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战争史料 > \

那座从上海外滩消失的“和平女神”像——纪念一战结束100周年

原标题:那座从上海外滩消失的“和平女神”像——纪念一战结束100周年

100年前,1918年11月11日,随着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当这一消息传到上海,外侨社区中顿时洋溢起一番喜悦的气氛。尽管远离欧洲主战场,然而已经持续了四年的这场战争依旧深深影响着居住在上海的西方侨民。

从1914年11月青岛响起的隆隆炮声,到1915年在上海租界发生的“尼尔森集团走私军火案”,再到1917年中国正式对协约国宣战后上海德侨境遇的改变。这座城市的人们事实上一刻都没有远离这场战争。当然,更令的人们牵肠挂肚的,则是那些从上海出发,前往欧洲从军参战的人们。

一战结束后,为了纪念那些回国参战阵亡,再也无法重返上海滩的人们,由上海租界专门成立的战事纪念委员会牵头,于1920年正式决定在今延安东路中山东一路口(即当时公共租界与法租界交界处)建立纪念碑,为此他们还组建了纪念碑委员会,负责实际操作。

经过前期募款、设计与建设,1923年,纪念碑地坪、碑身及周边配套设备都已建成。1924年初,从国外定制的青铜塑像运抵上海。

1924年2月16日,纪念碑揭幕仪式隆重举行,上海各界要人、市民总计约万人出席。至此,这尊被人们称为“和平女神”欧战纪念碑终于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

纪念碑落成典礼

整个纪念碑及雕像由马海洋行设计,其中纪念碑呈长方形盒状建筑物,整个纪念碑底座由钢筋混凝土砌成,中间为空心,墙面贴有花岗岩,碑面刊有阵亡者姓名,两旁有铜做的盔胄盾甲等古代战争用具,碑顶立一青铜制和平女神,手抚一孺子。寓意世界永久和平。

和平女神像

然而很不幸,落成仅仅8年后,这座城市就爆发了“一·二八事件”,之后更在1937年的淞沪会战中遭遇了惨重的兵祸!

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身处租界的“和平女神”也自身难保。1943年5月22日,工部局总董冈崎就“拆除黄浦滩畔铜像和更改租界内路名事”致函汪伪上海市政府,要求取消英美人之铜像。8月26日,伪上海市长陈公博作出回应,他下达手谕,要求“将黄浦滩畔所有铜像克日拆卸”。

很快,“和平女神”青铜像不见踪影,只剩下硕大的纪念碑底座,孤独的矗立黄浦江畔,仿佛成为了一座宣告西方势力在这座城市被扫除殆尽的墓碑。

1945年,抗战胜利,部分西方侨民从集中营里一经释放,即向中国政府提出希望可以找回那尊“和平女神”青铜雕像。很快,铜像在虹口一带的仓库中被发现,随即被送交英国驻沪领事馆保存。随后,关于将“和平女神”像复位,重建欧战纪念碑的呼声就始终没有停止。

1947年3月21日,英侨联合会以其主席德威第的名义致信上海市长吴国桢,信中说:

我们认为,欧战纪念碑是国际性质的。在1937年后中国人付出了巨大努力。对于那些为他们的国家、民主而献出宝贵生命的中国人,以及那些反法西斯同盟者作出的最大牺牲,纪念碑应当是一个适当的纪念。

吴国桢接受了外侨提议,并将此项复建工作交办给上海市工务局。1947年11月11日,为了庆祝上海欧战纪念碑修复重建,上海外侨在纪念碑前,举行献花仪式。市长吴国桢出席主持,工务局长赵祖康、该项目的设计师雕塑家刘开渠等也应邀参加。

1947年11月11日,上海欧战纪念碑修复重建仪式现场

1947年11月12日,《申报》关于前日纪念仪式的报道

然而,之后的风云变幻,让这一设想最终成为了泡影。动荡的时局、飞涨的物价,在种种现实的困难之下,人们已经无暇顾及这座纪念碑的重生。

新政权建立后,一度有人提议利用残存的底座,建立一座纪念人民解放军的纪念碑,但之后也再无下文。最终,这座高耸的底座,也没有逃脱被拆除的命运。和平女神像也渐渐地从上海人的记忆中消失……

据说此为1950年杭州美院设计的雕塑效果图

有意思的是,几十年后,和平女神像的仿制品重归上海。这一回,它从黄浦江畔移步到了松江的车墩影视基地,只是,当游人们从她身边走过时,是否还能想起她的真身曾承载的那段历史与沧桑呢?

位于车墩影视基地的“和平女神”像

本文转自公众号小曹曹和小章章,主要参考资料:

1、《申报》

2、《日伪上海市政府》,上海市档案馆编,档案出版社1986年12月出版

3、《百年前的今日一战结束,外滩欧战纪念碑去了哪里》,上观新闻,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114117

END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