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拿到银子都要咬一口?不会吃进细菌吗
原标题:为什么古人拿到银子都要咬一口?不会吃进细菌吗
古代人做生意,没有什么别的钱币防伪措施,好像用的最多的就是把银子拿到牙齿边上,用力地咬上一口。再在银子上留下自己的牙印后,心满意足地把银子往兜里一揣,乐呵呵地递上货品,一桩美妙的交易就这样完成了。
不少古装剧中都有描述过这样的场景,人们拿到银子都会咬它一口,就像现在的部分奥林匹克冠军咬金牌一口那样,以这种看上去有点奇怪的方式来验银子的真伪。这时候很多观众就要纳闷了,为什么要咬银子?钱上细菌这么多,不会咬出病吗?牙不会疼吗?
俗话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更何况是短暂地咬一下,按照科学原理来说,只要不是抱着银子舔、或者把银子含在嘴里吮,那应该就没什么大问题。不过,如果要说咬银子的动作只是小说或者影视剧里虚构出来的,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古代人还真的有咬银子的习惯,其目的主要还适用于辨别银子真伪。
但是咬银子并不是古人最主要的验钞方法,说到咬银子的方法,用得最频繁的还属民国年间吧。民国年间,我国的产银量大幅度提高,流通的货币种类中,银元的成分也逐渐居多了起来。再古早一些的时候,其实民间的大部分百姓很少用银元交易,因为银元算是高等货币,而铜钱则是比较亲民的币种。
相对来说,咬金子的比较多一点。这是因为在中国古代,金子比较好造假,但银元就相对不会了。金子的质地软、色泽更偏近于铜,所以一般的铜铸假币如果不咬一下,就很难辨别它的真伪。而银子就不同了,银元只有纯银和杂银之分,虽说这两者都是银子,但含银量还是有着一定的区别的。除了咬元宝之外,还有这些被人们所广泛运用的鉴伪钞方式。
看色泽。杂银的色泽要比纯银暗淡,真正的纯银是泛着晶莹剔透的光泽的,银元宝里的杂志越少、关泽就越纯粹,整体看上去就越好看。但杂银就与之不同,杂银的色泽看上去也比较粗糙,较为劣质,用久了就会发黑而不是发灰。
掂重量。如果是道上资历比较老的生意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货币的真假了,根本不需要特地咬一口。重量是验钞的很重要一环,每种不同的金属有着不同的密度,而商人们和钱打交道习惯了,就能看出来一定价值的银子大概有多少,如果和他们预想内的有出入,这便有可能是杂银了。
像这样鉴伪钞的方式方法还有很多,所以说在古代,人们虽然没有发达的防伪技术,但依旧运用了智慧来保证交易的公平进行。
相关文章
-
基辅战役,德军苏军都损失惨重,历史上最大的一场围歼战
-
冷知识:地球五大洋是谁为它们取的名字?
-
[图文]二战时期日军安全套曝光 慰安妇怀孕不在少数
-
民国的帮会有不少规矩,只要明白了门道,行李放地上也不会丢
-
惊了丨二战时期美国竟没有可用的重坦!那我们玩的又是什么?
-
史上最强大的五支军队:蒙古骑兵仅排第五,中国排名让人意外
-
亚太军情观察 | 贵航 FTC-2000G 是和“枭龙”同室操戈的对手吗
-
东北历史(58):伪满洲国建立后,哪些国家承认了?
-
翡色光华:老山羊分享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高丽青瓷展茶器上篇
-
追溯7个世纪“达芬奇侦探”试图破解“天才基因”
-
34条中国好汉只剩下七勇士,接着,他们消灭美军一个连!
-
史久成:路漫远兮,举薪者与来自口腔医学世家的理想与荣光|牙医纪事
-
非洲大多数国家都独立了,留尼汪为什么不脱离法国?
-
1954年莫斯科,广场在立高尔基画像,人们排队拜谒列宁斯大林遗容
-
老照片:打台球的妹子动作标准,女学生要做不效忠天皇的新人
-
农民意外捡到稀有金牌,被要求上交,他一个举动气得专家原地爆炸
-
宫斗升级!“废太子”深夜发文“炮轰”父亲,直指“违规关联交易”
-
苏联援助15年我国援助24年,最后这国都翻脸,至今还是穷困潦倒
-
喀山之围:俄罗斯人消灭了自己的异教孪生兄弟
-
京师模范监狱“王八楼”,管理人员需符合三个条件,当年川岛芳子在此院内行刑
-
搏击主持人郑环宇怒斥作家方方:国家有什么对不起你,真是个贱人
-
9成是陆军,这大国39天就被征服!二战教训深刻,编制怎么改?
-
在商丘这座古园里,可以“穿越时空”3000年!
-
《水浒传》里为啥戴宗能跑那么快?其实李逵也可以!
-
三大领主极度奢靡广大农奴暗无天日
-
努力营造清朗温暖的未成年人网络环境
-
天龙里装疯卖傻的是谁?力挫虚竹、智取段誉,打得扫地僧重伤圆寂
-
古代盔甲为何多是黑色和红色,给盔甲刷漆真能提高防御力吗?
-
二战初期美国曾打算帮助德国打击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