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贺炳炎新婚,却坐着一动不动,新娘知道原因后,心疼不已
原标题:开国上将贺炳炎新婚,却坐着一动不动,新娘知道原因后,心疼不已
在中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无愧担当,以最朴实的心传达着自身独特的血性,他们总是严肃庄重或扬起令人信服的笑容,仿佛无所不能,带着人民的崇敬坚守在一线。
他们是刚直的军人,是视伤痕为勋章的战士,是国家的守卫者,但他们也是普通人,有丈夫妻儿和父母至亲,他们更加拥有柔软细腻的心。
较之更甚者,开国上将贺炳炎,他同样为中国闯荡奉献了一生,而他的一生虽荣光加身,同时也失去颇多,又该如何评判呢?
屡立战功
贺炳炎,1913年出生于湖北省松滋市第九区刘家场,他自幼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也在父亲的影响下迅速成长起来,不仅习得多项技艺,也是一个正直刚烈的孩子。
1929年,年仅16岁的他跟随父亲踏入信仰的宫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党员,直到死亡,他都秉承我党的为人原则与处世智慧,期间更为我党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新中国成立后被封为开国上将。
对于可以被称为英雄的贺炳炎上将来说,可以说是生而逢时,他见证了中国在崛起历程中的荆棘,也为中国安然渡过那段艰难时期做出了巨大贡献。
土地革命战争期间,贺炳炎上将多次担任团长,即使是极端艰险的情况下,也勇敢地带领战士们冲锋陷阵,成功突破重围,在长征途中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他也为此付出了很沉重的代价。
资料显示,1935年12月,瓦屋塘战役时,由于长时间的战斗造成的疲累,之前贺炳炎上将身上就已经负伤多处,而此次受伤更是严重,当时医疗情况很是简陋,医疗物资尤其匮乏,在没有麻药和止痛药的状况下,贺炳炎上将的右臂直接被用锯子切除。
断臂之痛,有几个人可以忍受?又有几个人可以接受并坚强起来?仅这点,他便值得我们所有中国人的敬仰。
1937年,正式进入抗战时期,贺炳炎上将曾参与全国性战略意义上的百团大战,歼灭一个日军中队,而在参与战役斗争之余,他也赴延安学习军事方面与党组织方面的知识来提升自己。在解放战争时,多年来的战斗经验也支撑着他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承担起一位司令员的责任。
新中国成立后,长期的战斗经历不仅给贺炳炎上将留下了16处伤疤,更造成了一身的病痛,即使经过长期治疗,也很难有所缓解,高血压、关节炎、哮喘等疾病接连显现,而他承受着疾病的折磨的同时,仍然坚持工作,后被授予多项荣誉勋章。
然而,他并不觉得战争岁月的苦痛对他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反而他很感谢自小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机会,信仰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他严格遵循党的指示,全力以赴每一场战斗,是党给了他进步的方向,让他看到了未来。
军人柔情
1942年的延安,贺炳炎上将与妻子姜平成婚,他们相识于部队。姜平是开国少将姜齐贤的女儿,当时作为部队医生随行,她不仅医术高超,与人为善,而且是位大美女,受到很多人的爱慕,但直到贺炳炎的出现才让她确定这便是她的心仪之人。
他们的女儿贺北平曾讲述过这样一段动人的故事:
在贺炳炎和姜平结婚当晚,贺炳炎上将并不是像其他新郎官那般神采飞扬,而是跟新婚妻子相顾无言。
起初姜平以为丈夫操劳一天太累了,便问他要不要先休息,但贺炳炎只是沉默,再过了好一会,姜平也疲惫到撑不下去了,又问了他一次,贺炳炎还是一言不发。
