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戚家军战无不胜的秘密
中国古代,有两支用主将姓氏命名的无敌军队,一是岳家军,一是戚家军。
岳飞的岳家军,是靠合并、融合其他将领的精锐部队形成的,戚继光却是白纸上作画,把一群农民和矿徒训练成无敌之师,完全一手草创。
军队,最最最重要的是什么?
军纪!
1、怕死的,千万别当戚家军
戚家军军纪之严酷,军法之严,在明代可谓独一无二。
戚继光治军有一个字诀窍,就是"杀"。你要是生在明朝,光荣的投身为戚家军的一员,先来看看你有多少次机会被杀吧-;-;
临阵诈称疾病者,斩首;
临阵抛弃军器者,斩首;
你是鸟铳手,演习或实战中开枪开早了的,斩首,队长若发现不告发的,一起杀;
你是鸟铳手后负责保护的近战兵,若鸟铳手阵亡,你将被斩首偿命;
凡是临阵退缩,允许甲长割兵耳,队长割甲长耳,哨官哨长割队长耳,把总割哨官哨长耳。收兵回营,查无耳者,斩;
一人退却则一人被斩首,全队退却则队长被斩首,队长殉职而全队退却则全队被斩首;
埋伏作战,遇贼不起及起早者,队长斩,各兵捆打。
当然,不服上官,令不行,禁不止,杀平民冒功、奸淫妇女更是斩首。
此外,行军途中你若尿急离队小便,割耳;喧哗说话者,捆打四十;训练还有考核,凡是成绩在中下的,捆打;凡兵逃走,同队之人各捆打。平时除了统一唱军歌,没有任何娱乐,不许拉家常煽动乡愁,更别说喝喝小酒玩玩叶子牌了。
古往今来,凡是无敌军队,代表将领无一不是军纪严酷,我们且来看看。
战国时期有本奇书《尉缭子》,列在中国古代著名兵书《武经七书》之一,为后世无数将领所推崇。这部奇书的核心就是:重刑。书中鼓吹说:"古之善用兵者,能杀卒之半,其次杀其十三,其下杀其十一。能杀其半者,威加海内;杀十三者,力加诸侯;杀十一者,令行士卒。"请注意,这里指的杀卒不是杀敌人的士兵,而是杀自己的士兵。所以像白起、项羽等杀降大户都算不上"威加海内"。
中国古代历史上,以战斗力强出名的军队很多,名将如孙子、吴起、田穰苴、韩信、周亚夫、赵充国、杨素、岳飞、徐达、戚继光、年羹尧等等,无一例外都是军纪严酷。如岳家军。在闽、浙一带广为流传的"戚继光斩子"故事,是纯粹的民间传说,而岳飞斩舅却是货真价实记载于宋人徐梦莘编写的《三朝北盟会编》里。
当时岳飞军在宜兴,有老百姓投诉他的舅舅姚某骚扰乡间。岳飞是大孝子,先告诉了母亲,并责备姚某说:"舅舅的所为如此,牵累到我。再犯的话,我能容,恐怕军法不能容。"母亲也苦苦相劝,这事就算过去了。不料,过了几天,岳飞和部将押马行军,姚某也随之同行。突然,心怀怨恨的姚某飞马向前奔驰数十步,拉起满弓,回身对着岳飞就是一箭,没中,射中了马鞍鞒。岳飞催马过去把姚某擒下马,"令王贵张宪捉其手,自取佩刀剖其心,然后碎割之归。"
岳飞是南宋"中兴四将"之一,即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岳飞。后来宋孝宗在为岳飞平反的时候,对岳飞的儿子说了一句盖棺论定的话:"卿家纪律,用兵之法,张韩远所不及。"
隋朝开国第一名将杨素,性好杀人,每次打仗前都要故意挑错,帐前当场斩兵斩将,"多者百余人,少不下十数",自己却"流血盈前,言笑自若。"两军对阵,他从不指挥整军压上,而是先派个一二百人上去厮杀,务必要求取胜,不能取胜而败下阵来的,无论剩下多少人,全部斩首。继而再派几百人上去厮杀,如前而战,不能取胜的再全部斩首,直到取胜为止。
杨素的部下对他极其敬畏,作战时皆抱必死之心,所以杨素戎马一生未尝败绩,伐陈时致使"江海无波",以至于陈人见到稳坐大船上威风凛凛的杨素不仅感叹:"清河公(杨素)即江神也!"
说了这么多杀人不眨眼将军,但是千万不要以为光一个"杀"字就能当名将,整天吹毛求疵找机会杀手下,不激起兵变才怪!
