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萨达姆的前后两任法官,他们最终的结局,分别是怎样的
原标题:审判萨达姆的前后两任法官,他们最终的结局,分别是怎样的
2003年12月,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在逃亡近9个月后,最终被美军抓获。
在萨达姆被抓捕之后,伊拉克临时政府在美国人的干预下,成立了伊拉克特别法庭,主要负责审判包括萨达姆在内的伊拉克前政府高官。从1968年到2003年期间,犯有所谓“屠杀罪、战争罪、反人类罪以及滥用职权罪”等等这样的罪行。
(萨达姆旧照)
说起来,审判萨达姆实在是一份非常危险的工作。
自2005年10月开庭以来,萨达姆同案被告班达尔的辩护律师贾纳比,在开庭后不久遇害身亡。紧接着,到2005年11月8日,萨达姆受审案律师乘坐的汽车又遭到枪击,律师阿迪勒当场死亡,同行其他律师也受重伤。在审判结果出来之后,参与本案审判的相关人员,有很多也相继离奇死亡。不得不说,这场审判实在是太过凶险。
那么,主审萨达姆的两位法官,他们又会有怎样的结局呢?
第一位法官名叫里兹贾尔•阿明。虽然作为库尔德人,与萨达姆有血海深仇,不过他在萨达姆一案中,却表现出了意料之外的理性。
在审判过程中,阿明始终态度平和,并且给了萨达姆充分的发言时间,来自证清白。在这样的情况下,萨达姆始终都能激情慷慨地进行发言。而阿明也会认真考虑他的无罪辩解。
由于阿明始终在审判过程中保持理性,因此他遭到了外界的猛烈抨击。
(里兹贾尔•阿明旧照)
说起来,阿明这个位置真的非常不容易,全世界的眼睛都看着他的一举一动。不过,作为主法官,阿敏既没有迎合美国和萨达姆政敌的心意,也没有照顾萨达姆支持者们感受。而是始终坚持法律原则,给予了萨达姆充分的人权。并没有草率地用一些莫须有的罪名,来为萨达姆定罪。
也正是他对待萨达姆的宽和态度,让美国和伊拉克新政府慢慢失去了耐心。
任谁都能看出来,这个所谓的“伊拉克特别法庭”,实际上仅仅是一个走流程的平台,萨达姆肯定是必死的。而阿明展现出的“软弱”,则是严重违背了某些人意愿的。
于是,2006年1月,阿明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宣布辞职。有人说他可能是遭到某些势力的威胁。不过,真实情况我们不得而知。
(阿卜杜勒·拉赫曼旧照)
1月23日,阿卜杜勒·拉赫曼成为了萨达姆新的主审法官。拉赫曼也是库尔德人,不过他对萨达姆的态度,却和阿明截然相反。
在审判过程中,拉赫曼态度十分强硬,几乎不给萨达姆任何辩解的机会。尽管萨达姆的律师团曾经以集体退庭来抗议,但依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最终,萨达姆被判处了死刑。
后来,萨达姆也曾专门出庭,希望自己能被枪决,而不是被绞死。但拉赫曼却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对于萨达姆的死刑判决,前法官阿明也曾发声,他认为处决萨达姆的12月30日,是伊斯兰最神圣节日宰牲节的第一天,不宜执行死刑。但由于他已经辞职,因此,他的声音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萨达姆被执行死刑后,拉赫曼曾多次收到死亡威胁,不堪重负的他,整日东躲西藏,但最终,他还是被萨达姆支持者们杀死并示众。
而坚持维护法律原则的阿明,却因他公正的审判方式,成为审判萨达姆一案中,少有的事后还安然无恙的人。
(参考资料:《沙漠枭雄萨达姆和他的王国》)
相关文章
-
揭秘:对越反击战共牺牲多少人?各省市烈士名单曝光
-
细说二战后日本外务省对交战各国的外交反省
-
[图文]二战最可怕的冒险家 曾色诱丘吉尔之子
-
或许早在三、四千年前,商人已经开始吃鸡蛋、喝“冰水”了呢
-
巴比伦城:何以脱颖而出成为亚历山大大帝的都城?
-
蒋方舟为何难被原谅?郑强也有类似经历,回国后揭穿对方不良动机
-
他被日军抓过壮丁,又被国军抓过壮丁,后来成为我军特等功臣
-
乾隆开始闭关锁国,到鸦片战争被打破,是闭关锁国造成清朝衰败?
-
苏联特权阶层有多可恶?上面偷偷发红包,钱多到官员不敢收
-
老人回忆1942年入缅作战失利:美国大兵血洒怒江
-
德军残害犹太人证据:残忍的连妇女小孩都不放过
-
这些科学家简直了!他们在不务正业的同时,随手就完成了伟大发明
-
志愿军书写战史传奇13个兵14分钟灭“白虎团”
-
热血史诗,重磅定档!总台出品首部故事片12.17隆重献映
-
长安大学怎么样?香飘十里,应有尽有
-
“埋锅造饭”!我军炊事员用上了战场微波炉
-
诺曼底登陆时,有一位中国海军军官,发射了数千发巨型炮弹
-
放牛小孩误入山洞,意外发现6万具尸骨,日本罪孽又多一笔
-
如果康熙能听索额图的话,那么现在我国领土将多三百多万平方公里
-
他曾是陈赓的副官,后一同成为八路军的旅长,若不牺牲必是大将
-
杨过的儿子武功高强,传授功夫给张无忌,张三丰也不敢挑战他!
-
“白头盔”拍摄化武视频 美军将袭击叙利亚
-
党史百年天天读|9月7日
-
双向努力邓氏桅杆保护有行动
-
三星堆青铜人像头发茂盛让人羡慕,古蜀人发型或关乎身份
-
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赤道几内亚,巴布亚新几内亚,他们啥关系?
-
面对困境,初瑞雪雪大表现出来的坚强,网友直呼“雪气方刚”
-
二战后,几十万日本侨民滞留中国东北,他们最终是怎样的结局呢?
-
马光远:为什么“懂经济”的经济学家大多没有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