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天曼龙:中国巨型食草恐龙(长25米/距今7000万年前)
趣闻:科举考生因名字谐音不好而丢状元
原标题:趣闻:科举考生因名字谐音不好而丢状元
如果说考试是一种产业,那么在这个产业中的竞争是可想而知的。对于中国来说,这种产业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现在的考试制度和古代的科举亦是异曲同工,尽管我们现在叫做考试,古代叫做科举,但是性质又有什么不同?只不过在古代科举的结果是进入仕途的唯一道路。
对于学而仕的古代,现代的考试制度选举出的人才有了更多选择的可能。相比古代科举制度造成的金字塔选拔,现代的考试优势是,你可以有其他的选择。在古代,丢了状元,你也许就再也不会有机会摘取状元的皇冠。古代科举考试居然有因为自己名字的谐音不好,丢了原本已经到手的状元的奇事。
那么这个关于“丢了状元”的故事是怎样的呢?
顺治十二年,本拟定的状元是太仓人王揆,唱名的时候,顺治帝因读音相同想起了《王魁负桂英》这个流传极广的剧本。剧中的王魁是个负心汉,中了状元抛了糟糠之妻。接着唱名大臣的话音,顺治帝脱口说了句玩笑话:“是负心的王魁耶?”皇帝金口玉言,王揆马上就被抑为了第三甲。
无独有偶,同治七年科考,江苏人王国钧被初定为一甲,但也是自己的名字给自己惹了麻烦。
其实,国钧这个名字还是不错的,唐代诗人白居易《赠樊著作》诗云:“卒使不仁者,不得秉国钧。”国钧者,国家重任也。可是,要把“王国钧”连起来读,就是“亡国君”的谐音。这可是大忌讳。因此,当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听到这个名字后,甚是不悦。太后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王国钧遂被抑置三甲。
对于这样的奇事轶闻,在古代也很多。只不过被大家记住的少之又少。今日道来也是茶余饭后的插诨打科。历史总会过,但是弥留的印记会被有心人记住。记录下来,告诉后人曾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
-
-
经书送到大唐后,李世民才明白自己是最大的输家
-
白起后人的祭祀:杜邮春草名关中 千古战将义长存
-
曾是红军俘虏,却成了开国少将,徐向前所向披靡全靠有他,周恩来搞外交离不开他
-
伟人故里-红色旅游经典故事汇丨《寻找红军邱显达》
-
面对四倍于己的兵力,粟裕决定用这个办法将敌人逐一击溃!
-
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中,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各有什么故事?
-
【党史教育】这是毛岸英留在国内最后的影像
-
山西地区的沙陀集团,为何能够左右唐朝末期50年的格局?
-
周恩来曾跟随一代宗师学习中国功夫
-
老子在哪著《道德经》 《道德经》是什么时候写的
-
凌烟阁第一功臣长孙无忌,权势滔天,却死在了亲外甥手中
-
从秦朝到清朝,历代大将称得上顶级的只有这八位,清朝有一位上榜
-
卡龙加龙:非洲大型泰坦巨龙(体长9米/仅出土牙齿)
-
貂蝉是怎么死的 吕布与貂蝉的结局如何
-
巴金《团圆》的内容简介——《团圆》创作背景
-
图里亚龙:超巨型食草恐龙(长30米/欧洲最大的恐龙)
-
【每日一句】只有强者才懂得斗争;弱者甚至失败都不够资格
-
三国谋士系列之一四七: 既然贾诩离开了段煨, 为何又将家人留下
-
班超出使西域有什么影响:加强交流(镇守西域三十年)
-
党史百年天天读·7月27日
-
唐慎微与《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
盘点中国历史上最杰出十大女特工!
-
彭德怀思念一生的女人,77岁写诗悼念前夫让世人泪流满面
-
1947年蒋介石来到延安,听了村民一番话后,他彻夜未眠
-
航空工业沈飞郭继联同志:斯人已逝风范长存
-
为什么安史之乱要除掉杨玉环 红颜祸水(死因成谜团)
-
清朝能成功实施“剃发易服”的政策,为何满语普及却遇到了障碍?
-
史上一个强大的民族,多次援助汉朝打匈奴,后来却神秘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