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材料反复要、次次要、年年要?真LOW!
原标题:同样的材料反复要、次次要、年年要?真LOW!
“天空没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这是著名诗人泰戈尔《飞鸟集》中的经典诗句。
然而,对于一些基层官兵来讲,只要你飞过,就要留下痕迹。完成一件工作之后,统计数据、梳理情况、填写表格、上报材料、补写笔记……把工作落在纸上,似乎成了一件比工作本身更重要的事情。不少官兵戏言,用打仗的标准干着不打仗的事,没有打仗却搞得比打仗还要忙。
近日,《求是》杂志刊登习主席署名文章指出:能利用现有数据材料的就不要基层反复提供,不要为了图自己方便,同样的材料反复要、次次要、年年要,不要每个部门都去要同样的材料,不要什么人都去要材料。可谓是洞若观火、一针见血,让基层官兵拍手称快。
客观地讲,材料文书是辅助工作的一种载体,是反映工作的一种形式,也是机关履行指导职能、推动部队建设的必要手段。但在一些单位却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不是深入基层、沉到一线、真抓实干,而是习惯于用文件落实要求、用材料了解情况、用电话推动工作。
有的今天下发通知,明天就要求上报贯彻落实情况;有的机关横向之间不协调,有的明明掌握情况却懒得梳理,纷纷向基层伸手,一个数据多人要、反复要;有的要求凡事都必须有记载有痕迹,就连随机谈个心、做个思想工作,也必须记录在案;有的下基层不是到训练场、到官兵身边了解情况、倾听呼声,而是呆在会议室里听汇报、翻资料、查笔记,即便是实地察看也提前设计好了路线……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面对凡事都要留痕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官兵无奈之下只好牺牲训练和抓落实的时间,想方设法把材料写得漂亮,把笔记补得扎实,工作本身反而变得不重要了。不少官兵感慨,事务缠身忙又乱,文山会海何时休,千头万绪难分身,不怕苦累怕折腾。如果机关走不出依靠文件来指导、根据材料来评价等官僚主义的误区,基层就会在形式主义、文牍主义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从而与备战打仗、实战实训的训令要求越偏越远。
列宁曾说,生机勃勃的工作不能淹没在公文的海洋中。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报材料、补笔记上面,琢磨打仗的心思和精力自然就少了,如果把青春和激情耗费在无休止的文牍之中,从军报国的热血丹心慢慢就淡了。凡事留痕的指导思想破坏的是基层秩序、伤害的是官兵士气、影响的是部队的战斗力生成。
“饥无食,寒无衣。”这份仅仅6个字的电报,是在朝鲜战场初期志愿军进展神速,遭到敌人严密的地面、空中封锁后,后勤补给出现严重困难时,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同志亲笔给党中央写的紧急电报。中央接到电报后,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积极筹措大批军事后勤物资源源不断地运进朝鲜战场,使得二次战役顺利实施。
战场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一旦战争打响,机关和基层、前线和后方之间就要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来传递最有效的信息。如果还是文山会海、“稿来稿去”,就会贻误战机、葬送战局。
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抓基层建设、抓工作落实也一样,也必须紧紧扭住战斗力标准不放松,大力改进抓基层的工作机制和方式,建立客观可衡量的工作评价标准,多看实绩、少看痕迹,多到现场、少要材料,多一些真抓实干,少一些繁文缛节……
唯有这样,才能使各项工作接地气、见实效、暖人心,才能从根子上破除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从根本上立起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真正把基层官兵从繁重的文牍工作中解放出来,把更多心思和精力投入到练兵备战打仗中去。
看到你矫健有力、风尘仆仆的翅膀,就知道你已飞过那片天空,不会在意是否曾留下过痕迹。
看“绩”不看“迹”,重“心”不重“形”。这才是强军兴军的正确节奏。
| 本文系钧正平工作室原创;作者:李约铃,作者单位: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
-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琼崖革命第一人——王文明
-
屡战屡败!世界近代史上十个战争常败国排名!
-
揭秘:千里跃进大别山是妙笔还是败笔?
-
清朝最残暴的君主,在扬州屠杀十日/收殓的尸体超80万
-
独特须齿龙:三叠纪水生爬行类(牙齿像梳子/长相奇葩)
-
【党史学习教育】百个瞬间说百年:1948,伟大的战略决战
-
古人方便后是用什么擦屁股的?
-
疲师遇群狼,19岁团长灵机一动喊出三句话,一个团轻松歼敌一个旅!
-
徽州在哪里?
-
皇太极最爱的女人是谁?海兰珠(爱之入骨独宠一身)
-
本是可以一统中国的军阀,因一疏忽全军覆没,退出历史舞台
-
谜团关羽最多的英雄 关羽身上有多少未解之谜?
-
《寻访老英雄》纪录片被山东省档案馆收藏
-
中国名气最大的一个女人,一生辉煌不输男人,死后被后世争相纪念
-
他不会打枪,却为何被毛主席评为元帅?林彪给他4个字的最高评价
-
《天龙八部》中这三位没有直接出场,却是超越扫地僧的武学宗师
-
永定籍开国将军熊兆仁遗体告别仪式在福州举行
-
你相信夏商周三代以前的禅让吗?《竹书纪年》为何被禁上千年?
-
高平农商银行:“特殊时期”农商人的战“疫”担当
-
国民党历任主席赶场火力集中“台中以北”
-
走进平津战役讲述红色故事——平津战役的伟大胜利·迎接胜利曙光的七届二中全会(四十四)
-
公元741年的那场大雪,真的拉开了大唐王朝衰败的序幕了吗
-
揭露蒋介石“劫持”孙中山之子孙科内幕
-
淮海战役全歼黄维兵团,获取的最大红利是什么?
-
西北阿根廷龙:南美小型恐龙(长1.8米/是阿贝力龙近亲)
-
沧龙:中生代体型最大的海洋爬行动物(最长17.3米)
-
荀攸是谁的谋士:曹操(曾献计水淹下邳活捉吕布)
-
红学是干啥的:研究《红楼梦》的(跨越多个领域)
-
中国历史上两个坐上皇位的私生子 明成祖和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