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除隋唐大运河之外,隋炀帝还有一项大工程,连考古专家都钦佩不已

原标题:除隋唐大运河之外,隋炀帝还有一项大工程,连考古专家都钦佩不已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是晚唐皮日休写的一首诗,讲述了隋炀帝建造的大运河,功在千秋万载,隋炀帝在位期间,动用了一百多万的民力修建大运河,地跨八个省,成为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隋唐大运河对历史的贡献自不用多说,如今的隋唐大运河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的开凿提现了隋炀帝的魄力,而已提现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其实隋炀帝在位期间,除了隋唐大运河之外,还有另一项伟大的工程,这就是回洛仓。

回洛仓位于河南洛阳市小李村,是隋炀帝在洛阳设置的"国家粮仓",主要是为了给当时洛阳城内的皇家供应粮食,2004年回洛仓被保护性挖掘,直到2012年才挖掘完成,从考古的情况来看,回洛仓规模之大,保存粮食技术之高,让如今的历史专家钦佩不已。

回洛仓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355米,有50个足球场那么大,史料记载回洛仓"周回十里,穿三百窖,储积粮谷。"整个仓城有办公区、仓窖区、漕运区和车马道,总共700多个仓窖,每个仓窖可以存放50万斤左右粮食,这样算来整个回洛仓可以存放3.5亿斤粮食,让人不得不佩服。

根据元代农学家王祯在《农书》中的记载,回洛仓存储粮食的方式,采用"穴地为窖,小可数斛,大至数百斛,先令柴棘,烧投其土焦躁,然后周以糠,稳贮粟于内"的步骤,而整个回洛仓建造十分科学,不仅地理位置干燥,而且处于高地不会有流水,仓壁周围有20公分的青膏泥,有很高的密封效果。

在青膏泥上面还有一层糠,配上木板或草席,能够达到彻底的防潮效果,还可以预防雨水渗漏,从整个回洛仓对粮食存储的情况来看,完全可以防潮除虫,粮食放到里面可以保存五年不坏,现代科技存储粮食自然更为高级,就算保存100年不还也可以,但在隋唐时期,粮食能保存五年不坏已经非常了不起啦。

考古专家对回洛仓进行保护性挖掘时,还找到了仓窖内满满的一窖粮食,虽然这些谷物都碳化了,但还能看出每粒粮食的形态,可见回洛仓仓储粮食的技术十分高超,实在令人惊叹,中国古代一直奉行"民以食为天"的说法,所以古代统治者对粮食一直十分重视,才有了回洛仓这样的工程奇迹。

2014年6月22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会议上,已经把中国的回洛仓选入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如今的回洛仓是洛阳一处景点,据说是免费开放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感受一下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