严酷如杨素,对随他征战的将士"微功必录",上奏皇帝请功封赏,绝不是一味好杀人的屠夫。杨素军中虽然有被杀危险,可是立功封侯的机会更多,所以隋朝的将士都愿意跟随他出征。
戚继光更是如此。
2、有重罚,还有重赏
戚继光不是滥杀将军,他对部下的护犊之情,几乎可以和他严酷的军法相媲美。
戚继光说过:"夫将者,腹心也;兵者,手足也。"他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一方面用严酷的军法,让这些乡野田间走出来的士兵,知道什么是纪律,什么是军队,畏惧将领,对自己的话不敢违背;一方面用无微不至的关怀,优厚的待遇,让士兵对前途充满信心,对将领爱之如父母。
戚继光每次战后,第一件事就是坐在大帐写立功人员名单,向上级和朝廷请功。比如他在一封战后的"乞普恩赏疏"里对皇帝说,自己"不安于心":"浙功不勘与闽赏不酬其功者尚多,死事者未得恤录,则虽尽夺臣之爵赏以奖恤忠魂,犹为负之于冥冥之中。臣尚得跃马食肉,而将士膏涂之芽将成拱把……"
嘉靖、万历两朝,戚继光一手保举出来的将官无数,拿义乌人来说:自嘉靖三十七年(1558)到万历年间,有据可查的义乌人任千总以上武官的就有140多名!在戚继光死后,他麾下的无数将领仍然活跃在万历援朝、对抗后金的战斗前线,成了一代名将给大明留下的最后一笔财富。
除了朝廷的恩赏,总督胡宗宪对戚家军也是宠爱有加,"给饷甚厚",比如戚继光军中,斩获一个倭寇首级奖励30两银子,这在当时是很丰厚的。而戚继光赏罚分明,打完仗银子人人有份。三十两银子全部分给士兵,将领一分不取:冲在最前面的士兵分二十两,砍首级的兵二两,每个鸟铳手二两,其他的兵分一两,伙头兵五钱。
一手是大棒,一手是胡萝卜,正是凭借恩威并重,戚继光才打造出一支无敌的军队。
相关文章
-
真正深藏不露的人,往往做到这三个“寡”字,做到一个,也很厉害
-
探秘丨此人来中国,帮中国给改了个“名字”, 后来误导世界几百年!
-
蒋介石计划水淹解放区 蒋介石的黄河战略
-
一手压着2位“中国首富”,这位神秘大胡子,江湖地位依旧没变
-
鲧禹父子治水之谜 关于鲧禹父子治水的故事
-
灭掉大唐的后梁太祖朱温,小时候套路跟朱元璋一样
-
84年前的这个会议,有条经验一直光芒万丈!
-
【文化东河】老包头的“燕商”传奇
-
板龙:最原始的巨型植食恐龙(生于三叠纪/长8米)
-
连圣人都会以貌取人,且看他都遭遇了什么?
-
揭秘:《西游记》为何成明朝第一禁书
-
考古出土汉尺,还原关公真实身高,“身长九尺”相当于现在多高?
-
新剧指南|《人民的选择》《烽烟尽处》开机
-
犹太人是哪国人?是民族没有特定的国家(以色列以犹太人为主体)
-
会识别人才,更要会留住人才
-
至圣先师孔子的后人,有出息的都有哪些人?
-
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明朝灭亡皆因东林党误国
-
大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一年最热时刻来临(每年的7月22-24日)
-
30年前,在农村走街串巷的神秘“赊刀人”,为何预言句句成真?
-
刘备临终前暗示赵云,赵云没听懂,诸葛亮却在一旁胆战心惊
-
黄昏龙:目前最小的肉食恐龙(身高仅45厘米/不如猫大)
-
毛泽东当年为何不屑于考北大?
-
王莽篡位的“新”朝为何仅仅维持了十六年就灭亡了?
-
“红翼行动”损失3名特战队员,留下的4项挑战只为怀念他的付出
-
解密太子孙登33岁英年早逝成孙吴政权的遗恨
-
刘邦老婆薄姬怎么死的?汉朝薄姬的儿子刘恒是口碑最好的一位皇帝
-
华东野战军的这个纵队,司令员和政委都无军衔,副司令员却成少将
-
阿姬曼·芭奴还原图 阿姬曼芭奴长相如何是什么样的人
-
乌奎洛龙:阿根廷小型食肉恐龙(长3米/距今7000万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