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国共海战内幕 蒋介石听大陆广播才知战败
1965年国共海军发生的"八六"海战,对台军来说,不单纯是一场败仗,更是一个因极力回避而颇具神秘色彩的事件。近年来,随着档案数据的解密,以及当年与这场海战有关将领的回忆相继公开,笼罩在海战背后的谜团被逐一解开。
1965年7月,台湾当局为配合反攻大陆的"国光计划"的制订,指示海军派军舰,运送特别情报队,对大陆东山岛周围目标进行突击,企图摧毁解放军雷达,捕捉俘虏,获取情报。此计划被命名为"海啸一号"。
"明星"将领组合遭遇惨败
"海啸一号"任务由国防部下达,台湾海军专门成立了由10人组成的督导组,负责协调。督导组组长为台湾海军副总司令冯启聪中将。7月30日,冯启聪决定派太康号和章江号军舰,组成海啸特遣支队,由巡防第二舰队司令胡嘉恒少将担任指挥官。
太康号是一艘标准排水量为1150吨的护航驱逐舰,总体火力较强。章江号总体火力较弱。两舰组成特遣支队意在取长补短。然而,由于太康号意外出现故障,而临时以剑门号代替。
可是,太康号在7月底赴马祖海域执行任务时,声吶音鼓护罩不慎被撞坏,美国顾问团认定此舰需要维修。冯启聪立即决定,让标准排水量为890吨的巡逻舰剑门号接替太康号执行"海啸一号"计划。
1965年8月5日清晨六点,台湾海军剑门和章江军舰,缓缓地驶出左营军港。舰上官兵除了看见六名神秘人物随舰出海外,并不知道他们即将面临一场海上恶战。
随着黑夜的来临,六名神秘客在下舱开始换装,换上了解放军的制服。此举招来一阵喧哗,剑门舰的一名战士还跑上舰桥向舰长咬耳朵,表示此次任务的保密的太厉害,连自己官兵都被蒙在鼓里。
这六名神秘客是特种部队人员,准备在福建东山附近抢滩渗透进大陆。这次作战计划的海上作战指挥官,由巡防舰队司令胡嘉恒少将担任,特遣任务支队旗舰由剑门舰担任,舰长王韫山中校,章江号舰长为李准少校,三名军官是台湾海军公认的优秀将领,是同期同学中最耀眼的"明日之星"。
特遣任务支队横渡海峡的路线,模拟着由高雄往香港的货轮航线。原本行动应极机密,但剑门和章江尚未跨越海峡中线,即已遭中共设于厦门口外的青山雷达站钉梢。
8月6日0时30分,台湾通信站再次监听到解放军雷达站的报告,称目标为台湾海军的剑门号和章江号。1时50分,剑门号报告,已与解放军的鱼雷快艇交火。海战打响后,在解放军的鱼雷快艇攻击下,章江号及剑门号先后被击沉。
据国民党的《中央日报》报道,此次海战,国民党海军伤亡整整两艘军舰近千官兵,逃回台湾的仅仅只有五名,还是伤痕累累,狼狈不堪。
听大陆广播才知两舰被击沉
在两舰被击沉的同时,蒋介石在阳明山召开作战会议,研究战情。当他询问战况时,刘广凯对已经结束的海战结果毫无所知。直到下午18时左右,刘广凯听到大陆广播,才知道章江和剑门两舰被解放军的汕头海军击沉,俘虏官兵若干人。
多位台海军将领在回忆中都提到,冯启聪在率督导组南下左营之前,曾指示一名督导官通知空军总司令部的擎天作业室,希望空军能适时配合。然而,当8月6日海战打响后,空军竟声称不知道"海啸一号"计划。两个多小时后,他们才匆忙派飞机增援,可为时已晚,两战舰已被击沉,踪影全无。
海战发生后,台湾岛内的报纸连续三天以头号新闻刊登海战经过,使刘广凯感到巨大压力。8月11日,他携带辞呈面见蒋介石。蒋对他说:"此次海战损失了剑门、章江两舰,倒无所谓,损失了那么多官兵,我很痛心。今天你能够引咎辞职,不委过于部属,我深为感动。经我郑重考虑之后,惟恐舆论方面对你不利起见,乃姑准你辞职。"之后,台湾国防部长蒋经国亲自上门安慰刘广凯。刘广凯无可奈何地说:"命该如此,其又奈之何也!"就这样,刚接任海军总司令五个多月的刘广凯黯然下台。
新建的中共海军自信大增
这次海战,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8月7日,美联社即发出报道:"美联社东京六日电 中共海军渔船护航舰队,近日在其东南海前线击沉两艘中华民国猎潜舰。"
被击沉的战舰资料:
"剑门号"(编号65)原系美国"海鸦"级舰队扫雷舰(大型、钢壳)"巨嘴鸟"号(编号MSF387),由美国交给蒋介石集团,于1965年4月驶抵台湾。这艘军舰排水量为890吨(标准),全载1250吨,航速每小时18节(一节等于一海里),舰上有76.2毫米炮一门,40毫米炮四门,雷达一部。
相关文章
-
如何认定江村大墓就是汉文帝霸陵?未来如何做好保护?专家解读来了→
-
美国对日宣战为什么只有她反对?11万日侨为何没名字而只有号码?
-
佩刀杀手:世界上最小的蚊蚋喷气式战斗机
-
这个日本武士写了一首诗,被中国很多有志青年引用
-
放羊娃发现一“宝库”,足足装了13辆卡车,政府给予100元奖励
-
李作鹏95岁生日,林豆豆亲自送去一件礼物,他看后泪流不止
-
这一仗,苏军惨遭伏击,伤兵全部被杀死,游击队仅损失12人
-
错换人生28年,杜新枝的旧疑点还没解开,又添新疑点?
-
族内婚制度:古代大伊朗的特殊祆教文化
-
很快就喝光:一战英国士兵的宝贝,激励着军队的士气
-
曾经统治陆地的5种巨兽,复活任何一种都能成为陆地王者
-
重读以伊拉克战争为背景的短篇小说之:最后一趟生意
-
现代战场最神秘的12项军事研究成果
-
百岁老兵刘明基:“我为远征集团抗弹药”
-
中国三次撤侨,一些“假中国人”也想上船,解放军:唱首国歌试试
-
北约29国65艘军舰大会师:突然一艘俄军战舰,杀入演习区怒射导弹
-
乾隆开始闭关锁国,到鸦片战争被打破,是闭关锁国造成清朝衰败?
-
给孩子的爱国教育绘本,揭开尘封的往事,就是在彰显世间正义
-
韩国“国父”李承晚,为何如今被韩国人视为“半岛的罪人”?
-
黑龙江齐齐哈尔挖出了28枚日伪时期遗弃的炮弹
-
日本琦玉县频发珍贵盆栽被盗案疑有内行参与盗窃
-
二战战犯坚持要去前线,结果座机被美军击毁,死后传出一条怪消息
-
辽国太后墓被洗劫一空,价值34亿的“短袖上衣”为何无人拿走?
-
这个日本人来中国谢罪,有人认为是作秀,您觉得呢
-
特写:《长津湖》在港掀起观影热潮观众为强大祖国自豪
-
周六荐书|修仙:古代中国的修行与社会记忆
-
年仅16岁纳粹德军被美军俘虏,问想怎么死?说了4个字,感人泪下
-
曼施坦因曾经欲哭无泪,希特勒的插手使这场必胜战役走了样
-
“国民酱香”是如何诞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