姜平实在觉得委屈,便质问他是不是后悔结婚了,贺炳炎这才慌了,他默默解开上衣,并且一边说着他身上有太多伤疤怕吓到姜平。
而姜平顿时也明白了,既欢喜又心疼,心疼他这个年纪身上便有这么多狰狞的伤痕,更欢喜她喜欢的人就是这样一个身负伤痛也内心柔软的英雄,同时感念他的小心翼翼和体贴柔情。
随即两人心意明朗,贺炳炎表现他的一腔柔情,姜平也毫不遮掩地诉说了她一直以来的爱慕与崇拜,日后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当时姜平对贺炳炎上将说的是:"伤疤是你荣誉的勋章。"虽然自古以来这句话已经被传颂千百次,但在此情境下,依然如远山的钟响般给人无穷回味与感动。
人民子弟兵
回到当下,疫情在前,各地军人奔赴前线,在这个特殊时期,一个个勇往直前的背影映照出的都是一家人的支持与付出,也正是因此,我们更多的人有幸透过屏幕见证他们的感情,也见识到外表冷硬的军人的柔情千回。
我们深层次地感受到了他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他们训练、演习、驻守边疆,他们也出征、维和、震慑世界,但他们不是只受调配的机器人,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这是他们自己立下的誓言,他们赶往疫情灾区是因为内心信念的呼唤,他们努力做一名受人民称赞的军人是为了少年时的信仰。
因此,近年来,他们逐渐进入大众视线,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可爱之处,在敬仰的同时,也了解了更加真实的军人,同时怀着感激与珍惜。
1960年7月1日,贺炳炎上将病逝,在无数人为建党节庆祝的这天,他离开了,让人不禁产生一些祝愿,希望享年47岁的他只是去往了更好的世界。
他的一生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为党和人民、为了国家未来而奋斗,他戎马一生,是独臂将军,是孤胆英雄。
他获得了斐然战绩,也遭受了常人根本无法感同身受的伤痛,但他会认为不值得吗?答案是否定的。他留给后人评说的,永远只应有卓越功勋和英勇顽强的意志。
相关文章
-
敕勒青铜分享:山西青铜器博物馆巡礼之七
-
李元芳这个"检校千牛卫大将军"相当于现代什么军衔
-
交通不便且没有网络的古代,仅靠通缉令如何抓捕犯人
-
古代两军对垒,为什么将军都不容易死?
-
宋仁宗多爱张贵妃 宋仁宗为何唯独偏爱张贵妃
-
泥泳龙:小型上龙科生物(长3米/脖子短粗/速游能手)
-
愿以吾辈之青春,护卫盛世之中华
-
开国上将阎红彦突发身亡之谜:被陈伯达逼迫心脏病发?
-
坚决向丑陋的陪酒文化说不!
-
墓志铭上的写真——梅光迪杂写之一
-
台球皇帝怒斥视觉中国:你不要脸,别拿我的脸赚钱
-
又见野王纻器(薪火相传)
-
诺氏风神翼龙:体型最大的飞行爬行类生物(翼展12米)
-
“新年货”鼓风机的祖先,是中国人发明的?!(下)丨科学史
-
虞朝的诡异神秘文化 虞朝文化真的存在吗
-
书法中的锥画沙、屋漏痕、折钗股,这么理解就对了
-
今在世女红军103岁,丈夫是开国将军,儿子是武警少将
-
杨家将真的有“十二寡妇征西”故事吗?
-
《老西藏故事》第三十三集:一袋糌粑三代情
-
爰还是爱?“青岛文博之父”郑爰居葬于福宁园,后人发现墓碑竟刻错名字……
-
盗暴龙:形似霸王龙的小型食肉恐龙(长3米/辽宁出土)
-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我国文化标志)
-
握十次手,不如喝一顿酒!(说的太对了)
-
周恩来晚年叮嘱“你们要帮助小平同志做好工作!”
-
王克勤:为人民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战斗英雄
-
中国为什么会有太监存在 太监的发展是从何开始的
-
84年,我们从未忘记!
-
传说可以“上打昏君,下斩奸佞”的4大兵器,你也就知道尚方宝剑
-
精忠岳飞王贵简介 岳飞部将王贵为何出卖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