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划破手指竟无药可医,父亲为挽救女儿,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原标题:女儿划破手指竟无药可医,父亲为挽救女儿,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德国病理学家、细菌学家格哈德•多马克的小女儿活泼好动,在玩耍的时候不小心刺破了手指,没几天发起了高烧,而那个被刺破的手指则肿胀了起来。去医院一查,竟是链球菌感染。
在20世纪初,这是无药可医的。妻子抱着奄奄一息的小女儿,很无奈地对多马克说:“你还是去准备女儿的后事吧!”多马克不愿意看到女儿就这样离自己而去,作为病理学家的他心里比谁都清楚:如果能找到一种对付链球菌感染的药物,女儿就有救了。
多马克是个整天对着细菌观察其动向的人,主要研究对象是染料。那时,人们还不知道物质的分子结构和药效之间有规律可循,无法人工合成有效的化学药物。为了女儿的病,他只得对着最新发现的化合物一项一项地去试,希望能发现一款自带神奇药效的化合物。试验过一千多种偶氮类染料后,色泽饱满的橘红色染料“百浪多息”进入了多马克的视线范围。对这抹耀目的橘红染料,同事们已做过实验:在试管里,“百浪多息”杀不死任何细菌。
多马克不死心,决定作最后一搏,将橘红色染料直接用到了受感染的小鼠体内。奇迹发生了——尽管这种染料在体外没有任何抗菌效果,但到了动物身上,它却如有神助,注射过“百浪多息”的小鼠都从细菌感染中幸存了下来,而没有用药的则纷纷死去。
在小鼠身上适用,在女儿身上也同样适用吗?多马克想不了这么多。孤注一掷的他,不听同事的劝阻,硬是在女儿的身上注射了“百浪多息”。让人惊喜的是,不多时,小女儿的脸色渐渐红润起来,没几日就恢复了健康。
治愈好小女儿后,多马克没有急着去宣布自己的实验成果,而是依旧很严谨地投入到“百浪多息”的研究中去。直到几年以后,他认为研究成熟了,才正式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论文:之所以“百浪多息”在试管内无效,是因为它只有在动物体内才能分解成“氨苯磺胺”,这种物质能够抑制细菌繁殖。
一时间,西方各大药企一拥而上,开始大量生产抗细菌的磺胺类药物。这些最早的抗菌药不仅在二战时挽救了无数生命,也成为医药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从那之后,“孩子几乎都可以健康长大”才成为人类生活的常态。
1939年,多马克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他的获奖感言是这样写的:“是父爱成就了诺贝尔医学奖!在他人对‘百浪多息’的研究停滞不前时,父爱的力量迫使我勇往直前,并为此孤注一掷。”
有趣,有料,有深度
关注公众号淘历史,和T君一起读历史
作者|柯玉升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相关文章
-
一颗原子弹造价多少钱?美国将军战后解密
-
沙特为何突然更换王储?一场夺嫡的宫斗大戏开始了
-
萨达姆倒台后以后,他留下来的黄金都去哪了?
-
晚清的炮台绵延不绝,为何守不住国门?
-
1965年国共海战内幕 蒋介石听大陆广播才知战败
-
坤鹏论:读《理想国》领悟西方哲学的源泉(七十八)
-
为何这几年日本没有影响亚洲的现象级歌手了?
-
“埋锅造饭”!我军炊事员用上了战场微波炉
-
西拉米心眼少,任凭3个女人下跪败坏自己名声,让苏提达趁机打压
-
越南海军陆战队展示新火炮,其实是二战老炮,连虎式坦克都打不穿
-
西方人自称文明人,那么他们是否尊重中国传统礼节呢?
-
刺客信条起源主线任务“尼罗河之战”流程攻略
-
他曾是陈赓的副官,后一同成为八路军的旅长,若不牺牲必是大将
-
女道士预言自己即将离世飞天,当天却依然活着,为保面子服毒自尽
-
美海军最严重非战斗减员,百慕大三角疯狂吞没超三百人命
-
审判萨达姆的前后两任法官,他们最终的结局,分别是怎样的
-
萨达姆14万精锐卫队突然消失,最核心三位亲信被CIA收买临阵倒戈
-
中国打日本最大的胜仗在明朝 三千兵力击溃三万日军
-
[多图]二战时期英国“战地甜心”琳恩
-
清华美女博士,被戏称为“宅男杀手”,不愿做流量明星只想搞科研
-
宋代贵族官僚的“豪宅”
-
日本人为什么不喜欢《红楼梦》?有一个原因让人很意外
-
给孩子的爱国教育绘本,揭开尘封的往事,就是在彰显世间正义
-
历史上的今天|日本小说家太宰治诞辰
-
历史上的今天|“无线电之父”伽利尔摩·马可尼逝世
-
对我国友善的元首,在被迫流亡之时,为何没选择中国作为流亡地?
-
[多图]希特勒最后3年的私人女秘书
-
“苏联军神”朱可夫存争议,被讽刺:没有人数优势,根本不会打仗
-
传奇人生默默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