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首位黄帝——姬芒
原标题:历史上首位黄帝——姬芒
黄帝姬芒,男,姓姬,名芒,号轩辕氏。中国氏族联盟时代黄帝轩辕氏政权的首任帝。
姬芒的祖父是少典轩辕氏十三任大酋长姬连邦,他的父亲是十四任大酋长姬邦卉。
姬芒于邦卉十五年(戊寅,前4543)出生在兴和(今内蒙乌兰察布市黄旗海东南),兴和是他母亲的封地,姬芒少年时代一直和母亲住在一起。青年时代来到父亲身边,一直追随父亲南征北战,是轩辕氏大酋长姬邦卉的得力助手。
公元前4514年,少典轩辕氏十四任大酋长姬邦卉突染重病,救治无效去世,姬芒在族人的拥戴下继承了大酋长之位。
姬芒即位后,继承了父亲的遗志,以武力威胁炎帝神农氏,迫使八任帝姜榆罔交出管理天下的执政权。炎帝神农氏此时国力衰弱,无力与轩辕氏抗争,八任帝姜榆罔只好交出帝位。于是,姬芒便在原涿鹿城以北重建都城,仍命名为涿鹿城。是年秋天,姬芒正式在涿鹿城称帝,建立黄帝轩辕氏政权,自号黄帝。
黄帝降封神农氏八任帝姜榆罔于卢氏城(今河南三门峡市卢氏县),姜榆罔不肯受封,率族人迁居于江南茶乡(今湖南株洲市茶陵县),以医为业,终老于江南。
炎帝虽然退位,但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还有许多部落不肯服从黄帝,黄帝姬芒只好继续领兵征讨。据《史记》记载:黄帝东征到达过东海,蹬上过丸山(今山东潍坊市西南);西征到达过崆峒(今甘肃定西市岷县西),登上过鸡头山;南征越过长江,登上过熊山和湘山(在今湖南境内);北征驱逐荤粥(匈奴),大会诸侯于釜山(今河北张家口市涿鹿县保岱镇窑子头村);“五十二战而天下咸服”。
黄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用武力征服天下的帝王。黄帝“合符釜山”,奠定了中华民族多元一统的国家基础,他首创了分封诸侯、设职立官、统一政令、分散管理的国家行政机构。
“符”是一种玉制的圭版,原是氏族社会早期巫觋(xi)族长用来测量(规、矩)日影长度的量天尺,是权力的象征。是氏族首领身份和地位的证件。“合符”就是把原来各部落首领手中的“符”收拢到一起,然后共同拜祭,再根据每个部落首领功劳的大小,赐以不同等级的符圭,使他们受命于黄帝,独领一方。黄帝“合符釜山”就在今河北张家口,如今河北张家口市涿鹿县釜山顶会盟石遗址犹在。
釜山会盟后,黄帝专门设置了负责处理国家政务的权力机构,称作朝廷。黄帝政权设置的朝廷官员有“六相二史”。六相是:风后、太常、苍龙、祝融、大封、后土。二史是:左史仓颉,右史沮诵。(《通鉴外纪》)
除朝廷官员外,黄帝政权还设置了我国最早的地方行政机构。地方行政机构共分八级,即家、邻、朋、里、邑、都、师、州。八家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一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一州。(《通鉴外纪》)
黄帝政权首创“五官制”。五官又分为上五官和下五官,上五官以“天象”为名,以“官”为号,称作:天官、日官、月官、星官、风官。下五官以季节为名,以“云”为官号:春官号青云,夏官号缙云,秋官号白云,冬官号黑云,中官号黄云。此为五官制。
黄帝任命斗苞为天官,掌管观天器(授规);命羲氏、和氏为日官;命常仪为月官;命鬼臾蓲(ou)为星官;车区为风官。
帝芒四年(辛亥,前4510),黄帝姬芒封东夷少昊氏于西部的若水地区(今甘肃、青海、四川境内),但他又不太放心,担心他们背叛黄帝政权,便又把自己的儿子昌意降封到若水,赐姓为妘,以监视少昊族的活动。
传说黄帝时期有过许多创造和发明。黄帝命宁封为陶官,制造出精美的彩陶;命赤将为木官制造出天子乘坐的“大络”车;命共鼔造舟船,以通水路;命化狐建造宫殿,上达天神。黄帝自己发明了玉石兵器,大臣挥发明了弓箭,大臣夷牟发明了流矢。还有人发明了印染技术,能制造出有五种颜色的衣服;有人发明了凿井取水,使村庄可以远离河道。此外还有仓颉造文字,大挠作甲子,伶伦造乐器,嫘祖缫蚕丝等等。
当然,这些发明和创造未必都出现在黄帝时期,有的可能要早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如文字),儒家学者为了塑造一个万能的帝王初祖,便把远古时代的一切创造发明都记在了黄帝名下,使黄帝头上的光环更加耀眼。但是任何有点社会常识的人都知道,人类的历史是在漫长的发展进化中形成的,任何发明创造都不可能一下子突然而来,除非是虚无缥缈肆意杜撰的神话!
