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仗,苏军惨遭伏击,伤兵全部被杀死,游击队仅损失12人
原标题:这一仗,苏军惨遭伏击,伤兵全部被杀死,游击队仅损失12人
哈吉·穆罕默德·塞迪克出生于阿富汗洛加尔省的一个小村庄,西塞,在这他拉起一支自己的游击队。该村庄位于丹吉-瓦尔达克地区,该村庄连接了瓦尔达克省的萨伊达巴德地区和洛加尔省的巴拉克地区,正好在两省交界处。这一仗,他将与其他游击队在这进行协同作战。
(入侵阿富汗的苏军)
▉ 作战经过
1985年10月,几个游击队碰到一起,计划一次协同合作:在瓦尔达克省的西赛村附近设下埋伏,以伏击苏联车队。伏击地点正处在喀布尔和加兹尼之间的主要公路沿线。这条公路通过西塞村附近时会进入到古利山谷。这里的地形有利于伏击部队使用所有类型的武器,同时还限制了苏军的机动,将他们牢牢摁在了杀伤区域内;同时,山谷还可以为伏击部队提供了隐蔽的接近和撤退路线。这是一个伏击的绝佳地点,所以几支游击队选择了来到西塞村。
瓦达克省的拉米克党领导人法拉兹是西赛联合伏击行动的总指挥官。他从阿富汗傀儡政府处的情报来源得到消息说,一个庞大的苏联行军纵队将从喀布尔机动到加兹尼。法拉兹计划了在西塞村的伏击,并呼吁几个当地的游击队一同参加行动。他集结了一支由80名游击队员组成的联合部队,配备了4门82毫米迫击炮、6门82毫米无后座力炮、4门60毫米迫击炮、10支RPG-7火箭筒、还有相当数量的机枪、AK-47突击步枪。
阿富汗人的计划是配置3个小组,一个攻击小组,一个支援小组和一个重武器小组。攻击小组有4个小队(40人)并配备了反坦克武器,部署在靠近公路的古利山上。支援小组位于攻击小组的后面。它有3个小队(30人),配备了机枪,任务是用机枪火力支援攻击小组,疏散伤员并补充弹药。重武器小组有1个10人小队,配备了迫击炮。它在瓦尔达克河对岸建立了射击阵地。射击阵地被卡迪布奇山挡住,无法被苏军观察到。
一般游击队袭击苏军,通常都是6人为一个小队,但这次由于预计到苏联人车队的长度,所以编成10人。
(苏军前方警戒部队)
游击队在黑暗中占领了他们的预设阵地。10月8日上午9时,苏联车队的前方警戒部队从北方开进了火力杀伤区,包括2辆BMP步战车和1辆APC装甲输送车。这些游击队和苏军作战过多次,非常有经验。他们让苏军警戒部队首先安全通过了火力杀伤区,准备打击后面的车队。
可是,这时出现了一个意外,苏军前方警戒部队通过杀伤区后就停止了继续向前机动。游击队注意到苏军前方警戒部队在等待由GAZ-66卡车和装甲车组成的主力车队。游击队指挥官法拉兹当即决定连同这些警戒部队一起干掉,因为他对这次伏击的地形以及自己携带的火力非常有信心。
当苏军车队主力进入火力杀伤区后,游击队马上用反坦克武器击中了苏军前方警戒部队,多个火箭筒直接命中并摧毁了BMP步战车和APC装甲输送车。苏联人遭到了突然打击,被摧毁的装甲车也堵住了他们的道路。然后游击队把火力转移到了苏军车队主力身上。战斗持续了整整2个小时。苏军用装甲输送车进行还击,但他们的火力对游击队经过准备充分的阵地影响有限,这里的地形不利于道路上的装甲车。游击队用RPG-7火箭筒和迫击炮无情打击苏联人。苏军被牢牢压制,失去了改变局势的能力。被围的苏军孤注一郑,让步兵下车进行攻击,但被游击队机枪无情收割,苏军没有能够挽回主动。于是,被困在火力杀伤区的苏军只能被动还击,被游击队的重火力一个一个的摧毁。剩余的车队发现已无力回天,只能掉头逃跑。战至11时,游击队摧毁了杀伤区的所有的苏军车辆,并开始冲锋,把所有的苏军伤兵全部打死,夺取了他们所能携带的任何武器和装备,然后迅速撤退。这一仗,游击队摧毁了苏军17辆装甲车和45辆GZ-66卡车和油罐车。击毙苏军131人,缴获94支AK-74突击步枪,这些枪让游击队兴奋不已,因为这是当时苏联军队独有的武器。游击队仅仅亡10人,伤2人。
(惨遭打击的苏军车队)
▉ 战例评析
1、周密的计划、良好的情报、对作战单位的详细指示和一个结构简单的任务组织,都有助于伏击的成功。这一仗,全副武装的游击队纪律严明,指挥官对部队的控制能力强。他们对苏军车队造成了最大化的损失,然后才开始缴获物资。这是非常正确的,游击队袭击苏军车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夺取物资补充自己。在以往的行动中,游击队往往会急着抢夺,而忘记自己应该首先尽量打击苏军。很多次,游击队因为急于抢夺而遭到苏军反击损失惨重。这次,他们显然吸取了教训。
