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民间为什么把诸葛亮捧得高高在上,他配吗?

原标题:民间为什么把诸葛亮捧得高高在上,他配吗?

在古代媒体、舆论并不发达的情况下,仅凭借老百姓的意志就想要把一个古人捧得高高在上显然是有些难度的。要知道即使是被称作“万世师表”的孔子也是在历代统治者的加持下才成为至圣先师的。

一、孔子的成圣之路

孔子也不是天生的圣人,在68岁以前,孔子都在为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奔走于列国。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的父亲叫做叔梁纥,叔梁纥本是宋国人,后来为了逃避宋国战乱才来到了鲁国,并授官为

陬邑大夫(山东曲阜)。叔梁纥是贵族出身,宋国君主的后代,《孔子家语》中记载他“身长十尺,武力绝伦”。而叔梁纥来到鲁国后因为武力高超,与另外两位名将并称为“鲁国三虎将”。

但这样一位身份高贵,能文善武的全才却有一大遗憾,叔梁纥没有儿子,他的正妻只为他生了九个女儿,小妾倒是产下长子孟皮,但却患有足疾,而在先秦“礼法大于天”的时代,患有足疾无法正常行走的孟皮是无法成为家族的接班人的,于是六十六岁的叔梁纥便请求纳颜氏的女儿为妾,最后不满二十的小女儿颜征在嫁与了叔梁纥,并为其产下了孔子。

三岁时,叔梁纥病逝。孔母颜氏被正妻施氏逐出了家门,孔子从此与其母一起过上了清贫的生活。成人后,孔子走上仕途,不过孔子担任的都是“委吏和乘田”等小吏,干着仓储和畜牧的工作,没有什么地位。直到三十岁时,孔子才有了些名气,因此才自称“三十而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论语·为政》

之后,孔子来到齐国,并受到齐景公的重视,不过在得知齐国的大夫想要加害自己时,孔子仓皇逃回了鲁国。在鲁国时,孔子得到重用,开始施展自己的治国理念,大治鲁国。不过后来由于与国君理念不合,孔子便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五十五岁。

公元前484年,周游列国14年的孔子被请回鲁国,孔子虽有心从政,但仍是被敬而不用,于是他从此便开始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因《乐经》失传,后世故称为“五经”)的整理工作。前479年,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终年七十三岁。

孔子毕生致力于在列国推广自己的为政理念,可惜,得到的都是统治者的敬而不用。在他死后,这一情况虽然出现了改观,但也只是表面而已。首先是他那套君君、臣臣的理念。

君君、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

西汉初年,博士叔孙通为高祖刘邦献上“君君、臣臣”的朝仪规矩,从此朝堂之上再无“饮酒争功,拔剑击柱”的乱象,臣子们也有了规矩。刘邦深感儒家纲纪伦常的精妙,甚至说出“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的话来,从此便开始以最高规格的“太牢”来祭祀孔子。为了巩固君王的统治,从不敬儒生的刘邦到成了祭祀孔子的第一人。

从汉朝开始,历代皇帝登基后第一件事便是为孔子改封谥号。汉朝时为“褒尊侯”,隋朝时为“先师尼父”,唐朝时分别有“先师”、“先圣”、“文宣王”,宋真宗时封为“至圣文宣王”,元朝时叫做“大成至圣文宣王”,明嘉靖时期去掉王号,改称“至圣先师”,清顺治时又改做“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但不管叫什么,历代统治者的目的都是为了通过加强孔子的地位而保证皇权的稳固,特别是在董仲舒的那套“三纲五常,天人合一”的理论被统治者运用之后。这大体就是孔子的成圣之路,不过是在历代统治者的刻意下形成的。

和孔子一样,因历代统治者的需要而受追捧的诸葛亮

诸葛亮受追捧的原因和孔子受追捧的原因一样,都是因为统治者的需要。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诸葛亮受追捧的具体原因却是与孔子不同,前者是因为有利于皇帝的意识形态上的统治地位,对象包括公卿大臣和士子百姓;后者的对象则是主要针对于大臣。就如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所写的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不正是历代君王所想要的吗?

诸葛亮被历代统治者推崇的原因正是他的忠,他在大权独揽,主幼国疑的情况下,仍旧忠心事主的忠。而诸葛亮最后更是操劳而死,堪称历代人臣的典范。因此统治者才会大力推崇他,哪个皇帝又不想多出一些像诸葛亮这种既有能力又忠心的臣子呢。

在三国时期的人物中还有关羽也是如此,他“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忠义同样受历代统治者追捧,为了教导臣民忠君爱国,关羽的地位也被抬得越来越高,由侯而王,旋而进帝,最后成为虚缈的神仙(嘉靖时追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

总而言之,不论是孔子还是诸葛亮、关羽等,他们从凡夫俗子变成高高在上的仙圣并不是民间老百姓所能促成的。在古代媒体、舆论并不发达的情况下,只有朝廷才能完成如此大项的工程。他们都因不同的原因而受皇帝追捧,但殊途同归,最后的结果就是保证了统治者的统治地位。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