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国家真的给发对象?
原标题:在古代,国家真的给发对象?
▼
都说嫁人,
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
因此出嫁,
是每一个女人最期待的事。
和心爱的人一起建立心中的家,
这,便是“嫁”最初的含义。
你,会是值得她一生托付的人吗?
缔结婚姻、传承子嗣,不论古今都是一件人伦大事。《礼记·婚议》云:“婚礼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历朝历代都在完善和鼓励婚姻上下过不少工夫。
大力推行早婚
先秦许多典籍都记载过男女法定结婚年龄,《谷梁传》文公十二年记载:“男子三十而娶;女子十五而许嫁,二十而嫁。”这个儒家文化理想中的年龄线有点高,实际上先秦婚龄远比这个杠杠低。
越国地处南方,不大理睬儒家思想,规定女子十七不嫁父母有罪。即便是孔夫子本人,也十九岁便娶了妻。
后来有人据此理解,大概儒家划的这个线是最高线,男三十、女二十以下必须结婚。后世结婚年龄呈现越来越低的趋势,汉初规定女子十五可嫁,西晋时女子十七未嫁者,由郡县长官负责找人配婚。
《军师联盟》剧照
南北朝时战争连绵,人口锐减,为了尽快恢复人口,北齐规定女子十四可嫁,北周为了尽快造人,更是火烧火燎地下令男十五、女十三便要嫁娶。以后历代大多在男二十、女十五上下徘徊,相对现代来说,总体都是早婚。
明朝宣德年间有位御史到湖南巡察,发现有个地方年男女婚嫁多逾三十,惊恐的如同发现了外星人,于上连续三年强制当地改变风俗,好歹止住了晚婚风俗。御史的这份儿心,也真是操的稀碎。
鼓励改嫁和自由恋爱
与大众认知相悖的是,不得离婚、夫死守节、从一而终的落后习俗,是明清以后才有的。古代的婚嫁观念并没有这么变态。
战国时赵国太后嫁女给燕国,送女儿前还祈祷说,希望上天保佑,别让燕国人把我女儿休了。
《大唐荣耀》剧照
汉文帝的窦皇后、汉景帝的王皇后都是前夫挂掉后改嫁的,汉景帝、汉武帝都对老妈和前夫生的子女毫不排斥。
汉初名相陈平,娶的老婆是嫁过五个丈夫、并把他们全克死的“扫把星”。大才女卓文君,也是前夫死了,改嫁给大才子司马相如,还传为千古佳话。
南朝南齐豫章郡有个节妇万晞,年少孀居,没有子女。娘家屡屡催她改嫁,以至于这件事都惊动了郡守。可见彼时改嫁没什么大不了的,追求自己的幸福显然更重要。
鼓励自由恋爱脱单,汉人没少数民族兄弟放得开。北魏孝文帝专门下过诏,以“礼有达式”为名,令男女“仲春奔会”,“男女失时者以礼会之”,积极地创造时间和场合让青年男女们约会,简直是皇帝界的一股清流。
《陆贞传奇》剧照
北朝的稽胡(匈奴的一个别部)更放得开,女子出嫁前随便跟男子交往,至于是只谈谈恋爱、还是发生灵与肉的交流自己看着办。男人娶妇,还以妻子婚前男朋友交得多为荣。
照顾特殊人群
不管朝廷怎么鼓励、怎么优惠,总有一些人群找对象、结婚不是那么方便。比如士兵、宫女、穷人,因为工作时间和经济条件限制,拖来拖去拖成了大龄青年。怎么办?朝廷替你解决。
西汉规定宫人三十以下都要出嫁。北魏实行一刀切政策,但凡皇帝驾崩,不管宫女们年纪大小,后任皇帝把她们一律放出宫嫁人。明太祖时规定,宫女服务五六年者,只要踏踏实实做好本份工作,允许依次出嫁。
对士兵这个群体,特别是戍边任务较重、几十年难得回家看看的,汉朝便把发配边疆的犯人妻女许配之。
《艳骨》剧照
有资格被发配的一般都是有文化、有知识、有才能的官员、富户、豪强,戍卒往往能在他们的妻女中捡到宝。北齐时,则集中组织一些内地寡妇,徙边配于士卒。
当然朝廷也不会忘了穷人。唐太宗时候下令,如果男过二十、女过十五,因家里太穷无法婚娶的,当地郡县守令要拨给经费,或由宗族中富人资助,这种婚姻脱贫政策值得点赞。
总的来说,鼓励婚姻是我国古今一以贯之的国策,不管目的如何、形式如何,都饱含着追求幸福、维持伦理、促进社会和谐的意义,这股扑面而来的暖意,又有谁忍心拒绝呢?
你理想中的婚礼是什么样的?
【明代的锦衣卫和东西厂】
上周中奖名单
【小陈】【安小然丶 】
【微电影李燕13621000831 】
【Infinity!】【不逸】
PS:
【周周有奖】活动从每周二开始
截止到下周二早上8:00
每周一早上8:00会公布部分中奖名单
相关文章
-
己亥是什么意思?己亥年是什么命(五行属木)
-
郭沫若与鲁迅之间的骂战,郭沫若说了四个字,鲁迅说了五个字
-
大夏王朝的17位帝王历史解密
-
中国最强母亲:大儿国家主席,二儿银行行长,三儿军区司令!
-
山东龙:中国大型食草恐龙(长15米/距今7300万年前)
-
花木兰是哪个朝代?或是孔子弟子的后人(至今无定论)
-
一代巨星李小龙:他走了,他一直没走
-
史上能称得上千古一帝的是哪几位?白手起家,文韬武略都很厉害
-
投笔从戎的主人公是谁 班超,东汉的文人走向战场
-
蔡元培简介: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
-
“我”在古代不是第一人称 竟然是兵器
-
古人难道终生不剪头发?古人重视头发的背后又有怎样的含义?
-
成佛后,唐僧为何不回大唐?不是如来挽留,而是他无法面对李世民
-
雍正之死到底是怎么回事 后人四种猜测比较靠谱
-
慢龙:亚洲大型食草恐龙(长9米/距今8850万年前)
-
画圣吴道子为什么要断手:没有自断手臂(电影中剧情)
-
十大谋略书籍有哪些 哪些书籍可以教人学习谋略
-
古代通房丫鬟有多惨,少爷和少奶同房时,她也要在床边随时伺候
-
揭《黄慕兰自传》:是否及时报告向忠发叛变
-
邢窑遗址中出土古代鸳鸯锅,可这都不算什么,最珍贵的是一个瓷片
-
宋仁宗张贵妃的爱情故事 宋仁宗张贵妃关系如何
-
程万军:明朝如何做到永绝权臣?制度性“去势”!
-
春秋和战国的区别,春秋以周天子为尊(战国诸王争霸)
-
殷商甲骨文的出现 甲骨文是不是商朝人发明的
-
【先生·马相伯】为叫醒中国 自称是“叫了一百年的狗”
-
唐伯虎书法真迹图片,笔画婉转流畅(衬托内心温柔)
-
民间为什么把诸葛亮捧得高高在上,他配吗?
-
扁臀龙:美国大型禽龙(长8米/拥有尖刺状直拇指)
-
哪位将帅在抗日根据地“点将台”民歌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