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将中,此人教书先生出身,激战中用自己的脑袋抵住敌人的炮口
原标题:十大将中,此人教书先生出身,激战中用自己的脑袋抵住敌人的炮口
在解放军十大将中,有两个人是教书先生出身,一是谭政,一是王树声。有趣的是,谭政几乎一致是政工将领,而王树声却是在战场上带兵作战的战将。
王树声因为一直是带兵作战,多数人不知道他当教书先生的经历。
其实,这也是一段很有意思的传奇。
王树声本来出身富裕家庭,不料在他10岁前父母双亡,家庭由此没落。王树声在麻城高小毕业后,不得不自谋生路,于是他在一个私塾教书。可是,教了半年,他就辞职不干了。
幸运的是,他在家里没待多久,乘马岗区初等小学校长空缺,进行招聘。他去应聘,竟然成功,当上了小学校长。
正在当小学校长期间,他阅读马列书籍,并在堂兄王宏文的影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像王树声这样一个教师出身的人,参加革命后,在部队中多是像谭政那样,干一些文职,至多是担任政委、政治部主任之类的职务。因为他们一般文质彬彬,说话和和气气,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冲锋陷阵往往不行。但是,王树声参加革命后,却完全不是这样,而是一员胆大、勇猛的战将。
在解放军中有一个杰出的战将,叫王近山,是有名的悍将,曾经抱住敌兵一起滚下山崖,得一绰号,叫做“王疯子”。但是,作为王近山红军时期的上级,王树声做过的事,则比王近山更不可思议。
那是在黄麻起义之后。
当时王树声在工农革命军第7军担任第二队党代表。这时的王树声已经练就了一手好枪法——当过教书先生的人,就是不一样,但他打仗却更喜欢舞大刀,带奋勇队(敢死队),一上阵见着敌兵就杀得猛。一次他曾和敌民团团长狭路相逢,两人同时拔枪顶住了对方,结果,王树声靠着胆识拿下了对方。
王树声打仗不仅一身胆气,而且勇猛超乎寻常。
一次,王树声率领第7军一部,去攻打麻城县—个名叫“凯老四”的民团占据的寨子。
这些团丁仗着寨墙坚固,拼死顽抗。结果,第7军攻了几次也没攻下来。王树声火气就上来了。他脱掉上衣,把脸上的汗水一擦,骂道:
“王八蛋,我看你们还能蹦哒多久!”
骂完,他右手拿刀,左手拿枪,率领工农革命军再次向民团把守的寨子发动了进攻。
结果,在枪林弹雨中,王树声第一个冲到了寨子跟前。此时一个匪徒正在点一门长长的土炮,准备对着冲过来的战士们开炮。王树声—抬左手,驳壳枪没搂响,右手的刀又够不着。情急之下,他“呼”地一下就扑上去,用自己的脑袋死死堵住了炮口——掩护后面的战士们冲上来。
点炮的匪徒,哪见过这么不要命的人,心一慌,手一抖,炮怎么也点不响了。趁着这个机会,后面的战士冲了上来,在王树声率领下一阵猛砍猛杀,终于趁势攻下了寨子,全歼了“凯老四”民团。
王树声用脑袋抵住炮口,只有黄继光干过,用自己的胸部抵住机枪口——王近山这样的猛将,都没做过。
王大将厉害不厉害?
从那一仗之后,麻城一带的敌兵,只要一听到王树声名字,或者看到哪一个一手拿枪、一手拿刀革命军(后为红军)战士,嘴里就啊啊地叫喊着,不战自溃。有的敌兵边跑,还边喊:
“不得了喂!洪福齐天、刀枪不入的王树声来了,快跑吧,要不就没命啦!”
王树声胆子大,打起仗不要命,偏偏他的命也大。
一次,他策马追杀一股民团。不知为什么马失前蹄,马一下子把他从背上甩了出去。敌兵一见王树声摔倒在地,赶紧回过头来,对着他的脑袋就是一刀砍过去。
谁知,大刀却擦着王树声的头皮砍了下去,只砍下他的一缕头发,却未伤皮肉。
大家见王树声如此不要命,好心地劝他道:“老王啊,打仗哪有你这样猛法的!你还是教书先生呢!”
王树声说:“你不拼命,就压不住这些顽敌!”
“你不能就这么轻易地死了,革命还需要你呢!”
王树声哈哈大笑:“革命哪能怕死?!”
正是靠着不怕死和勇猛以及对党和革命事业的忠诚,王树声在红军中脱颖而出,很快就成为了这支部队的领导人之一。在带兵打仗中,王树声既有政委的智慧,又有军事干部的勇猛和胆识,后来成为了红四方面军的副总指挥。1955年9月,他被授予大将军衔,成为解放军十大将之一。
相关文章
-
【国学知识】鹿有什么象征意义,鹤在中国古代有什么地位?
-
【学党史·我打卡】1958年3月,成都会议期间,毛泽东曾到哪些地方进行视察?
-
原子弹即将试验,罗布泊竟然发现了土匪
-
封神中姜皇后为何被废?害她的人并不是苏妲己,而是残暴的纣王
-
阿马格巨龙:阿根廷大型食草恐龙(长12米/1.25亿年前)
-
任常伦:战斗英雄名垂千古
-
白居易是哪个朝代的?醉吟先生白居易的诗句有哪些特点
-
她14岁被送入宫中成为妃子,一生只被宠爱一次,晚年过得孤独
-
三国演义中的神仙于吉,左慈到底是什么人?
-
在红军长征的队伍中,这位女兵最特殊,也走得最艰难
-
大禹治水的真相让人吃惊,怪不得鲁迅说:禹是一条虫!
-
中国为朝鲜战争支付了多少军费 朝鲜战争该不该打?
-
元帝为什么会后悔?王昭君的没竟让人陶醉?
-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何挺颖:不朽井冈英雄
-
犸君颅龙:非洲大型肉食恐龙(最长11米/头顶长角)
-
秦朝精锐神秘消失了吗 秦朝的精锐部队去哪里了
-
杨靖宇将军媳妇:多年后才知公爹身份,不靠政府一人抚养5儿女
-
鸣条之战是以少胜多吗 鸣条之战是如何进行的
-
《西游记》中猪八戒形象的前身是“驴”
-
古代烟花女子会在腰间绑一根红绳,原来有这么多讲究
-
【学习党史】谁是李白?潜伏十余年,他一直在敌人“心脏”里工作......
-
此人救许世友一命,革命胜利后,许世友把他带到部队养老送终
-
“新年货”鼓风机的祖先,是中国人发明的?!(下)丨科学史
-
利用3D技术还原的古代拳谱秘籍
-
明朝趣闻:明代老百姓竟然也可花钱买文凭
-
韩国出土一文物,专家拿来当国宝珍藏,其实此物中国有数十吨
-
三国演义中的名将排行榜 细数那个人才辈出的年代
-
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 赵括是个怎么样的人
-
“我,寒窗苦读18年,双非女硕士”为何拼不过学历、工作没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