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圣人都会以貌取人,且看他都遭遇了什么?
原标题:连圣人都会以貌取人,且看他都遭遇了什么?
孔子在教育上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也就是根据一个人的资质,看他适合做什么,然后让他学习什么,并且不管是贵族还是平民,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都可以拜他为师,向他学习。这样的主张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非常正确的,行得通的。因此,孔子被称之为大教育家可说是实至名归。
不过,在大部分的情况下,一个人外在的言行表现和内在的秉赋品质是大体上一致的,但也有一部分情况,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可能和内心的真实想法品格有差异甚至是大相径庭。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判断一个人的资质,就会产生难以控制的偏差。基于此,所以人和人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因为大多数的人,可能再也没有机会见到第二次。
在这种情况下,孔子也犯了以言取人的错误。
他的弟子宰予(也称宰我)能言善辩,勤于思考,是他的弟子中唯一一个敢于直面向他提出问题的学生。
宰予质疑周礼中“服丧三年”的做法,认为如果服丧期间三年不为礼,则礼必崩,三年不为乐,则乐必坏,被孔子斥之为不仁;
宰予又问孔子一个两难的问题:“如果有人告诉一个仁人,另一个仁人掉到井里去了,这个仁人如果下井去救,他就会死,那他就害死了一个仁人(自己);如果他不去救,又会被称之为不仁,那么这个仁人到底是下井还是不下井?”
这是一个逻辑陷阱,类似于西方的“上帝全能悖论”(即上帝能不能造出一块他搬不起来的石头,如果上帝造不出来,那么他连一块石头都造不出来,还能称之为万能吗?但如果上帝能造出来,那么他连一块石头都搬不起来,也不能称之为万能)。
那个时代的孔子,对这样的逻辑悖论显然无法回答,并且也非常反感,他批评宰予这是在愚弄人。
宰予有一天大白天睡觉,孔子骂他“朽木不可雕,烂泥糊不上墙”,但后来,宰予却因为能言善辩,位列“孔门十哲”言语科第一。
孔子为此提出了自我批评,他说自己以前对待一个人,是听其言而信其行,而如今,是听其言而观其行,而正是宰予,使他有了这个转变。
孔子所犯的以貌取人的错误,是弟子澹台灭明。
澹台灭明因为额头长得比较低,口唇较窄,且鼻梁不高,按照当时的相面术,被认为是不具大器形貌(大器形貌至少五官要端正,按相士的说法,要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因此孔子很不喜欢他。
澹台灭明受到冷遇后毅然退出孔子的弟子群,之后发奋苦读,刻苦修行,最终在学问上取得了很深的造诣,形成了自己的学说,并且也有了自己的弟子。
当消息传到孔子耳中之时,孔子感慨地说:“我曾经以貌取人,看错了澹台灭明,曾经以言取人,看错了宰予。”
作者简介:张生栋(笔名冷雨清)男,生于1979年,甘肃省武威市人,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武威市作家协会理事。致力于历史、现实主义、科幻、悬疑推理小说等作品的创作。现就职于甘肃省武威市某政法机关。2011年发表长篇侦探小说《神探笔记》始受关注。编剧导演的警匪题材微电影《重生》、《网诈风云》、《警察别哭》、《蓓蕾之殇》、《守护者》获热评。其中《网诈风云》获得甘肃省第二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主题微电影大赛优秀奖。
相关文章
-
请回答,黄金时代,你为何要带走他?
-
古埃及人基因不公开?古埃及人和中国人是否存在一定关系
-
影响亿万青年,却只活了42岁,他刚刚获得国家致敬
-
揭秘:秦始皇求物仙药的徐福与三千童男童女去了哪?
-
35年前,老山前线越军遭到惨败,损兵折将3300多人
-
解战战争时期,这位老人救下了一万名战士,副司令记了他一辈子!
-
蚩尤是埃及法老,纯属瞎掰/中国文明超埃及文明
-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罕见旧照重新上色,让战争的残酷更加真实呈现
-
杭州有2座特别的石窟,鲜有游客却是国宝古迹,曾是吴越王祭天之地
-
为什么刘备死前说赵云不可重用:谣言(刘备十分信任赵云)
-
古代遗失的四件宝贝,至今下落不明,两件与秦始皇有关!
-
西安一工地发现2000座古墓,难倒考古队:必须躺着和尸骨面对面挖
-
我军打炮最神的开国少将,曾三炮挽救全军,林彪称其达到艺术境界
-
我们自称炎黄子孙,其实是不对的,还有一位祖先被遗忘
-
中国历史上十大诗人
-
1955年授衔后,毛主席特地握着这位开国中将的手,说你很了不起
-
1955年授衔时,此人并不在授衔举荐名单上,为何还被授予上将军衔
-
狐狸的前尘往事:从图腾到祥瑞,再至妖化后又成了人们的信仰
-
“初心”拙解
-
畅销书已经卖了25万册!有人看了三遍说还想看一次
-
原媛:从汉字看中国古代战争观
-
历史上谁称得上“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
凌烟阁为什么没有徐茂公程咬金:徐茂公为虚构(程咬金改名)
-
贺龙元帅的子女后代
-
担任志愿军司令员,时间最长的,不是彭德怀,而是此上将!
-
貂蝉曾经遭人奸尸?经考古专家研究发现体内有男人精液
-
他病重咳血仍和日寇鏖战三天三夜被授少将后却回老家种田了!
-
丰润出了个“将军村”马庄户走出三位将军
-
荀攸是什么朝代的人物:东汉末年人物(曹操账下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