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能成功实施“剃发易服”的政策,为何满语普及却遇到了障碍?
满清入关后为了更好的统治汉族,消除汉族和满人的表面差别,就颁布了剃发令,在留发不留头的威胁下,剃发令在全国进行了实施。接着满清统治者开始普及满语,希望可以更进一步从文化上把所有汉人变为满人,但是满语的普及却失败了,到了最后甚至满族人也不会讲满语了。
推行满语失败的原因大概有这么几种:
第一、满语本身就不是很完善,发音的类别很少,本来满语对于游牧民族来说也够用了,可是相对于更加先进的汉文化来说,汉语里有很多的发音在满语里是不存在的,想用满语表达汉语的意思也非常的困难,当时也没有什么语言学家专门完善满语,而满清想要治理这么大一片土地不能只依靠满人,用汉臣意味着允许汉语流通,在满清统治初期,虽然重用精通满语的汉臣,但是当皇帝的也必须要学习汉语,才能更好的和官员沟通,更好的了解所统治的这个国家。
第二,满清从上而下都很推崇汉文化,毕竟对于满族短短的历史来说,汉族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非常值得研究。康熙本人就能熟练的掌握汉语,他的儿子们对于汉语和儒家典籍也是从小学习,到了乾隆登基,更是成了历史上有名的诗人皇帝,四万多首诗那可是真实存在的。
第三,中国存在的众多方言和当时遍地的文盲都让满语无法普及。对于当时很多老百姓来说,连当时官方的普通话都不会讲,更别提说什么满语了。当时不论南方还是北方,都存在着大量的地方语言,有时候甚至不过相距数十里,两个地方的语言都有很明显得区别。想要普及满语就要付出极大的努力,而且一种语言想要普及必须要同时学习相应的文字,可是当时大部分人连汉字都不会写,也不会说通用的汉语,这样的情况下想要普及满语根本就不可能。
满族统治者虽然想要普及满语,可是会满语的人相对于会汉语得人却太少了,想要教授满语都拿不出那么多的老师,当时整个中国遍布了儒家学馆,会汉语的人数比起来会满语的多太多了。所以满族人从武力上占领了这片土地,却被这片土地存在的汉文明所征服,综上所述,汉语得以保留至今。
相关文章
-
在四大文明中,为什么古埃及文明,先于其它三大文明成熟起来
-
卡龙加龙:非洲大型泰坦巨龙(体长9米/仅出土牙齿)
-
白骨精又称“白骨夫人”,她的丈夫又是谁?此人居然是位神仙
-
“我”在古代不是第一人称 竟然是兵器
-
南雄龙:中国大型恐龙(长6米/拥有两大分支物种)
-
趣闻!古代的帝王为什么一生只能大婚一次?
-
揭秘:吴三桂初次遇见陈圆圆时发生了什么?
-
他们,是雪域高原最美的风景
-
历史上的孙策是谁 三国小霸王称号怎么来的
-
常德人文地理丨水城常德(四):商周秦汉时,古城常德一面枕江,三面临湖,水波连天,浩浩淼淼……
-
中国古代十大悲剧,个个令人潸然泪下
-
汉族在越南叫什么?为削弱汉族的凝聚力,他们把汉族分成3个民族
-
姜子牙封神时他给自己封了什么神位?
-
揭秘:蔡锷为何请求中国政府奖励法国外交官?
-
古代结婚,女方会陪嫁两样奇怪的物品,要是今天的人绝对不会要
-
商鞅死亡之谜 历史上商鞅死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
80个典故,读懂中华文化
-
他是《射雕英雄传》中郭靖的好兄弟,历史中他的死是一个千古之谜
-
古代两军对垒,为什么将军都不容易死?
-
北伐军为何屡攻武昌不下?因为城中守将太牛了
-
埃及法老为什么戴面具 法老面具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
回味无限|年画
-
中国古代女性性用品:春宫瓷器、银托子
-
溥仪为何性无能 溥仪怎么死的
-
《斛珠夫人》方鉴明为自己埋雷,两徒弟都有隐患,霁风馆后继无人
-
十世班禅进入毛泽东主席视野
-
开国中将下去视察,发现老百姓生活困难,当众向老百姓道歉
-
小型兽脚类恐龙:美扭椎龙 体长5-7米/诞生于1亿6千万年
-
台湾教材评出国共十大名将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