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枕边书,没想到过了1300年后竟然这样火
原标题:唐太宗的枕边书,没想到过了1300年后竟然这样火
唐太宗的枕边书
盛世王朝,贞观之治,无疑是非常著名和辉煌的一页篇章。很多人将“贞观之治”归结为唐太宗的开明和贤臣的辅佐,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贞观之治”背后,有一部非常重要的典籍,奠定了唐太宗治国理政的理论基础和路线方针。
这部书就是——《群书治要》。
可惜它在中土失传近千年,直到近年才再次光显于世。
千古明君李世民,勤修内政,任人唯贤,把泱泱大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博览群书,知历史,懂兵法......相信你会疑惑,他是如何做到的?时间从哪来?直到遇见唐朝的“四库全书”,才恍然大悟。
原来自唐太宗李世民之后,几乎历代君王大臣也都必读《群书治要》。从这套书的编撰团队和他的历代读者,我们可以一窥此书的重要地位和历史功绩。
总 策 划:唐太宗李世民
主 编:“一代名臣” 大唐秘书监 魏征
编委会成员:“大唐名臣” 秘书少监 虞世南
弘文馆学士、尚书殿中侍郎 褚亮
弘文馆学士、著作郎 萧德言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魏征将《群书治要》取名为“治要”,就是整理了中国古代典籍中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要,全书按照经、史、子的分类编辑而成,是中国最早的“类书”之一,也可以说是唐代版本的“四库全书”。
全套书收录了六十六种经典,其中有十五种都是已经失传的珍贵典籍,籍由《群书治要》而保存了其中的重要部分,其价值不言而喻!
自问世以来,就是唐代最高统治者的必读书。根据历史记载,唐太宗令魏征等贞观名臣人人必读此书,唐太宗还两次谈到读此书的收获,说:“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使朕致治稽古,临事不惑。”还经常说:“手不释卷,知风化之本,见政理之源”。
史书上还记载唐玄宗、唐德宗等唐代帝王均学习过此书,这部书后来传到日本,日本多位帝王,还有著名的德川家康都认真学习本书,德川家康令人把这部书的手抄本刊刻出来,这部书才流传到今天。
《群书治要》流传回中国后,影响了多位高层领导,老一辈革命家习仲勋同志还为此书题词“古镜今鉴”,多位领导人在讲话中数次引用《群书治要》里面的经典名句,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基金会还组织出版过《群书治要》校订本。目前,这本书已经成为许多领导干部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读本。
著名的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在读到《群书治要》后,深有感触地说:“《群书治要》这部重要的古籍,我以为对正人心、端风俗、明得失、知兴替尤为重要,它能帮我们鉴古今,匡时弊。”
现在,不仅领导干部在读这部书,很多企业家也大力学习和推荐此书。金蝶软件集体的董事长徐少春、方太集团的董事长茅理群、苏州锢得公司董事长吴念博等都积极推荐这本书。
《群书治要》是文言古籍,今天,水煮君要向大家推荐的,就是这部书最详尽的注释翻译版本《群书治要译注》,这套书由中共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主编,数十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研究的专家,经历两年多的时间对这部书作了详细的注释和白话翻译,是现代人学习和阅读这部书最好的版本。
中国古代文化浓缩卷
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它内容“博而要”,几乎涵盖中华古籍精粹,宏大到古代君王读它应用于治国教民、政治管理,小到当今人修身、做人、立世、管理、社交、婚姻家庭经营都能从中觅到方法。
如何为君?如何识人?如何借鉴历史?如何修身、齐家?如何管理?如何辨是非、判格局……先哲智慧,依然是解决当代许多问题的良方。
