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君去世后,真的断子绝孙了吗?似乎并没有!真相是什么?
原标题:孟尝君去世后,真的断子绝孙了吗?似乎并没有!真相是什么?
孟尝君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
我们曾经讲过田单如何从一名基层公务员迅速崛起,光复齐国,就任齐国总理,受封安平君,成为当之无愧的国之栋梁,那么,田单的前任总理,那位在国际社会上一度呼风唤雨的孟尝君田文,现在又是什么境况呢?
《资治通鉴》给出了一段很简要的交代,说当初齐王灭掉宋国之后,看不惯孟尝君,想赶他走,孟尝君于是投奔魏国,转眼间就从齐国总理变成了魏国总理。单是就任魏国总理倒也罢了,孟尝君还在魏国继续发挥外交才干,参与了诸侯联合伐齐的军事行动,跟齐国就算反目成仇了。
等到齐襄王复国之后,孟尝君不知道为什么没在魏国继续呆着,而是“中立为诸侯,无所属”——这是《资治通鉴》的原话,是从《史记·孟尝君列传》抄过来的。“中立”这个词很像现代词汇,其实古已有之。#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没讲的是,孟尝君确实很有中立的资本,因为他的私家班底实在太强了,封邑薛地又经过苦心经营——这就是我们初中语文课上学过的那篇《冯谖(xuān)客孟尝君》的内容,说门客冯谖替孟尝君到薛邑收债,把收不上来的债务通通免了,债券通通烧了,帮孟尝君买到了薛邑的民心。后来孟尝君退归薛邑,被当地人民夹道欢迎。
这段故事在《史记》和《战国策》都有记载,冯谖在《史记》版本里写成冯驩,这应该才是正确的写法。在《史记》上下文的语境里,司马迁正是在交代了孟尝君的人生终局之后,补叙了冯驩的华丽出场和一连串很有前瞻性的谋篇布局,使孟尝君得以在战国乱世当中稳稳立于不败之地。
这段故事,值得我们抓重点重温一遍。
冯驩是以落魄士人的形象出场的,坦言自己什么本事都没有,只是慕名投靠来的。一个人贫困也罢,无能也罢,都不至于招人讨厌。但冯驩不一样,特别爱发牢骚。先是敲着自己破宝剑唱歌,唱的是“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尝君倒也大度,给他食宿标准升级,让他有鱼吃。但冯驩又唱歌了,唱的是“长铗归来乎,出无舆”。孟尝君再给他标准升级,出门配车。没想到冯驩又有牢骚了:“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孟尝君当然不高兴,但也没发作。
相关文章
-
晚晴最后一位铁帽王爷,沦为车夫后意外获得13亿,晚年却依旧悲惨
-
封神:阐教三大师的原型真的是观音文殊普贤三位菩萨吗
-
宋代钧窑瓷器鉴定方法与特点(钧瓷收藏必看)
-
全国将帅支持火化,许世友却一直不肯!这2点原因,令人肃然起敬
-
仙剑三:大战之前邪剑仙试探,景天的回答为何让他不屑
-
宋徽宗身边“大师们”的神奇预言:北宋之亡音!
-
桃花源记的恐怖真相是什么:渔夫误入古坟(与灵魂交流)
-
梦露真的没有牙齿吗?30岁开始用假牙(死前受过虐待)
-
古代排在前三位的千古一帝是谁,他们各自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
古代公主嫁到蒙古,大多都无法生育,只因蒙古有一恶俗
-
明朝十大首辅排名:张居正权倾朝野十年,杨士奇历经五朝
-
清朝有多少让后宫嫔妃难以忍受的侍寝规矩?
-
架机叛变的飞行员,通敌后另娶新欢,抛家弃国遗臭万年
-
胡服最早由谁引入中原?赵武灵王为推行骑射改革服饰
-
黄花岗起义与七十二烈士:最英勇无畏的战士
-
老汉故宫门口捡“破布”,被儿子20元卖掉买酒喝,如今价值超4亿
-
我国最奇特的一个字,千年来都是同一个读音,可能你的读法也错了
-
齐家坪发现“中华第一镜”,镜上有两个洞,专家推测是干这个用的
-
汉墓找到不腐之尸,墓主是个西域美男子,展出时却吓坏游客
-
他用三年时间从普通战士成长为军级干部,创造了空前绝后的纪录
-
古桥下悬挂着的剑,堪称古董级别的文物,为何从古自今无人去拿?
-
大年初三为什么要晚起?
-
重庆谈判周恩来让毛泽东戴考克帽传达重要信息
-
古人称月亮为广寒宫,古代不能到月球,竟知道上面很冷?细思极恐
-
仁宗时期名臣一览 仁宗时期有哪些了不起的名人
-
窦鼻龙:中国辽宁小型杂食性恐龙(长1米/1.3亿年前)
-
为何说姜子牙是“五五开”?姜子牙:虽然我修为不高,但法宝多啊
-
古代穷人娶不起老婆,于是想出了特别的办法,以此延续香火
-
商王盘庚迁都之谜 前半时期迁五次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