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大于一切幸福不会推迟
原标题:责任大于一切 幸福不会推迟
乙亥末,庚子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战役”拨乱了心弦,牵动了全国。有这样一群可爱的人,他们义无反顾、逆行出征、不负重托,英勇无畏的冲向国内国外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借用梁启超的话来说,凡是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国之利为先,责先于一切。
沧海横流,方显责任本色。“90后”的生活可以说是《题鹤林寺壁》: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年轻一代身上被贴满了撒娇、任性、裸辞、“自我中心”、 “佛系”、“丧文化”的标签”,我们忧心:把未来交给他们,靠谱吗?年轻人之所以逃避,宁愿天天“葛优躺”也不愿意承担责任,一是由于他们对于阶层固化和社会流动不公等现实生活中的障碍短板的绝望,二是由于社会价值观念的引导。这对个人成长、社会和谐、民族复兴有极大的危害。但是在这个特殊时期这样的一群可爱的人——卖萌不影响他们冲锋,恐惧不影响他们勇敢,任性不影响他们担责。“作为一名建设者,我有责任参与到这个工程中去。”用跑马拉松的毅力打赢这场战役,建设人员用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
逆行而上,方显责任亮色。曾经是你,今天是我,简短又意味深长,岁月静好的日子里,我们也许难以分辨英雄的模样,可一旦考验来临,总有一些人挺身而出,逆行而上,这就是英雄的形象,这就是担责的模样。看看来自草原的“逆行者”,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疗队的张明娜护士,家里人甚至都不知道她已经前往湖北,还以为她在呼和浩特上班。“不计报酬不畏生死”,全国90后、00后成为驰援湖北医护人员的主力军,近总人数3/1的年轻人。回顾历史上一些关键的转折关头,青年大多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从无数青年学生以血肉之躯唤醒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留给我们永不褪色的“五四精神”,到如今青年应积极主动地承担时代责任。青春不朽,无关年龄,医护人员用善意的谎言诠释了责任与担当。
不计得失,方显责任底色。人称“张村头”的张姑娘,一个不爱白领爱乡间的 85 后女村官。“张村头负责,我们信她”,村民们最真切。做事情既公平,又公开、公正,深得村民信赖。她年轻却从不蛮干、盲干,头脑活、思路新是她的优势,与时俱进、创新实践是她的智慧,一心一意为民谋福利是她的追求,勇于担当就是张姑娘闯出新天地的重要秘诀。无论是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还是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亦或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责任二字总是贯穿始终,责任给青春涂抹了鲜艳的时代亮色,秉持责任的时代精神值得喝彩,基层干部用奉献诠释了责任与担当。
王夫之的《读通鉴论》中曾写道:“居其位,安其职,尽其诚而不逾其度”。对所从事的专业工作全心全意;对所应尽忠的职责义务毫不退却。展望未来,青年一代大有可为,也将大有作为,青春消逝,责任难当,肩上重担,澎湃彷徨,看今朝风华正茂,青春意气责任翻做浪,人生当如此,不负中华心!
相关文章
-
揭秘丨飞机上的便便到底去哪了?
-
萨达姆在监狱里真实的生活是怎样的?是否如传说那样受尽折磨
-
遣返中的台籍日本兵,悉尼港1946年
-
史上一项黑科技发明,因太过离奇古怪,被教科书无情删除
-
吐蕃兵临城下,大唐是如何死守陕西的?
-
未解之谜:千年木乃伊竟是身穿女装的男孩!
-
美国一支特种部队,至今戴着中国军徽,只为向中国这位将军致敬
-
赛约河之战:蒙古欧洲扬名一战,10万骑士:6万骑兵,结局如何?
-
希特勒手下的“戴笠”,为啥最后选择了自尽?做的坏事太多了!
-
他们被处死前留下遗言,有的幽默,有的让人敬佩,有的死不悔改
-
1930年代陕西人,戴“礼拜帽”的是回民,披长发的是刚剪了辫子的汉民
-
[图文]中国1942
-
喀秋莎火箭炮:二战中苏联“武器控”的梦中情人,纳粹军团的梦魇
-
他是志愿军特等功臣,却回家当清洁工,军长特地登报找他
-
[图文]盘点中国志愿军名扬世界的朝鲜战争中八大血战
-
甄嬛两次倚梅园祈福,从单纯美好到充满心机,你注意这些细节了吗
-
二战时欧洲男人的无耻战时得不到的女人战后想方设法毁灭
-
当高产成为劫难──美洲作物究竟为非洲带来了什么
-
《雪豹》中,中国军人到德国军校进修,现实中真的可能发生吗?
-
苏德战争期间,德军占领下的苏联城镇
-
日本联合舰队从优势打到全军覆没,为何还有人说山本五十六厉害?
-
四川农村特大发现,工人施工挖出“炸弹”,专家看后却乐开了花
-
1958年国共空军大战机炮与导弹对抗取得胜利
-
以色列再遭火箭弹袭击,指认伊朗指使!
-
二战时期,美军士兵的头盔上,为何会罩着一层渔网?
-
日本武士打仗时,背上为啥要背个“母衣”?
-
“嗜血贼王”自费20万学“开锁”,拥有5个老婆300小弟!
-
青海出土“九层妖楼”,拔地而起33米,考古专家进去不久慌忙撤出
-
九一八事变后,此人苦撑待变求外援,助中国以大国地位建立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