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还有这么多清明习俗,你知道多少?
原标题:徐州还有这么多清明习俗,你知道多少?
春风拂面
春林渐盛
春雨落地
又至清明
清明节
徐州这边都有什么习俗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节不仅是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
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的春季仪式
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
在徐州地区,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荆楚岁时记》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寒食节的起源,据说是与春秋的晋国公子重耳的臣属介子推有关。重耳流亡国外十余年,介子推护驾有功,当重耳返回故国即位,介子推却躲入深山。重耳以放火烧山企图逼出介子推,不料山火却将介子推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淡泊名利的高风亮节,民间便有10日禁火之举。在古代寒食禁火,只能吃冷食,家家户户在节前就纷纷制作甜干饼、锅摊饼、冷粥以便充饥,寒食节里街上卖干饼的小贩特别多。有诗云:“草色引开盘马地,萧声催暖卖饧饼。”
现在,寒食禁火的习俗早已销声匿迹了。因为连续几天吃冷食毕竟对身体有害,它的消泯应是社会生活形态的进步。但介子推淡泊名利,激流勇退的精神,值得纪念。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写的“寒食帖”,就是对寒食节最好的写照和诠释。
徐州人吃蒸菜和青团子
清明节日食俗,徐州特色食品有蒸菜和青团子。徐州俗谚:“二月清明榆不老,三月清明老了榆”。这是指立春早晚与榆钱子老嫩的关系。徐州习俗,清明时爱吃“蒸榆钱”。但若是春节后才立春,清明节的榆钱就老的不能吃了。
除榆钱子外,清明时亦可多采些野菜如地枣苗、老鸹嘴、荠菜等蒸食。同样是这些野菜,可以剁碎了与面和成青色菜团子,蒸、煮均宜,也可以蒸过后再烧成菜吃。
插柳、戴柳
记得小时候每到清明节,家家户户门前都插柳!枝条垂着,青青翠翠的,可好看了。过清明没有不插柳的,古语说,清明不插柳,来世要变狗。”插柳的风俗由来已久。有人说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后来演义为纪念介子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柳枝插在屋檐下预测天气,倒是有点道理的,因为徐州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
说到戴柳,徐州儿童也是这样:将柳枝编成圆圈戴在头上,女孩呢,将嫩柳枝刮结成花朵而插于头髻。老人说,不光是戴柳,而且吹柳。找一段一年生的筷子般粗的柳条,要青绿色,截寸把长,用手慢慢地搓,不要搓破了,搓到皮和芯分离,把芯取出来,只剩下绿树皮,一头捏扁,就可以当作哨子吹了,声音可清脆了。手艺好地,一连能搓几个柳哨。
上坟祭祖
清明祭祖是清明节活动的重要内容,祭祖有两种形式,一是家祭,在家里设供祭祀,时间多在年末除夕。二是清明期间到祖莹墓祭。徐州人清明节上坟承继先民风俗,一定要带工具,清除荒草,给祖坟添加新土,增加高度,培修整洁,是非常讲究的,决不敷衍从事。因为中华先民把墓地看成是死者生活的场所,墓穴相当于房屋,坟墓如果长满了青草或者坟土流失,就像房屋被毁坏了一样,因此必须剪刈杂草,覆填新土,等于是对死者房屋的修缮。
春游踏青
“寒食东风御柳斜”,清明期间,是春游踏青的大好时光。最迟在唐代,人们已经把清明祭祖、寒食踏青有机组合成一个节日了。过去,徐州人常在踏青的时候剜野菜。城市居民中,老人习称为“踏青”。中青年以下,如今已改称为“春游”了。因为春游往往要走很多路,故而又称为“远足”。
民国前后,徐州文人墨客多至云龙山、奎山一带春游,寻一处幽静之所,陈酒布馔,评赏诗文,或者散步于苗垅菜畦之间,歌咏于山岩清溪之畔,乐不可言。“彼时也,看黄河玉带,云龙巍峨,不觉塔(奎山塔)影已斜,方蹒步带醉而归”(《清明踏青记》)。
你们那里还有什么清明节习俗
欢迎留言补充分享!
来源:铜山发布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
细数历史中那些嫁不出去的公主
-
孔子当税收官的那些事
-
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市文物局局长徐恒秋到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和开放工作
-
周恩来临终前说了三个字:我累了 令无数人落泪
-
五帝之一的帝喾
-
此人被用敌副总司令交换出狱,因总理一句话逃过空难,后成副国级
-
52年毛主席视察黄河,六旬老太急忙赶来:毛主席,斯大林来没有哇
-
【悦读】《史记·六国年表》讲了什么
-
当年赌王为何没有娶利智过门?你看看赌王四个老婆对利智做了啥?
-
此状元遭慈禧戏耍侮辱之后,果断辞官回乡经商,后成为商业巨擘!
-
古代大刀上为何要装铁环?专家:遇到刀上有9个环的,赶紧躲远点
-
中国最强姓氏:创立了12个王朝,出了60位皇帝,如今人口已破亿
-
中国第一保镖有多厉害?近30年比武从无败绩,一人轻松打倒20多人
-
党史天天学·11月14日
-
此人在1947年称帝,被抓获后判处死刑,儿子不服又在1983年称帝
-
古代打仗为何会有那么多人愿意站在前排冲锋,其实原因很简单
-
日本刀始祖,中国刀剑巅峰之作——唐横刀
-
金门战役中,第28军原定的金门作战最高指挥官为何没有登岛?
-
文史|书院:从官署到学堂
-
百官为什么要抱着一块木板上朝?原来除了会议记录,还有这些用处
-
6个儿子均是百亿富豪,因争夺600亿遗产,不惜与99岁老母打官司
-
周总理实地考察三峡倾听意见掌握第一手资料
-
陕西穷小伙一夜暴富?家中挖出地下银行,专家连夜赶来:属于国家
-
谢公城畔溪惊梦——杜牧《张好好诗序》背后的那些事
-
党史小故事|“没有枪,没有炮,我们自己造”
-
古代都是木城门,为何士兵攻城时不选择火烧?专家:烧了就死定了
-
红旗漫卷,决战津门|《美术经典中的党史》邀您走近中国画《天津解放——会师金汤桥》……
-
妻子回家敲门丈夫不开,她说了一句话,门马上就开了
-
让华野损失很大的碾庄战役,成功突围的两位军长,后来结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