2、游击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在防护性良好阵地的作战优势,以突袭和打击被困在火力杀伤区的苏军。这是伏击成功的关键要素,这个地形实在太有利游击队了,他们也充分利用了这一点。
3、游击队也有几点小错误。支援组的战斗任务太多了,即,向攻击组提供机枪火力支援,弹药补给和医疗、撤离、后勤支持。也许这些任务应该分配给不同的小组。此外,重武器小组需要更多的人。10个人连4门迫击炮都应付不了,更不用说10门炮了。游击队以10个人操作10门炮,说明这些炮手都是老手,能够熟练进行1人1炮的简便射击,但长时间的战斗中这种简便射击会让火力发挥受到影响。这说明一点,游击队还没充分认识到发扬火力的关键性,他们把更多的人编进了攻击组当战斗员用。这也是一种典型的苏军思维。
(躲上后方车队侥幸逃生的苏军伤兵)
4、苏联人的灾难是他们自己造成的。阿富汗游击队过去就在这个地点进行过几次伏击,这是游击队最喜欢的伏击地点,设置有精心准备的阵地。所以苏军前方警戒部队才会停下来,但是苏军前方警戒部队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命令一些步兵下车,在该地区搜索潜在的伏击地点,并守住它,直到车队通过。而不是仅仅待在车上,待在车上还叫什么警戒部队。
而且,苏联人早就应该在以前受到伏击后彻底清除这一地区,派遣一支部队摧毁这些阵地,以避免下次再被游击队利用。甚至可以考虑在此建立一个安全哨所,以防止悲剧重演。但苏联人没这么做,这应该是内部官僚的问题了。另外,这么一支庞大的车队,居然没有直升机掩护,这也是个大问题。
作者简介:王正兴,新华社瞭望智库特约研究员、特约军事观察员,著名军事作家,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相关文章
-
钱学森回国后为何再没去过美国?美国曾多次邀请钱学森,都被拒绝
-
将盛唐打到求和的吐蕃,为何打不过弱宋?
-
蒋介石日记谈如何处理福建19路军兵变
-
帝国主义列强是如何瓜分中国的
-
此地“彩礼”需要女方出,不然女子婚后遭歧视,害得政府立法制止
-
1950年代抗击法国的越南军队,得到了中国的军事援助
-
1938日军成立联合政府阴谋破产
-
泾人翟青松的外交生涯
-
咖啡易融:看选秀“避世”的年轻人,正滑向一场危险的游戏
-
我国唯一一支外国军队,不能持枪且出门穿便装
-
他当年把孔子教训了一顿,你听了这些话,也会受益无穷
-
《我是演说家》段林希“爆燃”演讲致敬中国军人
-
家属弄错了?张学松晒出于月仙的墓碑照,出生时间和官方数据不同
-
中国古代“丝绸”的价格为何堪比黄金由这两个因素所决定
-
十字军东征败多胜少,为何还能坚持两百年呢?九次远征图意个啥?
-
万里千年:希腊罗马世界与东亚帝国的互动(上)
-
历史上的今天|法国著名小说家莫泊桑逝世,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
阎锡山送给八路军一批废旧炮弹,被八路军改造成了超级武器
-
二战期间,希特勒规定的纳粹军礼不执行会怎样?这位士兵亲身试验
-
传承塞罕坝精神,共筑美丽家园
-
世界上著名的弹丸之国,一城即一国
-
[图文]曹军进军神速险将刘备一网打尽
-
二战德国外长谋划亲自刺杀斯大林为什么没有成功
-
他被日军誉为“天字第一号大敌”,晚年却死在日本人的手术台上
-
入选“2021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参与的这项研成果了不起……
-
二战末期,英美对德国的德累斯顿城市大规模轰炸是否具有军事价值
-
血战的一周:澳大利亚人坚守阿拉曼阵地
-
知人善用的晋文公:晋文公图霸中原
-
[图文]震惊国共两党最高层的“密使一号”吴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