史料毁于一旦,绝大多数上古古籍成为了失传古籍;造成了史书记载的不足,而先秦古墓中保留下来的历史古籍则为研究历史真相提供了原始的实物资料。
湖北江陵一带的战国古墓非常之多,每一座古墓都有一个故事,每一座楚墓都出土了极为重要的国宝级文物。有的古墓非常的大型,而有的古墓小到只有一具棺板。1993年,考古家在湖北江陵发现了一座中型的楚墓,这座楚墓看起来非常的“穷”,因为出土的都是低端的陶器制品,基本没有珍贵的青铜器以及黄金文物。但这座被命名为江陵王家台15号秦墓考古挖掘后却令世界都疯狂起来,原因是古墓出土了近千枚竹简,竹简的内容是失传的古籍。
而这千枚竹简记载的都是上古三代的古籍,包括《效律》、《政事之常》、《日书》、《灾异占》。其中最令国人,世界文学界、史学界疯狂的是墓中发现的商代《归藏易》。经过仔细研究解读后,专家发现考古出土的这本失传古籍《归藏易》和《周易》同样依据八卦四时休王之理来推断吉凶,偶尔也依据卦象之义断吉凶;换句话说《归藏》与《周易》有着顺承关系。
而考古家在江陵15号秦墓挖出的这本记载着商代《归藏易》的古籍意义更是重大,对于探索秦代政治思想与五行学之间关系有着直接意义。古籍的出土本已经令各界震撼不已了,2000年8月,在北京大学召开的第二届国际简帛研讨会上,专家在发表《王家台秦墓竹简概述》时还称“这本商代《归藏》的出土不仅为研究易学提供了原始资料,而且还要改写历史”。但专家所说的这本古籍将要改写历史到底怎么回事也无人知道,因为后来有关于《归藏易》的学术报告被中止了。
相关文章
-
西方人为啥认可千古一帝是杨坚,而不是秦始皇?看完这3点,就懂了
-
此人被用敌副总司令交换出狱,因总理一句话逃过空难,后成副国级
-
葛能全:听钱三强讲王大珩
-
他是吹号兵出身,因打仗猛被特批可战前饮酒,死后葬在烈士陵园
-
孔融被曹操处死前,求放过9岁儿子,儿子说8字成千古名言
-
毛泽东的六大经典“军事名言”
-
在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中探寻中国共产党的初心
-
倾齿龙:巨型沧龙科动物(超过14米长/以2.9米海龟为食)
-
皖南八校202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
袁了凡:改变命运,只在这三点
-
六字家训让琅琊王氏走出了92位宰相,成为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家族
-
为什么历史上很少提元朝?有八点(外族建立/统治时间短/政策残酷等
-
成吉思汗创立的蒙古帝国为何难逃分崩离析的命运?
-
中国历史十大未解之谜武则天为何要立无字碑
-
巨鹿之战位于现在哪里 巨鹿之战怎么赢的(河北)
-
泾县黄田古民居的堂号
-
要离为何要刺庆忌?阖闾派要离刺杀庆忌的原因
-
百幅董必武手迹在沪展出:作始也简,将毕也钜
-
百姓最幸福的三个朝代:宋朝/明朝/唐朝(经济发达国力强盛)
-
乌尔禾龙:剑龙科最后一种恐龙(长8米/距今1.2亿年前)
-
【许昌“学史鉴廉”系列小故事】之十一:饿晕的挑粮官——邓可运
-
芈华历史人物简介:公子扶苏的生母(《大秦赋》中角色)
-
他本是许世友的勤务兵,四年后成为副军长许世友的顶头上司!
-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故园长歌——五集电视文献纪录片解说词
-
古巴比伦现在叫什么
-
阿莱龙:中国中型恐龙(长5米/出土于内蒙古)
-
【周末读史】杨靖宇将军:里岔沟突围战以少胜多
-
双冠龙:会喷毒液的食肉恐龙(长6米/出土于中国云南)
-
寡妇上联:“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秀才出下联,两人成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