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皇城根儿的游艺:畅行天下(王晖)谈老北京传统鹰猎用具

原标题:皇城根儿的游艺:畅行天下(王晖)谈老北京传统鹰猎用具

王琦,网名畅行天下(王晖),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自己的收藏之路。虽历经周折,然而痴迷古物之心不改,缘为好古之乐难以割舍之故。收藏主题涉猎于不同材质不同门类。象牙犀角蜜蜡玛瑙,织绣带饰文房古兵皆为爱物。近年专注于中国铁雕鋄金银器物及明清宫廷马具的收藏及与其相关工艺历史的研究。

皇城根儿的游艺:老北京传统鹰猎用具

畅行天下(王晖)

鹰猎术的历史极为悠久,现在世界公认最早的鹰猎术起源于远东的草原游牧民族。最初鹰猎的目的可能只是单纯的驯养猛禽获取肉食用于生存,到后来逐渐为统治阶级所重视,成为田野游艺的一种方式,一直延续两千多年之久。在中国历史上的关于鹰猎的文字记载最早不晚于战国时期,在因此发展出了相当完备的鹰猎传统及鹰猎专用器物。

因为从十几岁时就开始接触老北京传统鹰猎术,出于个人情感和兴趣的的角度,有缘遇见一些老的鹰猎用器物我也尽可能的购置收藏。只是由于鹰猎技术往往口口相传,年代特别久远的鹰猎用器物很难保存和获得。现在能够找到的传世鹰猎用器物大多是从清代流传下来的。经过多年寻觅收藏,也积攒了一些不同门类的鹰猎用器物,这些鹰猎用器物大多得自喜好鹰猎的前辈及其家人,一部分则是由古玩行的朋友帮助寻觅得到的。

作为来自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人,对于鹰猎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在入关建立清朝统治之后也把这项游艺运动带入了中原并保持了三百年以上......在清代宫廷官制中有专门的鹰狗处,是清代宫廷饲养猎鹰猎犬的官署。清代宗室昭梿撰写的《啸亭续录》中关于鹰狗处的记载:鹰狗处向在东华门内长街,设总统二人,以侍卫兼之,豢饲御前鹰狗,以备出猎之用。其牧人皆以世家子弟充之,许其蟒袍纬帽,为执事人中之品最高者。 由于清朝统治者对这项运动的喜爱,在民间也形成了鹰猎的长盛不衰和对鹰猎的广泛传播。尤其是在被称为天子脚下的北京,在当时对鹰猎术的钻研和鹰猎用具的制作和使用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清朝灭亡后鹰猎虽然不象之前那样风行,但民国年间还是有不少鹰猎的拥趸,一到鹰猎季节还是会放鹰逐猎......在北京直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鹰猎才由于各种原因而逐渐式微......

老北京传统鹰猎用具主要包括鹰铃,鹰转环,鹰瓢,水葫芦,鹰帽,套袖,五尺子,兜子等等......由于有些用具属于消耗品,我的鹰具收藏主要集中在鹰铃,鹰转环,鹰瓢和水葫芦四类。前几年曾经嘉德拍卖有王世襄先生收藏器物的一个专场,其中有王先生的鹰具系列收藏,其中包括了若干把老鹰环和鹰铃。我也去参与了竞争,因为财力不够未能得标,殊为遗憾,特此将这批鹰具的照片附上以为纪念。

鹰铃

鹰铃顾名思义就是佩戴于猎鹰身上的铃铛。主要的作用是在猎鹰出猎时脱离鹰猎者视线范围的情况下,鹰猎者可以根据猎鹰佩戴的鹰铃发出的声音循声找到猎鹰。 跟鹰铃配套使用的是骨质或牙质的铃铛板,偶尔也能见到玳瑁材质的铃铛板,在民国期间也有人使用塑料制作铃铛板。传统鹰猎者会把铃铛板用线缝制在猎鹰尾部再把鹰铃固定在铃铛板上。在清会典上记载了清代武备院掌管的物资除了用于战争的武备物资和原材料之外,鹰铃也列名其中。也许由此能看出当时对鹰猎的重视和普及程度。根据佩戴鹰铃的猎鹰品种,鹰铃分为两种。一种被称为小鹰用的鹰铃,通常用于捕鸟的猎鹰鹞子佩戴。另一种是大鹰用的鹰铃,通常用于捕捉雉兔的猎鹰苍鹰佩戴。鹰铃的材质分为铜,铁,银等几种,还有用两种或三种不同材质焊接在一起制作的鹰铃被称为两镶铃和三镶铃。但是传统上通常铁鹰铃被视为上品。从实用角度上来说,一个好的鹰铃需要有几个特点。一是分量轻。分量越轻越不影响猎鹰飞行和捕猎。二是声音脆亮。如果声音越脆亮,传声的距离就越远越清楚,有利于鹰猎者找到丢失的猎鹰。还有就是形状好看和结实程度了。

我收藏了一些鹰铃,但是最喜爱的是两个铁鹰铃。一个是大鹰用的,另外一个是小鹰的。这两件鹰铃都得自北京养鹰的老人手中,据说至少都是百年以上的古物了......鹰铃顶部焊接铃柄,方便固定于铃铛板上。铃身通过锤碟成型,中间的焊缝通过铜焊焊接。在铃身下部开口打孔,铃身上部有错铜痕迹据说是为了有好的出音效果而为之。我曾经称过这两个鹰铃的重量,大鹰铃不到九克,小鹰铃三克多。这两个鹰铃历经岁月没有丝毫锈蚀,也足见当年工匠选料和加工工艺之精细。

