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战争史料 > \

战争中要不丢失一个烈士很难做到,下面看看我军的三个战例

原标题:战争中要不丢失一个烈士很难做到,下面看看我军的三个战例

在战争中,最令人痛心的莫过于人员的伤亡,除了决定双方力量的对比外,更对军队的士气有很大的影响。而且自古就讲究死者为大,随着文明发展人道主义成为了基本准则,因此如何处理战争中的战死者就是非常重要的事务。

在我军历史上,一个重要传统就是不丢下一个战友,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更不允许丢人丢枪。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这种精神纽带维系了一代代军人的使命感和团结力。然而,战争的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再美好的愿望,也不易避免因准备不周和组织疏漏而造成令人痛心的教训。下面就以对越自卫反击战为背景,介绍一下解放军参战部队寻找烈士遗体的三个战例。

第一个战例。1979年3月9日,成都军区第50军150师449团归广州军区第41军121师指挥,参加纳隆以北地区出击战斗。449团担负迂回任务,断敌退路,阻敌增援,掩护121师部队炸毁纳隆桥,并配合友军歼灭该地区的越军。

战斗打响后,121师出击部队行动迅速,果敢进攻,打得英勇顽强,经过两天战斗攻占各预定目标,炸毁纳隆桥,歼敌300余人,胜利完成任务。449团因出境参战较晚,对战场环境不熟,因此遇到了不少困难。该团斗志不减,顽强穿插,坚决迂回到位,协同友军完成了炸桥和歼敌任务。

然而在组织回撤时,因疏于研究和检查,造成撤退过程中序列出现混乱,丢失了10具烈士遗体和一批装备器材。后该团向上级请示并获得批准,组织力量按原路返回仔细寻找。经过一番努力,只找到5具烈士遗体和部分装备器材,因环境不允许长时间滞留,部队只好抱憾而归。

第二个战例。1979年2月5日,昆明军区第11军31师91团负责实施一次捕俘行动,组织侦察分队秘密渗入敌境内班盆河地区越军前沿潜伏。2月6日中午,捕俘行动开始。各战斗小组出击迅速,分割包围,密切配合,打了越军一个措手不及。经过30多分钟战斗,击毙越军中尉以下21人,俘敌1名上等兵卫生员,缴获武器装备一部,打得非常漂亮。

可是在组织回撤时也发生了疏漏。侦察分队在战斗中牺牲一名班长,但在打扫战场的匆忙中未能发现烈士,撤退时也没有认真清点各组人数,就这样撤了回来。等发现失踪一名人员后,上级着急了,又出动了一个多连兵力,前后两次寻找,费时20多小时才将烈士遗体找回。

第三个战例。1980年1月2日,昆明军区第11军32师组织侦察分队出击,越过南溪河潜入河口当面老街前沿捕捉俘虏。但在渡河过程中暴露踪迹,越军出动人员沿河搜索。而我方因缺乏有效通信手段,没能及时通知侦察分队,造成侦察分队前后受敌的困境。危急关头侦察分队反应迅速,先敌开火,两面作战,很快将越军打散。随后侦察分队预定计划撤回河边,涉水泅渡返回我方境内。

这时候出问题了。经过清点,发现失踪两名侦察兵。经调查证实,战斗中侦察分队无一伤亡,也全部撤回到了河边,有人曾目击两名失踪战士下水。而参加这次行动的人员都有较好的水性。那就只有一个答案:两名侦察兵在武装泅渡过程中因不明原因溺水牺牲。

此后32师组织力量沿河下游寻找,但因距离敌省会老街市区和红河入河口较近,搜索过程中困难重重。我方人员也是急了,以巨大的使命感坚持观察搜索,绝不让烈士遗体为敌所获。终于在1月11日发现第一名烈士,1月19日发现第二名烈士。我方组织力量下河抢尸,经过前后两次惊心动魄的英雄故事,成功寻回了两名烈士。后经检查发现,两名烈士随身武器装备一件未失,可能是达三四十斤的武装负重导致回撤时溺水牺牲。

战争就是如此残酷,让我们向英勇牺牲的卫国英烈致敬吧!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