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将军造反时,为何大多数士兵都会听将军的,而不是效忠皇帝?
原标题:古代将军造反时,为何大多数士兵都会听将军的,而不是效忠皇帝?
有人问,古代将军造反时,为何大多数士兵都会听将军的,而不是效忠皇帝?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其中的原因。
这个问题很好解释,就是君权和将权谁在军民之间更有分量,如果君权强于将权,那么大多数士兵就会倾向于现在的君主,反之就会倾向于现在领导造反的将军。
当君权强于将权时,人民普遍安居乐业,军队打仗的动力不足,将军的权力普遍受到削弱和文官的抑制,一般都是由于自身处境艰难造反,跟随的人不多,一旦造反也容易失败。如汉朝的英布造反,七国之乱,唐朝的徐敬业、安䘵山,清朝的吴三桂。值得一提的是唐朝末年,已现亡国之象时,人心都还向着唐朝,大将李怀光因为恐惧唐德宗要杀他,起兵造反,结果他的部下很多人不想叛变,公元785年秋天,朔方军将领牛名俊割下李怀光的头。清朝时大清灭亡在即,都说曾国藩要反,实际上他也有造反的能力,但他弟弟都被杀了,他还是没有反。
当将权强于君权时,一般都是民不聊生,军队四处作战,君王的权力已经影响不到军队之中,如果君王黯弱,这个领头的将军又得军心,那么造反得到高官厚䘵的机会比失败杀头的风险要大得多,那么大家都有足够的理由跟着这个将军干。司马家取代曹家,高欢的北齐取代东魏,宇文泰的北周取代西魏,隋唐宋明清的开国都是造反起家。
因为中国历史上,除开汉唐宋明清五朝的好时期,老百姓安居乐业的时间相对较少,将权强于君权的时间较君权强于将权的的时期多长的多,所以我们看到的,就是大多数士兵都会跟随自己所在部队的将军造反。但实际上,如果天下太平,君主为政清明(其实不是太昏庸就行了),基本上没有哪个将军会想到造反,也不会有人会去跟随将军去造反。
很简单的道理,就拿现在的中国看,天下太平,好好的日子不过,有哪个蠢货会跟着自己部队的将军去造反呢,不是脑袋有毛病么。
相关文章
-
程万军:好老师为何教不出好皇帝
-
孙策被刺杀,孙权才能当上皇帝;几百年后北齐又发生了同样的事情
-
深切缅怀王亚声大姐
-
慈禧太后最硬气的一次 怒斥此国: 一把黄土都不给他们
-
猫刑是什么古代刑罚?脱光和野猫一起装麻袋(主要针对青楼女子)
-
真武大帝和紫微大帝谁厉害?紫薇大帝(地位略胜一筹)
-
中国式打假30年:当年的“打假第一人”如今在何处?
-
从一副对联看周恩来的协调发展观
-
「热点」这所培养了上千名将军的军校,80华诞干了一件暖心事
-
是男人都想看的中国十大禁书大盘点
-
正史三国第一猛将是谁 他为什么称之为三国第一猛将
-
宋孝宗赵昚即位之谜 宗赵如何成为皇位继承人
-
古人被“株连九族“为何不逃跑?
-
白居易一句话为何让女神苦等40年未嫁?
-
中华远古史—赫胥氏
-
神农炎帝是中医的祖师爷吗?
-
历史上真的有亚历山大大帝吗 亚历山大大帝是什么人
-
外国人问毛主席:您为何不惧怕战争?主席微微一笑,原因很简单
-
历代宦官干政是忌讳,连识字都不允许,那他们怎么宣读圣旨?
-
与李世民齐名的千古名君,装痴傻36年,称帝后才知他是大智若愚
-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琼州隐士唐寅和攀丹留耕亭
-
东吴五虎将排名 黄盖的战斗力并不是很强
-
梁山上最没用的三个好汉,前面两个死得很惨,最后一个却当了大官
-
古代的“细腰”美男,会读书更会做官,历仕宋、齐、梁三朝不倒
-
从唐高祖到唐明皇,脏唐到底有多脏?
-
武则天的男宠:薛怀义/沈南嫪/张易之/张昌宗(四大著名男宠)
-
乾嘉三大家是哪三大家?袁枚/蒋士铨/赵翼(袁枚为主)
-
古代战争中,为什么不敢轻易斩杀敌军派来的“使者”
-
既是美酒,也是毒药,古代是如何禁酒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