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在农村走街串巷的神秘“赊刀人”,为何预言句句成真?
原标题:30年前,在农村走街串巷的神秘“赊刀人”,为何预言句句成真?
《申报》有记载:“浙之奉化县境,当咸丰辛酉年间,忽有外路人以舟载厨刀求售,每逢热闹之处,舟则维岸,到则摆列岸上,如遇买主,但计价目而不收钱文,并云今日米贵,每升已粜至八十文,待日后贱至十八文再来收钱,众皆笑其痴。”
赊刀人最早的记载来自于宋代,当时称他们为卜卖,它是一个很特殊的职业,从业者十分稀少,但一直到30年前,他们还经常出现在大街小巷,挑着扁担或者摆个小摊,里面放有菜刀,剪刀,镰刀等刀具,见到顾客从不叫卖,反而以赊账的形式来进行交易。
在进行交易前,他们往往会给顾客留下一句神秘的预言,并说等预言成真后,他们就会来向赊他们刀的客户收取费用,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只赊不卖”。这种奇特的交易方式可谓是别具一格。
“赊刀人”成为名副其实的预言家
令人啧啧称奇的是,“赊刀人”留下的预言在后来竟慢慢得到实现。
难不成他们真的拥有的能预测未来的本事?“赊刀人”也对外宣称自己的身份是鬼谷子的传人,鬼谷子被后世尊为“谋圣”,他隐于世外,却能将天下置于棋局,其弟子门生有孙膑、庞涓、苏秦、张仪、商鞅之辈,大多出将入相,左右列国存亡。
在鬼谷子传人的这种身份加持下,为他们的身份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而他们的预言显得更加具有可信性。
“赊刀人”在名头上已然得到大众的认可,可他们并非有名无实,他们所说的预言在后来都慢慢得到实现。举一个广为流传的例子:据说在清朝时期,一个“赊刀人”预言大米价格会降到每升18文,等大米价格降到十八文时,自己就会回来向赊他刀的人收取约定好的高额费用。
而当时的大米价格已经高达每升80文,米价从八十文降到十八文,这降价足足有62文之差,这个差距实在太大,很多人听起来都觉得这天方夜谭以至于认为他是在胡说八道。
于是便有大量的人向他赊刀,而那些向他赊刀的人更是以为自己这次稳赚不赔。
然而没过多久,米价竟真的出乎所有人意料下跌到了每升18文,“赊刀人”也按照自己预言的那样,回来向赊自己刀的那些人收取费用。
“赊刀人”还留下了许多预言。但大多都是预言水果、蔬菜、粮食作物和肉类的价格会大幅度上涨或下跌,或者预言农村房子无人居住、田地无人耕种现象。
可以看出他们的预言基本分为以下大类。第一类是关于市场上物品价格的起伏,而第二种则是关于民生趋势,如农村“空心化”现象等,而这两大类几乎都是社会发展规律下的必然趋势。在后来他们留下的这些预言大多都成真了,预言家的名头已然冠在了“赊刀人”头上。
“赊刀人”预言成真的真相
乍一看上去“赊刀人”的身份以及预言颇有些神乎,在大众眼里已经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但通过观察,不难发现“赊刀人”所做出的预言要么跟物价有关,要么则跟时局或社会上的某一种普遍现象有关。
这些都是可以通过社会的现状推测出来,这更像是一种社会规律,他们将这种规律摸索出来,以预言的方式将推测的结果告诉众人,等到结果发生,便向赊刀的人收取高额费用。这便是他们做生意获取收益的方法。
根据现在所具有的社会理论来讲,当时的“赊刀人”很可能就是掌握了一些金融小技巧,并且利用人性猎奇的心理引导老百姓提前消费。
“赊刀人”常年活动于大街小巷,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洞悉人性的眼光。如此一来,就不难想到这些“赊刀人”的真实身份其实就是一群有着长远眼光的商人,而他们所做的就像原始的风险投资一样。
“赊刀人”的江湖算盘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抛去“赊刀人”神秘预言的外壳,他们也只是一群利字当头的江湖商人罢了,行走于江湖,熟通江湖上的买卖道儿。
赊刀这项买卖属于风险投资,是以刀为载体,去向客户约定,所以赊刀人大多聚集地在农村、小县城,就是因为流动人口低,便于掌握该地区的信息,也容易找到借刀人,方便今后找到客户收钱。
