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日军刺刀上有个看似奇怪的设计,其实作用非常重要
原标题:抗战时,日军刺刀上有个看似奇怪的设计,其实作用非常重要
很多人都对日军的三八大盖步枪顶端那长长的雪亮刺刀印象很深,这些寒光闪闪的冷刃,曾经夺取了多少中国人的生命,中国人怎能忘记?
不过,相信也有不少人在仔细端详这些刺刀的时候,会对一件小东西产生好奇,就是刺刀刀柄前下端那个小弯钩,不知道它为什么这样设计,有什么用途。
许多军迷朋友也许会说,日本鬼子爱在步枪前挂上一面“膏药旗”,也许这个小勾就是用来系绳子的吧?
其实,这个小勾子可不是只有日军刺刀才有,而是世界不少种类步枪刺刀都有这样的设计(当然那种锥刺状的刺刀除外)。可以说,这种设计是世界通行的惯例。
既然世界各国在一战、二战乃至冷战很长的岁月里,刺刀都有这样的设计,就说明这种设计一定不是纯粹出于装饰,必定有它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是什么重要作用呢?
我们知道,现代战斗中,弹药的消耗是非常大的,战场上弹药供应是保证胜利的前提。而许多弹药需要用严密的木箱或者金属箱密封保护,所以战场上一箱箱的子弹,是需要频繁撬开的。不然,即便有堆积如山的弹药箱,打不开也是枉然。
不要觉得这是个小问题,战场上瞬息万变,一箱子弹、手榴弹转眼就用光了,必须尽快打开别的箱子,所以,必须要有专门的“撬箱工具”。
可是,如果是孤零零的工具的话,非常容易丢失或者着急的时候找不到,而且需要同时打开许多个弹药箱时,工具不够用,这些都是会严重贻误战机的。
在二战的时候,意大利不就出了一个笑话吗?
一群意大利士兵跟盟军打仗,刚刚打了没多久,就举起白旗投降,结果盟军进入他们的阵地一看,弹药箱堆积如山。武器还很充足,为什么要投降呢?意大利士兵恬不知耻地说:“没有撬棒,打不开弹药箱啊!”
虽然这只是个讽刺笑话,但也从侧面说明,撬开弹药箱的工具的确不可或缺。而且,必须人人身边都要配备,最好还不容易丢失,走到哪里都能带在身边。
这种迫切要求,就必须做到撬箱工具与士兵随身武器“合二为一”,不然,再好的工具,也不可能做到随时都在,总会有人丢三落四搞丢的。
说了半天,大家悟出来了吗?不错,刺刀上那个小弯钩,就是专门用来撬弹药箱上的钉子的,就像我们常用的啤酒“起子”一样。
这样巧妙的设计,不仅人人必备,而且与步枪一体化,再马大哈也不会搞丢了,确实是一个非常棒的设计。
相关文章
-
2021年最后一个季度,3条实用建议无废话,适合多数人,2分钟读完
-
二战时英国特种兵靠皮划艇完成的惊天奇迹行动成功后仅两人幸存
-
从素质低下、将领矛盾等五个方面分析二战时意大利军队的败因
-
漫步古城,思接千里
-
这些古代“洋粉丝”告诉你,“粉”中国可以有多疯狂
-
萨达姆部下为何叛变?沙漠挖出乱葬坑,18万人惨遭屠杀,罪行累累
-
再见!在天安门骑单车的美国总统
-
亿万富翁本拉登为什么要亡命天涯,对美国发动史上最恐怖的袭击?
-
河南发展最快的城市,GDP从千亿到万亿只用了15年,厉害
-
《沙丘》故事缘起:帕迪沙皇帝为什么非要除掉厄崔迪家族?
-
坦克年龄远超坦克兵!这款二战时期的古董级坦克 一国还在当宝贝
-
暗藏机关的日本国宾馆
-
民国时期的军阀们,割据一方,为何始终不敢独立建国?
-
【今日历史】12月10日大事记,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
他是谜一样的新国王,她从保镖到王后,他们爱起来那么热烈疯狂
-
山东发现世界最早茶叶遗存
-
70岁曹杨一村“脱胎换骨”:居民回搬“喜提”新生活
-
中国此生必去的10个地方,你去过几个?
-
刘备师父在三国打酱油但后代了不起八个唐朝宰相俩韩国总统
-
只是为了好看?九环刀上的铁环究竟是干什么用的?
-
[图文]说“辛亥革命”中如何演变来的
-
二战时,美国往日本投了几颗原子弹?
-
基督教与犹太教之间到底有何渊源?
-
与陌生人把酒言欢,与朋友相敬如宾
-
为何柯文哲支持度被丁守中大幅拉近?
-
《雪豹》中,中国军人到德国军校进修,现实中真的可能发生吗?
-
二战时苏联最后沉没的潜艇对日本难民船狂轰后离奇消失
-
【广西故事】苏东坡吃过的饼,在这个地方也可以品尝
-
历史上的今天|西方现代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勋伯格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