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今天为什么要迎灶王爷?
原标题:大年初四|今天为什么要迎灶王爷?
还记得不久前的腊月二十三
我们刚把灶王爷送走吗?
今天是正月初四
我们要迎灶王爷回民间啦!
“灶神”
又叫灶王、灶君、灶王爷
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
司饮食之神
平日里
在烟熏火燎中
炉灶风箱前
灶王爷总是静静地看着我们
春夏秋冬里的一日三餐
和琐碎细小的柴米油盐
他都默默记在心底
而每当到了过年的时候
那个在我们看起来
总有点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
让人感觉敬畏的灶王爷
也像是受到了
人间过年欢乐氛围的感染
以“被迎接”的方式参与了进来
民间一直以来
有这样一句俗谚:
“送神早,接神迟”
所以要在大清早的时候“送神”
但是“接神”却要迟一些
在下午四时左右
除了准备好牲礼果蔬以外
每家每户还要
放鞭炮、焚香、烧金纸
用来恭迎灶王爷
在北方
正月初四这天
有灶王爷要点查户口的说法
因此很多地方也有初四忌出门的习俗
这一天
老北京还有吃“折箩”的传统
所谓“折箩”
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
合在一起的大杂烩
以前
物质条件并不是太充裕
甚至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鸡鸭鱼肉更是成了一种奢侈
于是
过年这段时间
就成了大饱口福的好机会
人们总是会尽可能地置办
最好的食物给年迈的老人
和馋嘴的孩子吃
但是食物准备太多
常常会有剩余
如果扔掉它们实在是太可惜
所以到了初四这一天
要把之前几天吃剩下的食物
用“折箩”的方式处理掉
在福建莆田
有一个独特的地方风俗
那就是在大年初四时
要重新围炉过大年
又叫“做大岁”
在这个看似“奇怪”的传统习俗背后
其实隐藏着一段屈辱的故事
根据《莆田县志》的记载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
外敌突然来袭,城池被攻陷
尸横遍地、哀鸿遍野
老百姓们只能纷纷逃到山中避难
两位小朋友展示一对白额春联。在“做大岁”的同时,莆田城乡家家户户普遍张贴白额春联,以示祭奠之情,节庆表余哀。
两个月后
敌人被击溃
他们才得以在二月初二返回家里
但是因为年节已过
人们只能在二月初四重新过年
为了永远记住这段伤痛的历史
人们约定
此后的每年都以除夕为“小年夜”
以正月初四为“大年夜”
再过一次年
当年遭受过的苦难
或许会被人遗忘
但却以另外一种形式
让人永远铭记
在莆田,每年正月初四(仙游为初五),会跟除夕一样重新来围炉、过年(资料图)。
其实
民间的一些说法
现在看起来有些过时
甚至令人费解
但不能否认的是
这些传统民俗
不仅蕴含了中国人
祈福避祸的美好心愿
也蕴含着无尽的历史含义
成为隐藏在每个人血液中
代代相传的宝贵基因
在今天这样的日子里
或许可以停下出去聚餐的脚步
和久日不见的家人一起
围坐在饭桌前
开开心心地
吃上一顿丰盛的团圆饭
有家的地方
就有归途
来源:新华网(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策划:刘洪
监制:陈璟春
作者:刘怡然
设计:王晨曦
相关文章
-
中国史观发展概况
-
深切缅怀王亚声大姐
-
三大战役中,哪一场战役,参战的国军名将数量最多
-
浅谈匠籍制度的确立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魏晋时期靠抄书也可以逆袭!
-
解密朱元璋为什么把祖宗葬在水里:水底古墓之谜
-
巴顿之死:艾森豪威尔为何成了第一嫌疑人?
-
包拯是怎么死的 新猜测导致死因更具有争议
-
女真人:“啥?修长城?俺们也会啊!”
-
公元1165年,辛弃疾去哪儿了
-
揭秘:秦始皇原意是用活人陪葬为何后来换成兵马俑?
-
靖康之耻耻到什么程度:皇帝成俘虏惨死(割地赔款)
-
现实里的寻龙诀是什么样子,在线教你如何合法“盗墓”
-
帝司马炎为什么要分封诸王 司马炎分藩、削藩
-
探秘北平观遗址及摩崖造像
-
武则天尼姑皇后女皇的三级 及其背后的推手
-
努尔哈赤七大恨诏书分别是什么 努尔哈赤为何仇恨明朝
-
秦始皇陵墓水银女尸之谜被揭开,原来地宫的水银都出自她
-
58年此上将被彭总批判,20年他后第一个支持陈云为元帅平反
-
蒋经国,“台毒”的摩西!?
-
徐浩|批量补缀卷首——古人对敦煌写经的一种特殊修复
-
秦国的第一次崛起:秦穆公何以靠着五张羊皮强国
-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出自李白哪首诗?塞下曲六首·其一
-
田忌为什么要杀孙膑:没有杀(二人是好友关系)
-
蚩尤的坐骑“食铁兽”到底是啥动物?难怪他最后会输给黄帝和炎帝
-
古代城门外盖个瓮城,虽小但却有非常大的用处
-
绣花鞋都是晋献公发明的你告诉我他们喜欢穿素色?!
-
周恩来策划导演《东方红》 不让表现南昌起义
-
一代巨星李小龙:他走了,他一直没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