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在即,开国上将却被调离第六纵队,他因此错过了辽沈战役
原标题:大战在即,开国上将却被调离第六纵队,他因此错过了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是东北战场的一场终极决战,国共生死大较量。很多东北战场的名将都参加了这次战役,有一位却缺席了,他就是洪学智。洪学智是东北战场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想当年,洪学智跟随黄克诚带着新四军第三师最早进入东北,后来他当了第六纵队司令员。六纵也是东北野战军的一个王牌主力纵队,和前三个纵队相比毫不逊色。
洪学智为何没有参加辽沈战役呢?因为在此之前,他被调离了前线。那是1948年的3月,经过一年的进攻,东北野战军已经在关东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辽沈战役正在酝酿。
可是林总却让洪学智离开了第六纵队,也就离开了前线。谁来接任第六纵队司令员?是另一位猛将黄永胜,黄永胜和洪学智后来都被授予开国上将,而且他当过总参谋长,成就比较大。也就是说,是黄永胜带着第六纵队参加了辽沈战役。
那么,洪学智去哪里了呢?林总让他去办教育了,担任上干大队长。这个上干大队是干什么的呢?对师团营级干部进行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军事水平和作战能力。
之前的战争,规模比较小,很多都是游击战和运动战,可是东北战场即将迎来决战,那是大兵团大协同作战,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战争形态。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很多指战员都需要重新学习,以适应新的战场。
这个上干大队是林总主张开办的,由他本人直接领导。林总当然高度重视这个事情,举办第一期的时候,由后来的开国上将陈伯钧负责,现在要开办第二期,林总点了洪学智的将,特意把他从前线调过来。
林总对洪学智说,办这个上干大队,和当第六纵队司令员同样重要,切不可等闲视之,训练内容要少而精,理论要结合实际,像组织一次战役一样,精心组织好上干大队的每一堂课。
第二期一共有360位学员,都是东北野战军的中级甚至高级军官。林总甚至说,要把那些准备提升的营团级干部调来培训,培训结束之后,要保证他们能够直接适应新岗位的工作。
第二期开班的时候,林总还亲自过来讲话,动员大家好好学习,准备打大仗。到这年11月份,第二期培训结束了,同时呢,辽沈战役也结束了。洪学智也就错过了辽沈战役。
虽然没有参加这场终极决战,洪学智却早就预料到了战役的发展过程。因为在林总身边工作,大战之前,林总和洪学智有几次长谈,好像一次沙盘演练一样。
林总问先打长春还是先打锦州,洪学智十分肯定地回答说,先打锦州,因为锦州兵力最弱,拿下锦州,就可以完全孤立长春和沈阳,正好来个瓮中捉鳖,整个东北局面就全活了。
后来的事实确如洪学智所言。林总还问,我军攻打锦州的时候,长春的郑洞国要是突围怎么办?洪学智分析道,郑洞国不会那么轻易突围,万一突围,我军正好吃掉他。
林总和洪学智讨论了三天半,虽然对洪学智的意见不置可否,可是他的心里已经采纳了洪学智的意见。后来辽沈战役的发展,跟洪学智的预测,基本吻合。上干大队工作结束了,洪学智又回到第六纵队当司令员,黄永胜呢?去了八纵当司令员。
(参考文献:《洪学智回忆录》)
相关文章
-
李治多少岁登基的?他为何可以成功登基成为皇帝
-
大雪节气的含义是什么,天将要下大雪(每年的12月6-8日)
-
中央军为何被故意隐瞒 揭秘中央军的内幕
-
党史百年天天读·7月31日
-
施氏无畏龙:全球最大恐龙化石(长26米/尾椎骨占1/4)
-
成吉思汗被梦惊醒,第二天:把身边的妃子赐给了门外的保卫
-
无锡陕县一线牵:九十年前的豫西赈灾727
-
蒙古两位大汗突然去世,学者:改掉这个饮食习惯,也许可统一世界
-
端午节前,说说屈原和他留下的“骚体诗”!!
-
在科技落后的古代,如果爆发瘟疫,古人们又是如何应对的?
-
历史上的陈近南真的创办了天地会吗?
-
“嫖”为什么从褒义词变成了贬义词
-
抛开宋江和林冲,谁才是晁盖遗言中继承梁山老大的最佳人选?
-
元帝为什么会后悔?王昭君的没竟让人陶醉?
-
我国汉唐时期西域栽培水稻疏议
-
生旦净末丑分别指什么人物形象:生男性/旦女性(末生合并)
-
大黑天神龙:蒙古小型驰龙科恐龙(长70厘米/酷似翼类)
-
【黄金百问答】54.王权是如何沿着黄金方向发展的?(十三)
-
抗战时期,日本究竟盗走中国多少文物?日本至今不敢公布真实数字
-
魏忠贤之死:崇祯煤山自尽前为何厚葬魏忠贤?
-
古代贵族如何打造雅致贵重的金器
-
斑嵴龙:中国小型恐龙(带有斑纹嵴冠饰/6600万年前)
-
食蜥王龙:北美洲巨型食肉恐龙(长14米/距今1.5亿年前)
-
谁说古人智慧比不上现代人,妲己的这个发明现在家家户户都在用
-
古代女子为了取悦男性创造的夸张审美,一个时代的噩梦
-
巴塔哥尼亚爪龙:阿根廷小型恐龙(长2米/9000万年前)
-
游击战争“十六字诀”到底是由谁创造发明的?
-
都说喜欢唐刀汉剑,但如果在二者之中选一个,你会选择谁?
-
16岁成许世友部下,13年后许世友请他当副手,他选择从师长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