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樽中月影,才是他的故乡

原标题:樽中月影,才是他的故乡

一身布衣长衫,一壶清酒,华山脚下,他睥睨险峻的山路与芸芸众生,一转眼已化作大鹏鸟,乘风远去。千百年后,李白留给世人浪漫飘渺的身影。

在唐代诗人中,李白远不及孟浩然纵情山水的倜傥,没有王维的书生意气,缺乏杜甫的博大深沉,他鲁莽,他恣意,他自负,然而他才是盛唐气象最生动的写照。

北京景山学校教师 刘志江

李白一生执着于两个理想。追求政治上一鸣惊人,追求无上的精神自由。

唐太宗时期,门阀没落,宰相起于寒门,将军拔于卒伍,门第不高的士人纷纷登上政治舞台。在英雄主义盛行的时代洪流中,李白一面想成就事业,一面又不愿屈身权贵,这使得他在现实世界碰得头破血流。

深圳卫视主持人 熊熊

二十五岁仗剑出川,遍干诸侯;安陆求仕失败后,李白一头扎进了长安。每个夜晚,干谒无门,李白独自对着樽中月影,嗜酒遣怀。眼看无数文人墨客,白日踏遍王公卿相的府邸,深夜挑灯读书应举。他不甘地离开,临走时,不忘高唱“天生我材必有用”。然而长安带给他的人生悲剧远没有结束。

正值江南漫游,一封朝廷的诏书,让他欣喜若狂,天不亮就直奔京城。好似一匹千里马,备上了鞍鞯,一心等待施展抱负。他每日打探何时召见他咨询国政,等来的却是谱写宫廷乐词的侍诏。天宝三年,看清了长安的蝇营狗苟,李白抛下学士帽、宫锦袍,换上了角巾与葛服。

三载又三载,李白一腔济世报国的热情在长安化为泡影,转眼又深陷皇室斗争的漩涡。

刘志江老师与主持人熊熊

正是李白的自由精神,使他没有被现实击败,功名不就则事了拂衣。盛唐相对的思想自由、信仰自由,激发了士人追求更广阔的天地,他们笑傲王侯,蔑视一切外在的礼法,而李白,就是其中的时代标志。

他嗜酒、慕仙、携伎、咏月,盛唐赋予他生命的张力,让他随时从悲剧中迸发而出。长安的政治失败,不改他裘马轻狂。他梦游吴、越,乘风披霓,仙人作伴,人间万事付水东流,梦醒时止不住大喝: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深圳卫视主持人 熊熊

人们总在用浪漫主义来标榜“诗仙”李白,他留下了无数华彩辞章,或仗剑去国,或歌咏盛唐,或为千百万不遇者长啸不平,然而更是心怀社稷、满载家国情怀。

刘志江老师书法

离开长安,李白与杜甫、高适同游大梁宋州,一抒胸中的愤懑,写下了一首《梁园吟》。

笔墨一挥,历史人物化作尘土,功勋令名,统统被无情的汴水洗刷。他尖锐地嘲笑自己对于功名的追求:“沉吟此事泪满衣,黄金买醉未能归。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晖。”却又在落笔时,许下“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的抱负。

情感的对立与冲撞,构筑了李白诗歌独特的审美——跌宕的气势与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刘志江老师与主持人熊熊探讨李白诗歌

“李白的诗不完全是浪漫主义。诗中感叹个人得失,也有家国流落的现实写照。”刘老师对李白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有着独到的见解。“中原走豺虎,烈火焚宗庙”、“苍生疑落叶,白骨空相吊”,映入眼帘的不再是怀才不遇的失落,而是战争带给百姓与家园的灾难。

刘志江老师与主持人熊熊探讨李白诗歌

“李白的伟大之处,不止在于他恢弘了唐诗的格局,而是在国家危难时,他有不屈命运的文人骨气;在理想破灭时,永不停止追求。”刘老师解读了一个心系苍生、矢志不渝的诗人李白,也为青年人留下了发自肺腑的寄语——愿永远年轻,永远对生活和理想抱持热忱。今晚18:20,锁定深圳卫视《课间十分钟》,看见古典之美。

编审 | 张丹 主编 | 闫嘉祺 责编 | 姚雪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