鹰环

鹰环也属于传统养鹰用具中比较讲究的器物之一。按照王世襄先生自珍集里面的说法鹰环是养鹰者最重视的鹰猎用具。鹰环是由上下两个能够自由转动的环通过铆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转环的上环通过皮蛤蟆连接穿在鹰腿上的脚绊,下环连接在五尺子上,起到的作用就是避免脚绊与五尺子缠绕在一起。上品的鹰环据说结实程度也能够令人咋舌,有老人说要在鹰环上挂一个装满水的水桶拎起来而鹰环不变形断裂才成。好的鹰环会在环上通过雕刻和錾刻加工一些纹饰来达到美观的目的。例如在上环和下环的两端会雕刻出龙头,形成二龙相对吐水的效果,把中间的铆接部位做成磨盘,蜘蛛肚,香瓜的样式。制作鹰环使用的材质也不尽相同,我见过的包括铁,银,白铜,黄铜等等。根据使用鹰环的猎鹰品种一般会把鹰环分为三种,分别为大鹰环,鹞子环,松子环......由于养鹰品种的限制,在这三种鹰环里大鹰环和鹞子环相对多见,松子环则是很罕见的。

历经求索多年,我却只得到三件老鹰环。一件是得自原来住在阜成门的赵大爷处他当年旧藏的黄铜鹞子环。环子做工精巧规矩,是原来赵大爷自己养鹰时使用的,配有他手工编织的五尺子和线蛤蟆儿。

一件是得自山西古玩行的朋友处的铁质磨盘鹞子环。这把环子雕工精巧,在上下起线镂空的磨盘中铆入精雕龙头的上环,下环则做成方形以便穿挂五尺子。这环子应该是精钢锻打后手工剔凿铆接的,在当时制作这样一把环子并非易事。

另外一件得自原住在东直门北小街的成三爷手中,是一件银白铜香瓜松子环。据成三爷当年告诉我这把松子环出自清代王府,是当年他的一位朋友祖传之物,知道他喜欢养鹰在他过生日的时候赠送给他的。这把松子环长1,4厘米宽0,8厘米最厚处0,5厘米,在上下环的两边分别雕刻出了四只角,眼,牙,须发栩栩如生的龙头,足见当年工匠高超的技艺。至今尚无缘分能够得到一把心仪的大鹰环子也是多年鹰猎用器物收藏的一大憾事......

水葫芦

把水葫芦和鹰瓢放在一起写是因为在老北京传统养鹰的方式中,讲究的养鹰人如果携鹰出猎这两件鹰具一般是焦不离孟必须一起携带的......夏天天热,放小鹰的时候要不时给鹰喝水以补充水分。不论冬夏,给鹰喂食的时候要把水葫芦里的水倒到瓢子里泡上肉再叫着远喂鹰,一方面鹰吃泡过水的肉不容易上火也能控制膘情,另一方面在瓢子里吃肉能够给鹰形成条件反射,万一鹰逃逸了拿空瓢子也能把鹰叫下来。

先说水葫芦,顾名思义,水葫芦就是养鹰或者养鸟用来盛水的葫芦状的容器。最常见的水葫芦是挑选大小形状的亚腰葫芦,在上半部开一个大小合适的口,把葫芦瓤掏干净以后用防水的材料涮一遍防止漏水,挑选个大小合适的塞子,塞在葫芦腰部的口子里防止水出来......夏天水葫芦一般会挂在腰间,因此有些水葫芦还会用丝绦栓个别子便于系挂。养鹰人用的水葫芦材质不一,除了天然生长的葫芦,还有用木胎成形上大漆,布胎成形上大漆,植物根茎编织成形后批灰上大漆......水葫芦的形状也不尽相同,有圆的,夹扁的,六棱的......王世襄先生曾经收藏了两具天然生长的葫芦制作的水葫芦,这两具葫芦的照片和来历在王先生早年撰写的说葫芦和自珍集里面都有收录。我的水葫芦收藏共计七件,既有天然葫芦材质的,也有木胎成形上大漆和布胎成形上大漆的......其中三件分别得自阜成门赵大爷和东直门成三爷,其它的几件的来源都难以追溯了......

鹰瓢

再说鹰瓢,鹰瓢的形状一般是半圆形的,便于在鹰瓢里面盛水盛肉喂鹰。有些鹰瓢的内壁会涂成红色,也许是为了颜色鲜艳更容易召唤猎鹰的原因。为了便于携带,鹰瓢上大多有挂环或挂钩连接。根据鹰瓢的大小尺寸不同分为大鹰瓢子和小鹰瓢子。制作鹰瓢的原料也不少,我见过的鹰瓢使用的材质包括椰壳,瘿木,海螺,人头骨,猴头骨等等。椰壳是相对较为多见的鹰瓢材质,其中使用人头骨制作的瓢子在老养鹰者中最受珍视,但其原因已不可考......我收藏的鹰瓢材质包括椰壳,人头骨,猴头骨......

现在国家法律严格保护野生动物,在民间野生动物保护的观念也已经深入人心。因此,鹰猎在很多地方都被视为违法行为而遭到禁止,严重的甚至鹰猎者会因为持有猎鹰而判刑。。但是鹰猎术毕竟是一门有着两千年以上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刀切的禁止养鹰进而造成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断代甚至灭绝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如何平衡兼顾野生动物保护与鹰猎术的传承与发展也是会需要一定的智慧和方法,虽然已经多年不再养鹰,但是作为曾经的鹰猎爱好者,我相信一定能够会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图文由作者提供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