而且这些地区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信息较为闭塞,而“赊刀人”则是掌握该地区信息,根据地区发展的趋势做一些推测,然后以刀为载体,去达成自己的生意,并且利用大多数人猎奇的心理使他们的利益最大化。
刚刚说赊刀就像原始的风险投资,那么它并不会百分之百获得回报,肯定会有失败率,那么这些赊刀人为了保证成功会去考虑地域、人群以及回收率等因素,因此他们的预言都不会提供具体的时间,仅仅提供一个大概的数字,模糊化了预言,而这也就大大增加了预言的成功率,大约就属于放长线钓大鱼,他们是一群长线投资人。
“赊刀人”做生意的方式不拘于常人,在宋代时便有起源,而在中国古代史上,宋代商品经济最为发达,商业活动突破了市与坊的界限,那么当时的卜卖正是利用这一点去发展这项神秘的生意。
不难想象当时的中国古人经济头脑有多聪慧,从而产生了这种看似神秘的生意方式。“赊刀人”无论是名头还是行为上都让人挑不出差错,但这种生意方式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为何现如今社会见不到“赊刀人”的踪迹了呢?说到底被时代淘汰了。从“赊刀人”赊刀的地区及其轨迹都是农村、小县城,他们信息闭塞,流动性低,而现如今社会网络信息发达,几乎村村通,且交通工具的迅速发展也使各地区人口流动性增强。
以前对“赊刀人”有利的区域位置在科技的发展下早已不再闭塞,那么他们的生意方式也必将被淘汰。
他们的预言就像是一场胜率极高的赌博,利用大众占小便宜的心理去引导做赌局。可“赊刀人”最终还是被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给后人留下的也就剩是他们颇具神秘性的传言罢了。
相关文章
-
葛能全:听钱三强讲王大珩
-
甘肃,到底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
皖江名校联考2021-2022学年“皖赣名校”期中大联考
-
最惨的和亲公主,唐玄宗的外孙女,成婚后仅6个月惨遭砍头!
-
禽龙类植食恐龙:原赖式龙 头部占身体六分之一(长达1米)
-
某些清黑说,清朝的溺婴现象很严重,那真实的情形究竟如何?
-
党史上的今天|3月21日
-
2003年,山东男子海边捡块奇石,专家估价1.5亿,现在呢?
-
雍正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瓷器是什么瓷?
-
韩国出土1000多个汉字金属活字距今500多年
-
曹世范:“单手战斗英雄”
-
揭秘:朝鲜前领导人金正日身边的“五大金刚”
-
历史解密岳飞周亚夫从严治军结局悲惨
-
雄霸东亚的大辽王朝是如何建立的?全靠这个契丹男人
-
鼠龙:历史上化石体型最小的恐龙(最小仅20厘米)
-
真正深藏不露的人,往往做到这三个“寡”字,做到一个,也很厉害
-
许世友失口说四川人打仗不行 刘伯承一句话问得他脸红耳赤
-
什么是《唐律疏议》,它为何在我国法律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
-
三星堆文明:青铜面具下掩盖了多少不朽传奇?(图)
-
宋仁宗活的四个女儿分别是谁 宋仁宗的四个女儿命运各不相同
-
理理恩龙:欧洲小型恐龙(长5米/带有两片半圆脊冠)
-
曾业英先生又读错了——八论《再论击椎生不是蔡锷而是唐璆》
-
公孙大娘的故事:唐宫第一舞人(流落江湖,寂寞而终)
-
孙策怎么死的 因父亲获传国玉玺而惹来杀身之祸
-
《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第四十一集历史转折
-
在中国古代,想要靠“炒作”“作秀”出名,根本行不通!
-
考场出来先别急着哭,告诉你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地狱级考试
-
王近山追掉会上,家属唯一的希望落空,留下了无法弥补的心酸遗憾
-
美图|你有没有把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坚持做很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