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法之名》为何盛名难副?
原标题:《因法之名》为何盛名难副?
接档《青春斗》播出的刑侦剧《因法之名》,播出至今在豆瓣尚无评分,收视率也不敌同档期几部爱情偶像剧,掉到了前三之外。在豆瓣上没有评分,意味着这部剧的观看人数不足,尚难开分,这可能与播出该剧的网络平台PPTV相对小众有关。
《因法之名》来头不小,它顶着“《人民的名义》后又一法治力作”的名头,其编剧赵冬苓曾执笔过《激情辩护》《至高荣誉》,其导演沈严也有《中国式关系》《我的前半生》等热门剧傍身,演员更是不乏李幼斌、张丰毅、李小冉等实力派的加持,这样的关注度确实有点出乎意料。
《人民的名义》热播后,这种知名编剧写涉案题材,实力派演员飙群戏的模式,被认为可以再造国产剧的类型高峰,《因法之名》《人民的财产》等一批作品都是在这股热潮之下创作的。和《人民的名义》的视角不同,《因法之名》选择以司法作为关键词,从冤假错案的平反入手,在题材和内容上有了不小的创新力度。不过,从剧情的节奏和结构来讲,两代人的设计让剧作的开头花了相当多的笔墨去复述过去。老派的服装和布景,缓缓道来的叙事节奏,在当下“开篇7分钟就能决定网剧生死”的时代,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熬过了开头的年代感,剧情从冤假错案的追查逐渐过渡到了第二代年轻人的感情纠葛,尤其是出现了两女争一男的三角恋模式时,由题材创新带来的突破感也被大大减弱。从豆瓣网友的评价可以看到,当第五集开始出现狗血感情戏后,观众给该剧的评价也明显下降。从剧情创作的角度,涉案剧当然不应该完全是与案件有关的硬核剧情,《因法之名》试图通过办案人员与受害者家属之间的感情戏,将冤假错案对受害者、嫌疑人及其家属的伤害以法理冲突的方式展现,可谓是用心良苦。可是,如果感情戏过多地介入,用一些无意义的伤春悲秋来展示主人公的纠结,就很容易让人产生看一部庸俗爱情剧的错觉。
回头再看当初《人民的名义》,主角侯亮平及其妻子钟小艾同样也有感情戏,但从来不会作为重点,干扰主线剧情的推进。案件抽丝剥茧和反转式剧情的推进,也让剧情几乎集集有爆点,在播出时一度被观众反复催更。与之相比,《因法之名》似乎就显得过于谨慎了,步步为营的铺设人物剧情,又给年青一代的主人公们安上拖沓的感情戏,涉案的剧情浓度降低,也就难怪观众不耐烦。《因法之名》全集共有45集,目前播出尚未过半,但愿后半段能给观众带来更多惊喜,而不是被平庸的感情戏拖了后腿。
相关文章
-
[图文]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
二战划时代的武器,德军如果提前装备可能改变战局!
-
为什么德云社走了那么多人?这可能跟德云社的规矩太苛刻有关
-
美国历史上被刺杀的9位总统:仅有4位不幸遇难
-
[图文]斯大林为何曾两次取消暗杀希特勒计划
-
十分钟,读懂土耳其人与突厥人的关系:一个白种,一个黄种
-
人民日报:钓鱼岛地图战 中国有100种方法打赢日本!
-
欧美姓氏的起源: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
敌人不投降就坚决消灭它霸气十足的60年代解放军
-
二战后,日本女人为何会突然害怕美国黑人?原因其实一目了然
-
这个日本将军取得了一场空前大胜,山本五十六为何气得直跺脚
-
二战中苏军不敢和日军拼刺刀?苏军:不是不敢,是因为没必要
-
郭靖晚年的武功之高,为何连百年修为的张三丰都自愧不如?
-
法国历史课要删凡尔登战役,为啥?
-
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被害的凶手到底是谁?
-
[图文]苏联在朝鲜战争后怎样助朝 叙述其过程
-
历史上的今天|20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拉赫玛尼诺夫辞世
-
白俄罗斯一处房产开挖地基,发现1000多具二战犹太人遗骸
-
甲午战争时清朝使节宋育仁的惊人计划:奇袭日本本土
-
宝藏之谜:沙漠之狐隆美尔的宝藏在哪?
-
他是屡次救朱棣于危难之间的战神,却因刚愎自用被做成瓦罐焖鸡
-
一枚金印玺,让善于辩解的日本人再也无法反驳?
-
徐福东渡后,成为了第一代日本天皇?专家找到石锤
-
来自阿富汗的宝藏:五十五分享湖南省博物馆特展
-
老照片:美国华裔女星,曾被国人误解,抗战中彻底扭转形象
-
历史上的今天|积分学先驱者之一卡瓦列里逝世
-
历史上真实的间谍,其实蛮帅的,尤其面对死亡时
-
埃奇山战役:两种欧洲战术体系在英伦战场的试炼
-
最冷血变态的日本兵:战后美军总司令点名抓他,却隐身活到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