若你想通过看书成为更有修养、有格局、有智慧的人。
水煮君一定推荐你读读这套旷世奇书《群书治要译注》(共10册),有原文+题解+注释+白话译文,性价比至高。
中国古代治道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修身、立命、处世、管理之法宝
▼
将思想精髓分门别类
领你有门道、有主旨的快速吸收
它不同四库全书,而是按照实用应用主题分类:修身、德行、齐家、处世、治国、兴衰借鉴……专门用来应用当下做人处事、经营家庭、管理等。
经部中提炼出周易、论语、孝经等修身精髓思想,如《周易》的谦卦:
【卦旨】谦卦,象征一个人的德行很高,但能自觉地不显扬,表谦虚卑退之意。
【译文】《象传》说:高山深藏在第种,象征着谦逊。君子效法谦卦精神,能聚集更多……
史部讲兴衰借鉴,史记、汉书后汉书、魏志、晋书…它不是单纯讲历史,而是点明要意、主题,去读历史。如《汉书》点名可学习借鉴之处:
文帝、景帝节俭、爱民,虚心纳谏,修养生息,成就了文景之治。
汉武帝,雄才大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贤才并起,汉朝兴盛达至顶峰。
还有诸子百家的思想、纵横家的谋略、鬼谷子的攻心术、孙子兵法……古镜今鉴,复兴中华之宝典;修身齐家,实乃人人所必读。
全注全译 简体横排
教你轻松读懂千年古籍
如《老子》,许多人细读都不懂,但此书独特之处,将书的主旨题解。
【题解】老子阐述天地的大道,是生养万物而不加以干涉,提出圣明的人应当效法天地之德,远离欲望与名利。全书围绕这一思想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加以阐述和论证。
曾面临失传
如今成为旷世珍本,家藏必备
一部“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巨著,曾险些失传。
日本历代天皇奉之为圭臬,不传之秘;嘉庆皇帝养心殿藏书;净空法师倾力推荐,誉为能帮助世界的一本书……
如此珍贵的一部典籍,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集成的珍版,家藏小孩、大人不同阶段都可以从中获得智慧与良方,礼盒装送人亦体面有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文化精粹一本通
《群书治要译注》共10册
唐朝“四库全书”
历史、国学、文化精粹一本通
相关文章
-
党史百年天天读·12月20日
-
古代接生方法揭秘 竟然是靠鞭打加快分娩
-
《救荒本草》是何书?外国人竟认为它比《本草纲目》还高明!
-
博纳巨龙:阿根廷大型食草恐龙(长12米/6500万年前)
-
胡服最早由谁引入中原?赵武灵王为推行骑射改革服饰
-
1965年,湖北古墓出土两把宝剑,专家拿起被划伤,上面刻有8个字
-
五帝之一的颛顼——颛顼高阳氏的首任帝
-
五经指的是哪五经?
-
解密张宗昌的白俄部队 中国白俄军团来源与去向
-
凉山彝族谱系文化的民族学意义—附史领惹古氏族的系谱简要内容
-
毛泽东:你瞎指挥,我就乱报
-
为美好的世界献上祝福是什么 作家晓枣所著的轻小说
-
熙年间的黄培诗案是怎么回事?
-
1955年行政级别工资制度是如何出台的
-
古代官员怎么“提案”? 朝局历史档案解密
-
古人的智慧:魏晋时期品目繁多的水果
-
历史上真实的鬼谷子是什么样的:战国风云幕后策划(名叫王诩)
-
古代妃子侍寝时,为什么一定要裹被子抬进去?最后还要被搀扶出来
-
《诗经》与“诗教”
-
巨型食草恐龙:酋龙 体长15米(仅在中国四川被发现)
-
方志敏被俘前一个决定,成就一位大将,13年后还报了军团覆灭之仇
-
风化的画卷 承载一位清官的故事
-
盛世大唐崛起前危机渭水之盟
-
彰善纠过:传统士人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
他是长征路上为保卫毛主席而牺牲的警卫员,六十年后才找到尸骨
-
古代皇帝妻妾人数之谜 历代皇帝的后妃远不止三宫六院?
-
朱瞻基为什么要弑父:没有弑父(朱瞻基回京时明仁宗已死)
-
太监,不健全的人格但却能权倾朝野
-
晚清鸦片在中国泛滥成灾的历史真相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