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善纠过:传统士人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原标题:彰善纠过:传统士人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中国古代读书人,将追求圣贤当作人生的终极目标,一生要贯穿儒家提倡的“仁”、“德”等道德标准,因此他们通过各种方法进行自我反省,规正自己行为和心性上不符合道义的行为,从而达成吾日三省吾身的目标。
乡约当中的道德约束
乡约在中国古代乡村(包括一些城镇)自我管理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通过一乡当中德高望重的人,提出对于整个乡民或者团体行为约束的公开性文件,从而借整体群众的监督来提高乡民的道德水平。
一般认为乡约的正式出现是在关中地区的吕氏家族当中。从 其族长吕大均开始,规定用公开的乡约通告进行惩恶扬善的条文。在民间组织当中,每当全体集会时,按照原则和规定,对于在乡里道德表现良好的人公开表扬,而有错误行为的人则集体批评,帮助其改正自己的过失。
宋明时代的很多思想大家都是实行乡约非常积极有力的提倡者,宋代的朱熹,明代的王阳明都是非常典型的代表人物。尤其是王阳明创立的《南赣乡约》,更是时人以及后来人重要的模仿对象。透过王阳明个人,明代的绝大多数心学家都是乡约的积极拥护者,在地方和宗族之间不遗余力推行乡约,以教化风俗。后来这种民间自发的道德完善行为受到官方的大力支持,清代的明晨于成龙、田文镜,甚至把乡约纳入到地方行政的体系当中。
私人日记的公开检阅
上述的乡约主要是对于整个乡里宗族的普通人而言。而在明清时期的读书人团体当中,有着一项历史非常悠久的传统:将自己个人的修身日记公开在师长或者朋友的面前以寻求批评,从而进行自我反省更正的传统。
明清的许多书院有着将自己日记呈交给师长审阅的明文规定。从宋代非常有名的白鹿书院中,就有“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的传统,在明清这样的自觉行为被制度化。他们的日记一般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面记载自己平时在生活当中的细节,另外则是记载读书心得。所以现在流传的很多古人的日记,里面相当的内容都是其读书体会或者读书札记。
明清时的书院管理与今天的学校相比是非常松散的,所以修身日记是书院用来约束学生行为和督促其读书非常方便的一种方法。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制度越加完善,品类也不断增多。比如日课簿、日程簿、日记簿、行事日记册、读书日记册等等,主要还是以学生的学业为主要内容,同时也监督个人言行,并规定每五日向老师呈阅。
省过会
明清士人还有一种进行自我反省规定的方式:省过会。
一般是由一群志存高远的士人为了激励道德,组成省过、规过的社团。社友们随时记日记,在约定的见面日期将自己的平日的生活细节公之于众,或者在台上毫不遮掩报告自己的过失,然后由其余的社友点评其行为,改正其中他们认为不符合道义的地方。
这样在组织在明清也非常多,比如清初在江苏太仓一群读书人组成了一个名为“考德课业会”,规定社友们要准备三种本子:第一是“记事录”,只用来几下自己日常生活当中的善举;第二是“志学录”,只记日常行为中的过错;第三则是“相观录”,用来几下会友或者社友的嘉言懿行。而“志学录”是其中最为主要的一个环节,每次机会都要互相传阅,从而达到反省自身的目的,以提高个人的修养和道德水平。
再比如,曾经对于毛泽东思想影响很大的清代思想家颜元,就是讲互评日记和个人省过的传统发挥的非常彻底的一位思想家。在颜元的一生当中,他不断与身边有志于在道德修养上奋发向上的朋友组成过非常多的省过会,他把这样的工作当成个人进步的不二法门,所以进行这样一种在现在人看来非常变态而又难为情的工作,在颜元的认识当中是非常严肃和愉悦的。在他的省过会当中,这种日记互评经常是双向性质的,即学生将自己的日记交给老师,同样,老师也会将自己的日记交给学生来审阅。而且太对都是一丝不苟,非常认真的。
五四青年的继承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知识界高举科学、民主的大旗,而且掀起了一股剧烈的反传统的浪潮。然而令人非常诧异的是,这些走在时代和知识前沿的年轻人,却仍然在沿用他们极力反对的传统士人的自我修身方法,这一点非常值得反思。这种将个人生活公开进行批评的传统在他们这里仍然有着活力。
比如杨昌济曾经在英国留学,但是他后来在湖南师范教书时,一大批学生写修身日记,并且进行传阅。而这些学生在后来组成新民学会时,仍然写日记,互相传观,互相批评,这样的传统一直在不断延续。
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进行私人日记传阅的过程,在公众面前自我检讨的行为全部都是自愿的,且整个气氛是相当活跃的。他们在进行批评以及自我批评之时,都把这当做是一种好事在做,很少会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从当时一些人的回忆录中看,他们对于这样的工作和事业是充满了热情的。
当时报纸经常刊登这样一些关于个人省过的随笔文章:“我记得当时互助社开会,报告自己的过失以自励的时候,别人我虽然不知道,单对于我却有着很大的益处,因为那每天都是用很实在的功夫在反省,经过多次会议,我觉得我是比之前进步了些。”也有人提到:“我们的日会没有间断,过失的报告都很真实。”
从明清的士大夫到五四的知识青年,把私人生活公开化,以一种类似于批评以及自我批评的方法,并且借助群体的力量来督促自己实现道德的转化和提高。直至今天,这样的传统仍然在延续!
撰稿/素白【读史品生活】
相关文章
-
《突围》林满江一意孤行,傅长明忍无可忍选择背叛,齐本安:真讽刺!
-
中国古代隐士背后的文化内涵
-
古代没有狂犬病疫苗,被狗咬了怎么办?历史说人类终将战胜疫病
-
600年前,成吉思汗后裔逃往四川,如今凭借祖先的10句诗重聚
-
魏晋南北朝时期厨师的饭前准备工作有哪些呢?
-
这位太监太疯狂:气死太子,连杀两位皇帝,开启宦官封王先河
-
绝世美人虞姬死亡之谜:死后为何会身首异处!
-
这个被人拾到特殊的印,究竟有什么不同,到底隐藏了什么真相
-
他是彭老总麾下的小将,当过上海市委书记,逝世后降半旗致哀
-
两个女婿一个是大将,一个是元老,毛主席说他如果不死可以当部长
-
汪建新:诗人毛泽东的江西情缘
-
孟子休妻的故事 孟子为何要休妻?
-
“宣城画派”的前世今生(二)
-
解密朱元璋如何灭元骑兵
-
数万口古井记载老城千载烟火
-
张宪的妻子是谁?他是不是岳飞的女婿还有待考证
-
揭露蒋介石“劫持”孙中山之子孙科内幕
-
历史上唐伯虎最终的结局竟是这样?
-
此人帮了司马昭的大忙,司马昭感谢方式很特别:诛灭三族
-
范仲淹大贪官?苏州大饥荒,饿死者遍地,他是父母官,却胡吃海喝
-
“我,寒窗苦读18年,双非女硕士”为何拼不过学历、工作没人要?
-
党在西柏坡时期的学习
-
三国时代谋士之最新排名 诸葛亮位居第一
-
俞晓群五行占:木沴金之孤阳持治
-
关节炎?带你了解一下古代最早的养生治疗
-
古代“缠足”恶习是何时出现的?如此恐怖为何能够流传长达千年
-
周总理的一项发明,美国研究了40年才破解,蒋介石至死都没明白!
-
皇帝招才女入宫,才女作词一首,结果一生无宠?原因很简单
-
讲述古墓中骇人听闻令人防不胜防的11大机关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