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爵位,为什么要命名为“公侯伯子男”?
原标题:中国古代爵位,为什么要命名为“公侯伯子男”?
大家周末好,这里是书评君的音频栏目“大家小书”,我们将继续挑选该系列丛书中有意思的经典段落分享给大家。本周要与大家分享的是历史学家傅斯年《民族与古代中国史》中的《论所谓五等爵》。中国的封爵制度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商周时间。最基础的五等爵位在西周时期便已经成型。而“公、侯、伯、子、男”这五个字,具体有哪些涵义,为什么要用这五个字给爵位命名呢?
—— 点击收听 ——
《民族与古代中国史》
傅斯年 | 著
北京出版社
— 作者介绍 —
傅斯年
(1896.3.26—1950.12.20)
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学术领导人。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曾任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校教授,北大文科研究所所长、代理校长(1945-1946)和台湾大学(1949-1950)校长。主要著作有《东北史纲》(第一卷)《性命古训辨证》《古代中国与民族》。
— 书摘 —
公,君也。《左传》所记,邦君相称曰君,自称曰寡君,而群下则称之曰公。是公君之称,敬礼有小别,名实无二致也。
侯者,射侯之义,殷周之言侯,犹汉之言持节也。侯非王畿以内之称,因王畿以内自有王师,无所用其为王者斥侯也。而亦非一切畿外有土者之通称,因有土者不必皆得受命建侯。必建藩于王畿之外,而为王者有守土御乱之义,然后称侯。
伯者,长也。伯即一宗诸子之首,在彼时制度下,一家之长,即为一国之长,故一国之长曰伯,不论其在王甸在诸侯也。至于伯之异于侯者,可由侯之称不及于畿内,伯之称遍及于中外观之。由此可知,伯为泛名,侯为专号,伯为建宗有国者之通称,侯为封藩守疆者之殊爵也。若子,则除蛮夷称子外,当为邦伯之庶国。
子者,儿也。以子称有土者,已见于殷,微子箕子是。子者,王之子,故子之本义虽卑,而箕子微子之称子者,因其为王子,则甚崇。至于蛮夷之有土者,则亦为人称子,自称王工侯伯。
男者,附庸之号。男既甚卑,则称男者应多,然《春秋》只书许男,而许又自称子。此由许本鲁之附庸,鲁之势力东移,渐失其西方之纲纪,许缘以坐大,而不甘于附庸之列。(有删节)
点击图片,查看“大家小书”历史类套装
新京报书评周刊·听见文艺
阅读需要主张
相关文章
-
甘肃民乐:毛泽东像章陈列馆 珍藏中的红色记忆
-
《三国演义》中的过五关斩六将有一个致命错误,你注意到了吗?
-
夜读|分别近20年,他让留学归来的儿子下乡务农
-
夜读|为什么解放军军旗上标注着“八一”二字?
-
揭秘充满玄秘色彩的船棺葬:灵魂渡向生命彼岸,还是躲避盗墓贼?(图)
-
一物一故事丨房山区第三中学安薪晔:后母戊鼎
-
刘邦之子刘肥怎么死的 年纪轻轻因病去世在位仅十三年
-
人间百事能够从中悟出人生道理 初刻拍案惊奇
-
川航出过几次飞机事故:1次(5·14川航航班备降成都事件)
-
狂热且专业的音乐爱好者:钱学森早年的一封“美国通信”
-
金陵是哪个城市的古称属于哪个省?江苏省南京市(六朝古都)
-
蒋经国,“台毒”的摩西!?
-
李白宣城诗文巡礼(上)
-
李白受到讥讽,写下一诗,成为千年以来骂人绝唱
-
中华盗龙:新疆大型食肉恐龙(长8米/距今1.44亿年前)
-
民国四大美女老照片 民国四大美女哪位最美
-
周恩来到仿膳饭庄吃饭为何一再“补钱”?
-
首位影后胡蝶的曲折情史 青岛小楼“劫后桃花”
-
古代有一刑罚,不重但却很屈辱,上官婉儿受刑后,反而更加妩媚
-
巨型肉食恐龙:矮异特龙 仅出土一根腿骨(推测身高极矮)
-
山东一条河原长近千公里,现在却仅剩五分之一,其余的长度去哪了
-
清廉学校|共和国三位总理的廉洁故事
-
阿马格巨龙:阿根廷大型食草恐龙(长12米/1.25亿年前)
-
中国十大将军县,大别山区占了40%!
-
“好男不当兵”的观念源于宋朝吗?非也,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盛行
-
立夏节气的含义是什么,表示夏天来了(每年的5月5日或6日)
-
关怀人民军队加强国防建设
-
洪秀全怎么死的? 天王洪秀全死因之谜
-
揭秘:陶铸是怎样成为“第四号人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