黄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天子”的人,他以武力夺天下,以文治服万民。九黎蚩尤氏政权当时是中国北方势力极为强大的政治集团,黄帝的父亲姬邦卉与蚩尤征战了十几年,最终才打败了蚩尤氏政权,杀死了三任帝蚩尤。但是九黎蚩尤氏部族依然存在,而且控制着冀北和冀东大部分地区。姬芒称帝后,改变了父亲一味地以武力征伐的做法,主动和蚩尤族言和,从而稳定了后方,使他能调动主要兵力征讨其它部族。
远古时代的居民有两大崇拜,即神灵崇拜和祖宗崇拜。崇拜神灵表现在对天、地、日、月、山川的虔诚祭拜,崇拜祖宗表现在对祖灵图腾物的信仰和敬重。这种信仰是质朴而纯真的,没有丝毫的政治目的。到了黄帝政权时期,黄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便把神灵政治化了。黄帝政权把宇宙空间分成了三个世界,声称:天上为神的世界,地下为鬼的世界,天地之间为人的世界。人介于神鬼之间,生前行善者死后便可上天堂,生前作恶者死后就得下地狱。黄帝时期创造了许多神仙鬼怪的故事,这些故事有些在民间流传下来,形成了我国远古时代早期的民间口头文学。
说到神话,我们不能不提及我国远古史书《山海经》。《山海经》成书年代约在商、周之间,其部分内容很可能来源于黄帝时期。但《山海经》是历史不是神话,书中记录了大量远古时代丰富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书中看似荒诞的语句,都是用富有深刻内涵的上古符号文字记录。上古文字记录多以图腾符号书写,与商周以后的文字有着极大的差别。不了解上古图腾符号的寓意,就无法读懂《山海经》的内容。如今图书市场所售《山海经》译本,都只是把古文变成了白话,并没有译出《山海经》真正的内容。我们期待着有伟大的文史天才能够解读《山海经》,译出纪录真实历史的读本!
为了证明神灵的存在,黄帝姬芒曾多次登上华山、首山、泰山,设立祭坛,祭祀鬼神山川,主持封禅大典,虔诚礼拜天神。应该说,黄帝政权不仅用武力征服了天下,也用智慧赢得了天下。
在炎帝政权时期,人类虽然有了贵族和平民的差别,但并没有严格的等级之分,人们的社会地位大体上还是平等的。到了黄帝政权时期,这种平等完全失去了。黄帝在解除炎帝政权后,把原来一部分炎帝系的族人贬为“庶人”,庶人在国中没有任何地位。在灭掉九黎蚩尤氏政权后,又把蚩尤系的南北两大分支南方的三苗族和北方的九黎族,称作“民”。“民”字古时作冥解,意即“愚昧无知,冥顽不化”,是最下等的居民,当时被贬称为“黎民”。
“庶人”和“黎民”是社会的最底层,黄帝族人把他们合称为“庶民”。而黄帝族人,不论贵族还是平民,皆称作“百姓”。《史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这里的二十五子是代指二十五个宗族部落,这些部落里的人都是黄帝政权的百姓。“百姓”在国中享有政治权利,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读书做官的权力,有自由迁徙的权力。
黄帝族的百姓不仅歧视国中那些庶民,也歧视边疆的其它部落和民族,称他们为“蛮人”或“夷人”,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民族歧视。
黄帝政权把国人大体分为三个等级,即贵族、百姓和庶民。此时,除极少数有钱的贵族雇佣一些家奴外,基本上还没有被剥夺了人权的“奴隶”。百姓和庶民除居住地有所限制外,还都允许自由谋生。
姬芒三十岁继任轩辕氏大酋长之位,旋即称帝,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九年,卒于帝芒三十八年(乙酉,前4476),终年六十八岁。死后遗体葬在涿鹿山(今河北张家口市涿鹿县境内),尊号黄帝。
相关文章
-
李亨为李隆基献上众多宫女,76岁的李隆基却无福消受,2年后逝世
-
孙悟空被敕封斗战胜佛,观音为何不生气,你看她的另一个身份是啥
-
西安事变后,毛主席曾给张学良一封密信,内容影响整个中国
-
王阳明心学的精髓是什么:知行合一(明代著名的哲学家)
-
文史|古代制作金银器方法
-
铁杵成针的主人公是谁 大诗人李白(为了梦想要坚持不懈)
-
对花朵的爱好远超五谷,黄帝时代的奇人檄父上天入地
-
古代十七种交情 你知道哪些
-
农历2月24“天赦日”,俗语:男逢天赦不愁、女逢天赦事顺,这是啥意思?
-
从李存勖到李嗣源,马背上的后唐,14年而亡
-
苏联不解体有多强大?军费支出世界第一,粮食净进口国
-
樽中月影,才是他的故乡
-
赵姬是谁?秦始皇的生母(生性浪漫放荡)
-
第一位登上《时代》封面的中国人,本是爱国名将,却被后人误解
-
越王勾践剑为何2500年不生锈?放大500倍之后,专家得知答案
-
解密传教士汤若望验证日食冤案始末
-
鸣条之战在什么地方发生的 鸣条之战的起因是什么
-
生死簿被孙悟空焚毁了,为何猴子还会死?菩提祖师曾一语道破谜题
-
党史天天读|中共六大为何选择在莫斯科召开
-
历史上并不存在的三人,至今却还有大多人信,名字听着个个耳熟
-
雪松龙:美国超巨型恐龙(长15米/鼻部带有明显隆起)
-
为爱牺牲自我,舍生取义《长安伏妖》好片电影来袭!
-
古代没有卫生纸,人在上完厕所后,用什么擦屁股?
-
翼手龙:唯一会飞的爬行类动物(翼展最长15米)
-
古代皇帝被权臣架空时,为什么不直接一刀杀了他?真相原来是这样
-
大年初四|今天为什么要迎灶王爷?
-
周恩来电话里痛斥何应钦: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
晚年出宫的太监说出皇帝大婚时的秘密,皇后需吃这个“食物”
-
苏州沙家浜一天好几场实景大型演出,很多老年人说门票不吃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