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失败:用小船创造出的战争奇迹,军民同心拯救军队
原标题:伟大的失败:用小船创造出的战争奇迹,军民同心拯救军队
(敦刻尔克大撤退)
(本文由桌面战争兵棋原创撰写,图片来源于网络。“桌面战争兵棋”专注于军事领域的耕耘,坚持原创,坚守初心。欢迎您的指点。)
文:桌面战争兵棋 | 赛文
1940年5月26日——6月4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了转折点,正确来说是盟军为战争的后期发起反攻而保存了有生实力,这就是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这次行动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跨海军事撤退行动。在这场大撤退中,小船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给世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等待撤退的英法联军)
敦刻尔克
1940年,敦刻尔克是当时英吉利海峡两岸最大的港湾了,它拥有7个深水船坞、4个干船坞以及8千米长的驳岸。英国远征军在德国机械化部队的冲击下迅速崩溃,为了保证有生力量的存活,于是英国军方计划了这次大撤退。但是在英国决定撤退的时候,敦刻尔克港口正在遭受纳粹德国空军的持续性进攻,驳岸已经在德国空军的摧残下变得破烂不堪,因而无法使用。
(撤退的示意图)
英国人计划了从敦刻尔克东部一片16千米长的沙滩上进行撤退,这片东海岸逐渐倾斜入海,即便是最小的船只也必须要停在距离海岸100米远的地方,士兵们需要蹚过海水,才能登上小船。那里没有登岸的码头,没有渔港,大型的运输舰只能停留在海面中央,靠着小船将沙滩上的士兵运送到运输舰上,而这需要大量的周转时间。当然小船越多,这项工作也就进行的越快,撤退也能更快完成。
(被征用的小船,什么类型的小船都有)
“发电机计划”
这次撤退的行动号为“发电机计划”,而负责组织工作的是多佛尔港的司令,伯特伦·拉姆齐海军中将,他下令海军部小船营(the Admiral Small Boat Pool)尽量多的准备小船、拖船、拖网渔船、挖泥船、甚至一些正在捕鱼的渔船和快艇都被征用过来。而所谓的船长大部分也是这些船只的主人,英国海军发给他们海图,标注了前往敦刻尔克的航线,而这小船的船主大部分都没有穿越过英吉利海峡,他们的航海知识十分缺乏,有的人甚至连泰晤士河都从未离开过。
(重新登上欧洲大陆的盟军士兵)
勇敢的小船
5月27日,撤退已经开始,德国空军的第三航空队和第二航空队大举出动,敦刻尔克遭受到了德国人连续的空袭,几乎被夷为平地,而这样的结果显而易见的是当天的撤退速度慢得让人绝望,一直到28日凌晨仅仅只有7669名士兵返回英格兰,这其中三分之二还是在敦刻尔克港口瘫痪之前撤离的。
(士兵需要蹚过海水到100米远的地方登上小船离开海岸)
在危机的关头,海军中将W.G.坦南特舰长发现敦刻尔克港口外1600米长的东部防波堤与沙滩之间有狭窄的堤道相连。驱逐舰正好可以停在防波堤旁,这成为了运输士兵的主要方式,小船的任务就是将岸边的士兵运输到驱逐舰上,这些平民船员在炮火连天时仍然日复一日、来来回回的忙碌在海面上,他们的勇气毋庸置疑。
结语
直到6月4日,英国海军才正式发出结束“发电机行动”的信号,这次行动小船的功劳的确功不可没,但是对它们在敦刻尔克大撤退所做出的贡献被过分拔高,掩盖了皇家海军和商船船队的作用。但小船的故事被政府反复宣扬的目的就在于为了鼓舞国民士气,增强民族凝聚力,实际上敦刻尔克港口撤退的士兵大概是沙滩上撤退的士兵的2.5倍,而且多数情况都是靠小船将士兵运输到大船上,很少有直接靠小船从沙滩前往英格兰的士兵。
相关文章
-
二战炮火摧毁了多少历史城市,瑞士为什么能如此美丽无恙?
-
历史上的今天|现代火箭技术之父罗伯特·戈达德去世
-
日本女性婚后为何会冠以夫姓?
-
历史上的英国,曾经被称为“日不落帝国”,这其中有何深意?
-
工业革命为何率先发生在英国,而没有发生在世界其他国家?
-
苏提达王后怎么了?陪在泰王身边精神紧绷,差点给外甥女下跪
-
四川安岳有个“天书”对联无人认识,再不揭秘,以后就更看不清了
-
战争中要不丢失一个烈士很难做到,下面看看我军的三个战例
-
抗战时,日军刺刀上有个看似奇怪的设计,其实作用非常重要
-
原日军731部队曾密谋给女性接种病菌传染美军
-
沙俄军队和难民横穿西伯利亚
-
意大利军队的实力其实并不错,为什么在二战中的表现那么差劲
-
这个“日本法西斯之父”,竟靠一个无耻的招数,躲过了审判
-
此人问日本天皇,日本投降后为何没有切腹自尽,天皇回应4字
-
[图文]郑州发现1937年出版的长征书籍
-
威廉对凯特早已厌倦?两人王室庆典上的甜蜜表现打破所有不忠传言
-
欧美帮犹太人建国,为何苏联也帮以色列?
-
二战后德国日本遭受重大惩罚,意大利为何从轻发落?
-
南朝开国皇帝如何从乞丐成为将军养子?又怎样成为一国之君?
-
日本武士道切腹:不是剖开肚子就可以死的
-
韩国的国旗为什么是中国的八卦图案?
-
中苏交恶后,为何苏联还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
[图文]美国南北战争 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
日本要想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一定要偷袭美国珍珠港吗?
-
二战后,日本女人为何会突然害怕美国黑人?原因其实一目了然
-
清军南下横扫明军,却遭遇南明战神,一听到他名字就颤栗不已
-
这一仗,苏军惨遭伏击,伤兵全部被杀死,游击队仅损失12人
-
1915年渴望扩张的日本已驻军西伯利亚却为何最后主动放弃
-
他没日没夜的造假证,导致妻离子散,却救了一万多人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