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初期美国曾打算帮助德国打击苏联
近日,一些俄罗斯历史学家在研究了相关历史资料后得出结论:苏德战争爆发时,美国曾抱着隔岸观火的心态审视这两个巨人之间的厮杀,不少美国政客甚至希望借战争同时消灭这两个大国。
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然发动侵苏战争。对于新爆发的战争,一开始美国政界态度不一。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在战争爆发后,立刻对英国首相丘吉尔表示,美国将同英国一样把苏联当做自己的盟国看待。
但美国政界也有另外一种声音,时任联邦参议员,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杜鲁门就指出,为了美国的利益,政府应当持坐山观虎斗的立场:如果德国要赢得这场战争,我们就帮助苏联;如果苏联占上风,就帮助德国。尽可能地让它们相互残杀,这对美国是最有利的。
不过,罗斯福总统没有采纳这些建议,他于6月24日发表演说表示,为了抗击德国的入侵,美国将向苏联人民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
后来,德军快速推进到苏联的纵深地带,苏联在极短的时间内经受了战争史上罕见的巨大损失。当苏联在基辅等地惨败的消息传来时,美国的第一反应是:苏军是否是一支有希望的部队?苏军是否还有能力抵挡德军的进攻?美国提供给苏联的援助是否有意义?
7月初,美国获情报称,日本近期可能发动对苏战争,这使美国更加感到不安。这一情报是十分准确的,因为1940 年美国情报机构已破译了日本的外交密码,从而掌握了日本与各国大使馆的往来电文内容。7月3日,美国侦察到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对苏联实施打击的情报后,向苏联通报了这一情况。
此时,莫斯科也从其他渠道得到了这一情报。由于面临着要在东西方两条战线同时作战的局面,斯大林非常希望美国采取措施,阻止日本对苏发动侵略战争。为此,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致电苏驻美大使:"我们关心的是美国政府能采取什么措施阻止日本发动对苏战争。美国应向日本政府清楚地表明在这场战争中,美国将采取何种立场。"
同时,苏联驻美大使在与罗斯福会面时,要求美国总统向日本表明:"无论是从海上还是陆上,对苏联发动战争的冒险行为,都会引起美国的强烈反应。"此时,半个月前还信誓旦旦要帮助苏联的罗斯福,却拒绝就此事给予苏联正面答复。因美国无法确认苏联能否顶住德军进攻,在这种形势下美国不想得罪日本。
美国这一实用主义路线引起了莫斯科强烈不满,因为在日本的威胁下,苏联无法将远东的部队大量调往苏德战场,从而严重影响了西部战场的作战行动。但后来,戏剧性局面出现了-;-;斯大林获得确切情报,日本的"御前会议"决定推迟实施预定于1941年8月29日的侵苏战争。斯大林立刻将远东部分军队调往莫斯科,在莫斯科城下挡住了德军的疯狂进攻。
此时,两个月前还一副"爱莫能助"嘴脸的美国政府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1941年秋,美国与苏联达成协议,美国开始向苏联大量提供武器、作战物资和食品等。虽然苏联在战场上仍处于劣势,但至少已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从目前解密的资料可以看出,当时日本作出对苏联进攻的态势,其实也是为了迷惑美国,为偷袭珍珠港制造烟雾。可以说,日本的这种欺骗手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久,日本就在珍珠港向美国海军动手了,造成美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灭。 (柳玉鹏/编译)
相关文章
-
论书法的长度
-
如果宋朝建立后先进攻北方 历史的发展会有什么不同?
-
东条英机让医生在心脏的位置画了个圈,为何自杀时,却没打中
-
坦克、装甲车还是别爬山头的好,除非你想挨揍
-
伊普尔战役:德国用6000只啤酒桶,给英法联军上了节化学课
-
[图文]天良丧尽:侵华日军轮奸游戏
-
明朝的火器很强大?看看明朝与同时期欧洲的火器对比就知道了
-
Z标的故事《前言》
-
陆介政:臣心如水
-
二战末期,导致日本投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并非全是原子弹的功劳
-
历史上的今天|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逝世
-
上甘岭战役为何打得如此艰难?战前一个重要情报被忽视
-
一战德国潜艇强,为何海军还是打不过英国?
-
袁崇焕杀了毛文龙,对明朝有多大损失?
-
最后在大陆落网的国民党将军:周恩来亲下指示追捕
-
1592年丰臣秀吉威胁世界:我是太阳之子,不打明朝就灭谁
-
陆介政:鳞次栉比
-
飞行员是不允许开车的,尤其是战斗机的飞行员,原因好笑但也严肃
-
马陵之战到底在哪里 马陵之战地图
-
[图文]解放军的一口锅改变了一个日本女人的人生
-
日本天皇的年号,为何多来自中国古籍?
-
揭秘丨飞机上的便便到底去哪了?
-
被冤枉为天灾、瘟疫负一切责任,欧洲为何总拿犹太人做替罪羊
-
亮剑:李云龙发财时,为何旅长要故意敲诈他?其实我们都理解错了
-
一本畅销书激化日美贸易战?
-
用未爆炸火箭弹造房造桥这个阿富汗村庄够硬核!
-
天皇即位必不可少,神秘的“三神器”究竟啥样?
-
《长津湖》导演林超贤:开机前忐忑不安,恶补历史课
-
滑县举行零散烈士墓集中迁葬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