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由来 司马迁的“太初历”
导读:每年春节过后,便迎来了农历正月十五的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因为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春节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万盏彩灯,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阖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为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五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十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三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京城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节历经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让历朝历代的诗人词家为元宵节留下了无数千古不朽的诗篇!唐代诗人苏道味在《正月十五夜》诗云:"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宋朝诗人姜白石有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北宋一代名臣欧阳修也曾挥笔一首《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南宋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更是留下了千古绝唱:"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元代诗人元好问诗曰:"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明朝江南才子唐寅在《元宵》一诗中说:"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说到元宵节不能不说它的来由。关于元宵节的起源可是众说纷纭。但较为可信的说法是元宵节来源于西汉时期的一场朝廷平定内乱。
公元前195年,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在长乐宫驾崩,他的儿子刘盈即位,即为汉惠帝。惠帝即位时,只有十七岁,加上生性仁弱,加过朝中大权都被太后吕雉把持了。公元前188年,年仅二十三岁的惠帝病逝。于是,吕后立少帝,并由自己临朝称制。四年后,少帝被废,吕后又立恒山王刘弘为帝。据《汉书•外戚传》记载,吕后临朝,极力培植吕家势力,削除刘家势力,乃"杀高祖子赵幽王友,共王恢,及燕灵王建。于是立侄子吕台为吕王,台弟产为梁王,建城侯吕释之子禄为赵王,台子通为燕王"。吕台、吕产、吕禄及吕通都封了王,吕家势力不断壮大,刘邦"非刘不王"的限制被打破。
汉高后八年,即公元前180年7月,吕后因病去世。9月,吕姓诸王欲起兵叛乱,夺取刘汉政权。齐王刘襄随即调集军队,高举"率兵消灭不应当为王的人"的旗帜发兵西进。相国吕产派遣大将军灌婴率兵迎战。灌婴本来是汉室开国元勋,是忠于刘氏王朝的重要人物,领兵到莱阳后,安营扎寨,倒戈并派人与齐王联合,按兵不动,只等吕氏集团反叛,以率兵击之。在长安城里,太尉周勃、右丞相陈平等私下密谋策划,设计让上将军吕禄交出了兵权。周勃进入军中号令"拥戴吕氏的袒露右肩,拥戴刘氏的袒露左肩!"军中士卒纷纷袒露左肩,呼声震天。周勃很顺利地将北军控制,成为反吕的一支主要部队。接着,周勃命令朱虚侯刘章率兵千人以进宫护卫皇帝为名,伺机捕杀了统率南军的相国吕产。后又捕杀吕禄,并分派人手去捕杀诸吕,不论老少全部处死。至此,吕氏集团被剿灭,统治大权又回到刘氏集团手中。
"诸吕之乱"平定后,周勃、陈平等大臣密商选立皇帝。大臣们一致认为,代王适合即帝位。代王刘恒是汉高祖的儿子,而且为人宽厚,待人仁慈,其母薄氏也很善良,不会出现拥尊自立的现象。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代王年龄最大,全国上下无可争议。于是,周勃、陈平等人亲迎代王人长安而即帝位。闰九月,代王刘恒一行由代到长安,在群臣拥戴下即皇帝位,是为太宗孝文皇帝。文帝即位后,大赦天下,积极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开创了西汉王朝的太平盛世。当时,平乱之后,汉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定"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每逢此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贺,汉文帝也微服出宫与民同乐。后来,他将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以示纪念。到了汉武帝时,司马迁创建的了"太初历",将元宵节定为重大节日。从此,正月十五元宵节便成了一个张灯结彩、普天同庆的民间传统节日。
相关文章
-
床单上的血迹怎么快速去除?陈旧的血渍去除小窍门
-
这个皇帝大字不识,又出生少数民族,却堪称明君,他是谁?
-
原颚龟:最古老的龟类动物(长6米/龟甲长满尖刺)
-
孙思邈是哪个朝代的人?
-
崇祯皇帝去世前恍然大悟,说错杀了一个人致使明朝灭亡
-
相亲的难题:究竟选有钱的还是长得帅的?此女的回答产生一成语
-
史上最痴情皇帝,一生只娶一人,为爱发明一件东西,如今家喻户晓
-
王龙飞评《过年:华北根据地的民俗改造》︱“有组织地”过年
-
揭秘:颜回死后,孔子的接班人是谁
-
1973年毛泽东为何坚持对调八大军区司令员?
-
死守塔山的纵队司令员,虽然只是中将,却当过三个大军区司令员
-
何新:关于粟裕在华野的指挥权问题
-
解密赵构杀岳飞的原因
-
李斯为什么不扶持扶苏:赵高的阴谋(害怕官位不保)
-
子夜是指现在的几点到几点:11点到凌晨1点(以子时为首)
-
在古代有的人被判灭九族时,为什么他的家人宁愿等死,也不逃跑?
-
中国奥运冠军唐功红:举重太拼导致七窍流血,结婚6年依旧无子
-
他是新四军师长,因一场意外车祸缺席了三年解放战争,仍授上将
-
三月三丨一江春水暖,一世爱相伴
-
古代皇帝动辄赏黄金万两,是当面直接发吗?如果领到假钱怎么办?
-
“树叶报”和“萝卜字”
-
牢记奋斗历程续写辉煌篇章
-
清朝历代皇帝
-
中国最神奇的一个字,3000年来都是一个读音,估计你的读法也错了
-
俗语:“再饿莫吃坟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人肉凳指的是啥?
-
玻尔兹曼大脑悖论的由来 怎样正确看待波尔兹曼大脑悖论
-
古代让人头疼的“匈奴”,是如今我国哪一个民族?你可能想不到
-
古代皇帝皇后如厕也奢侈,赵匡胤见蜀皇宫豪华便器差点盛酒喝
-
微小说:一位年龄造假的局长“驾鹤西去”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