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入关后 此汉人献上一计 害惨江南百姓 最终死得大快人心
1644年4月,在明朝大将、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配合下,清军大举进入山海关内。5月,清军攻占北京。时年6岁的清朝顺治帝随即迁都北京,“定鼎燕京”,开始了268年的清朝统治。
应该说,清军入关之初,由于天下尚未安定,不管是对明朝旧臣,还是黎民百姓,都没有更加严苛地对待。当时,清廷甚至默许投降的明朝旧臣,在上朝时依然身穿明朝服饰。只不过,满、汉大臣各站一班,看上去泾渭分明。
直到一个叫孙之獬的明朝大臣的出现。
孙之獬是山东淄川县(今淄博市博山区)人。他是明朝天启2年的进士,做过顺天乡试主考宫。他因卷入“阉党逆案”,被革职为民,回到山东老家种田。
清军入关,给孙之獬带来了东山再起的机会。他见机行事,带着一家人,主动剃头留了辫子,换上满装,投降了清廷。清廷正差孙之獬这样的明朝旧臣来装点门面、安抚人心,就任命他为礼部侍郎。
孙之獬上朝时,“尴尬”一幕出现了。穿着满族官员服饰的他,乐呵呵地走向满族大臣的行列。可是,满族大臣向来瞧不起汉人,自认为高人一等,他们怎么容许一个汉人大臣跟他们站一起呢?就把他赶到汉人大臣一边。
可是,汉人大臣见孙之獬身穿满族官员服饰,也不屑于与他站在一起,大家挨得紧紧地,不让他插队进来,这样,孙之獬站在满、汉两班之间,进退不得,狼狈不堪。
孙之獬恼羞成怒,他觉得:你们这班明朝旧臣,不是看不惯我留了辫子,穿满族官员服饰吗?我就让你们统统跟我一样,剃头留辫,换上满装。于是,孙之獬给清廷打了一份报告,提出让汉人“剃发留辫”的建议。
在报告中,孙之獬很体贴地说:“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
这时候,清廷摄政王多尔衮掌握大权,他认为,是时候向顺治帝展示清廷征服明朝的成果了,于是就采纳了孙之獬的建议,于1645年下诏颁布了臭名昭彰的剃发令。
该命令规定:“自今布告之后,京城内外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尽令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
简而言之,就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清廷的剃发令,遭到了全国范围的抵制。特别是在江南一带,反抗异常激烈。他们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反清行动,抒写了极为悲壮、惨烈的一幕幕,整个江南百万生灵涂炭,血流成河……
毫无疑问,孙之獬就是引起这无数悲剧的罪魁祸首。1646年,孙之獬因为卖官,遭到弹劾,再次被革职,遣还老家种田。时逢山东爆发了谢迁领导的抗清农民起义。农民起义军攻入孙之獬的老家淄川,将他抓获。
农民起义军将孙之獬五花大绑,游街示众,还在他身上遍刺针孔,插上毛发,以示对献媚清廷、倡议剃发残害同胞罪行的惩罚。随后,斩首市曹,暴尸通衢。
孙之獬死后,当地百姓拍手称快。
相关文章
-
老子在哪著《道德经》 《道德经》是什么时候写的
-
中国土木建筑文化中,为何闽南却盛行石制建筑?答案:海上丝路
-
四大野战军有十三个司令员,他们分别是谁?最后都是什么军衔?
-
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的头部是武则天48岁时的容貌
-
【璇玑闲考】洛阳西朱村曹魏大墓出土石楬涉琴文字补说
-
走进平津战役讲述红色故事——人物故事•为和平而“战”的智士(三十三)
-
王安石变法为何失败 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
明代宦官专权,却无力威胁皇权:明代宦官专权的特殊性
-
父亲花钱买官后,询问儿子感受,儿子说出一词,至今仍能用来骂人
-
疲师遇群狼,19岁团长灵机一动喊出三句话,一个团轻松歼敌一个旅!
-
历史上成功上位的10个歌姬:麻雀如何变凤凰伴驾帝王侧
-
从世界十大平原分布,发现四大文明古国起源有一个规律
-
乒协换届!19个副主席的笑话成历史,5个副主席专业人做专业事!
-
五代十国后面是什么朝代
-
【阅读之光】这是一本什么书?让毛主席批注阅读多达17遍
-
这些老外为了到中国当官 不惜背叛自己的国家 感叹中国古代强大
-
诺氏风神翼龙:体型最大的飞行爬行类生物(翼展12米)
-
程万军:谁造就了奇异的明朝士大夫
-
周公东征的故事 周公东征的原因是什么
-
蒋介石为何厌弃原配毛福梅和第二任妻子姚冶诚?
-
马超后人成为亚美尼亚的王室是真的吗 这与马抗什么关系
-
巨鹿之战是以少胜多吗 巨鹿之战是怎么进行的
-
非洲角鼻恐龙:轻巧龙 小腿比大腿长很多(堪称奔跑能手)
-
黄巾起义领导者是谁 他最终后果如何为何如此惨烈
-
两弹城:透过时光的隧道凝望历史
-
徐向前手下双雄并立的两员虎将,为何一个成大将,另一个只是中将
-
五帝之一的帝喾和少昊金天氏第二任帝
-
吉兰泰龙:中国大型食肉恐龙(长13米/距今8900万年前)
-
埃尔温·薛定谔发现薛定谔方程,为量子力学做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