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北高加索征粮 向列宁要军权的图谋
1918年6月22日,斯大林就已经将自己的大部分注意力转移到了军事方面来。他在给列宁和托洛茨基的信中写道:"我不想为自己谋求任何军事职务,但军区司令硬把我拉进他们那一摊事。我感到不这样也不行,没有别的办法。现在我认为,如果我拥有直接的正式的干预和任命的授权,诸如任命部队和司令部的政委、出席军区司令部会议以及在南方代表中央军事权力机构,将会对工作有利。"在这里,斯大林谋求军职的用意是十分清楚的。
斯大林为什么会如此不顾一切地要求并在没有得到列宁认可的情况下自行掌控在南方、北高加索的军权呢?这至少有几个原因,一是,斯大林在察里津的征粮工作远不像他向列宁报告的那样顺当,"垄断性"征粮以及随之而来的对"破坏者"的镇压遭到地方政府机构和军区领导人的激烈反抗;二是南方战线和北高加索军区的指挥人员都是托洛茨基任命的。斯大林本来就不同意托洛茨基的利用旧的军事专家的方针,南方战线的旧军事专家和指挥人员不听他的指挥,这就更加深了斯大林对他们的成见和排斥;三是斯大林是向列宁保证过要将大批粮食运到莫斯科和彼得格勒去的,如果不将地方和军区的权力掌握过来,斯大林就无法完成他所允诺的征粮指标,因此"谋求军职",谋求有中央全权代表称谓的军职就成了斯大林刻不容缓的追求。
在那个混乱的岁月里,伏罗希洛夫是最早支持斯大林对斯涅萨列夫斗争的军人。那时,伏罗希洛夫率第三军和第五军的残部从乌克兰辗转来到察里津城下,和10几年前就相识的斯大林见了面。这对斯大林来说是极好的事,因为他正苦于在北高加索没有支持自己的人。所以,早在6月23日,斯大林为了保证自己在北高加索军区的地位,就有意提拔伏罗希洛夫,于是他就让斯涅萨列夫签署了这样一份命令:"前第三军和第五军的所有残部、前察里津战线方面军的部队和由莫罗佐夫及顿涅茨边疆区的居民组成的部队合并成一个集团军,任命前第五军司令员克里门特•叶菲列莫维奇•伏罗希洛夫为司令员。"没有任何军职的斯大林竟然签字批准了这份任命!
而到了7月22日,斯大林成立了北高加索军区军事委员会,斯大林自任为委员会主席,支持他的两个人,一是"军队支持派"伏罗希洛夫,二是"地方支持派"、当时的察里津苏维埃和党委会主席米宁成了军事委员会的委员。半个多世纪以来,在苏联的官方史书和现在绝对维护斯大林正确和权威的书上,关于北高加索军区军事委员会成立一事,都用了"受列宁委托"这样的说明语,但是又都没有提出任何文件来证实。时至今日,人们也没有发现,当时列宁签署了任何任命斯大林为北高加索"全权军事代表"和委托斯大林在那里成立军事委员会并由他任主席的文件。
相关文章
-
农民起义的带头人为何都不是农民?
-
诺曼底登陆成功后,盟军士兵把驻在英国时的清规戒律统统抛诸脑后
-
历史上以瘦为美的朝代,减肥方式荒唐可笑,甚至拿生命在瘦身
-
日本最恶空难:民航被战斗机撞毁,唯一幸存者被送上法庭
-
抗战时中国有好几亿人口,为何军队却只有几百万
-
内蒙元代窖藏出土了一个高足杯,这件文物,竟比元青花还要珍贵
-
这个鬼子军官做了什么?美国人尊重他,归还军刀,为他写书拍电影
-
她是宋美龄之后的民国“第一夫人”,威望比宋美龄更高
-
二战后日本贵族被废除,不甘落寞的他们建了个颇为神秘的活动基地
-
《羞辱》笔记之二:认识这个中东“火药桶”
-
二战时,英国为何要痛揍伊拉克?
-
日本为啥投降?日本天皇是怎么想的?
-
苏军冲锋时高喊的“乌拉”真是“冲啊”?事实上并非如此
-
中国觉醒之时 作恶累累的异国强盗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
在中国命丧的六名日军大将
-
[图文]美国飞虎队教官来华拜访中国最后飞虎队员龙启明
-
哥萨克骑兵所向披靡,为何在日俄战争中十一万人会八千日军全歼?
-
越战时期美越在胡志明小道的血腥较量
-
中国最有骨气的“抗日市”,几个日本人刚下车,当场就被打死两个
-
美智子拒绝与天皇合葬,浮华背后日本皇后有多少屈辱?
-
历史上的今天|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逝世
-
伦敦墓地出土两具古代骸骨,考证猜测是罗马时期的我国奴隶
-
[图文]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咸丰坚持使臣磕头惹祸
-
阿拉曼战役隆美尔为什么会战败?从始至终,数量上就没超过对手
-
一个项圈就能制服狼群,古代牧民为保护牛羊,有多少“大智慧”?
-
前苏联入侵阿富汗的原因及为此付出代价知多少?
-
89岁总统入狱六年后获释,索要千万资产,拒绝出席指控政敌
-
二战后,在关岛密林中过了27年野人生活的日本兵,结局如何
-
细思极恐:唇亡齿寒,太阳枯竭,地球的命运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