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宦官专权,却无力威胁皇权:明代宦官专权的特殊性
原标题:明代宦官专权,却无力威胁皇权:明代宦官专权的特殊性
宦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与封建王朝统治者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溥仪废除宦官制度前,宦官群体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他们与正常人不一样,由于遭受阉割,自己没有办法像正常男子一样生活,属于是半个残废,他们的存在保证皇室宫内的血统纯正,却也因此给皇帝造成了不少的威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过宦官专权的事情,秦汉更是宦官专权的多发期。
到了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唐朝的宦官们有着非常大的权势,甚至不少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不过在历史上宦官专权最出名的还是明朝,我们后世听到的这些有名宦官,大部分都是来自明朝,像刘瑾、魏忠贤这些人都是有名的权宦。在一些影视剧里面,明朝的宦官们就更无法无天,甚至不少人在外面比皇帝还要威风,有意思的是,明朝建立之初,却专门严防宦官专权。
《明史》就记载了明初为了防止宦官影响皇权,于是就在宫内设置了宦官不得干政的铁牌。可后来,朱棣夺取皇位,他上位的过程中也多亏了一些宦官帮助,这让他觉得宦官要比不少的大臣还可靠,因此他就想要来重用宦官,反正规矩都是可以打破的,宦官由此在明朝开始得势。《明史》记载:盖明世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间始。
明朝宦官专政的背景
一、拱卫皇权
明朝是历史上中央集权做得最好的王朝,朱元璋废除丞相,大大削弱外廷的实力,同时分散军权,把军政大权牢牢把握在皇帝的手中。受到他的影响,明朝的皇帝们手里的权力更大,可他们承担的责任也非常多,比如朱元璋每天要处理军政大事,几乎是没有什么闲暇的时间。
可皇帝精力是有限的,他们防备这些文臣武将,就需要一些值得信任的人来帮助自己。宦官本身就是皇帝的家奴,他们的一切都是来源于皇帝,因此宦官是皇帝身边最值得信任的,况且很多宦官是从小照顾皇帝,皇帝也是人,对于这些和自己一起长大的奴才肯定要更亲密。
由于情感的紧密,再加上宦官都是宫里的人,给他们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皇权。因此永乐废除铁牌后,明朝的宦官就再也不受限制了,监督地方和中央,更是一步步掌握朝中实权。
二、外廷权势衰微
其他朝代的外廷往往是有丞相,他等于是外廷的第一人,可明朝废除丞相,皇帝自己又不能把什么事情都做了,因此就出现内阁。别看内阁在明朝政坛有着非常高的地位,实际上这就是一个参谋机构,没有真正的实权,内阁成员起初都是皇帝身边的顾问,帮着谋划一些事情,皇帝掌握了最终决策权,而内阁只有议政的权力,具体执行权让六部以及各司负责。
皇帝不可能什么事情都来亲自处理,国家大事也是一样,因此皇帝就将大部分的决策权交给宦官,其中批红就是决策权的象征。《明史》记载:“然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这就出现一个非常奇特的局面,但凡是要想做出大事的内阁成员,都必须要和太监们搞好关系,皇帝们这么做,就是避免了任何一方势力独大。
明代宦官无法威胁皇权的原因
一、宦官集团结构复杂
明朝的宦官权力非常大,他们掌握着军权,政务的决策权,还有天下的大部分税务,人事任命。《明史》中记载:掌印掌理内外章奏及御前勘合。秉笔,随堂掌章奏文书,照阁票批朱。此外,像御马监还掌握着京师的军队,朝中的东厂,锦衣卫这些也都归宦官管理。
但明朝的宦官群体实在太多,比如上面提到来到司礼监,里面就有很多职位不同的宦官,明朝宦官衙门共有二十四个,其中十二监是主要掌权的机构,再加上厂卫,四司八局,全盛时期这些机构有十多万太监,即便是太监的中枢机构司礼监,也是一个不小的团体。
这么庞大的规模,复杂的成分,他们总体承担了这些权力,即便是像魏忠贤、刘瑾这样太监第一人,他们手中的权力也无法集中起来。要想威胁到皇权,除非是他们核心机构的这些太监们全部都站到一个人的身边,可对这些宦官们来说,领头下台,他们底下的也就有了上位的机会,因此这些宦官们不会团结在一起的。
二、皇权强势
明朝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王朝,他们这十多位皇帝里面,不少人都是非常不靠谱的,像嘉靖、万历这些皇帝动不动就是十多年不上朝,可明初连续集中皇权,地方没有办法形成威胁,朝中文臣武将都很难威胁到皇帝的权力。
朝中的宦官,皇帝一下旨就可以拿下,宦官必须要讨好皇帝,才能保住手中的权势。虽然明朝宦官常常会与外臣勾结,比如和内阁的一些要员成为政治同盟,但外廷没有一个总领实权的大臣,内阁与六部之间相互制衡,内廷与外廷相互制衡,因此宦官与外臣勾结也威胁不到皇权,反而常常是引发皇帝的猜忌,历来和内宦勾结的这些官员很少有什么好下场。
总得来看,明朝利用严格宗法制度强化君权的同时,不断去分散朝中的权力,将地方,外廷与内廷三个要害的部分权力不断细化分散。这种做法就避免了外廷或者内廷出现某个权臣胁迫皇帝,但这么做也导致了朋党的崛起。
尤其是到了明朝中后期,党争越来越激烈,因为无论是内廷的权宦,还是外部的内阁人员,他们要想办成事情,就必须要联络各个有权力的人员和自己同进退,皇帝们长期放权,想要控制任何一个阵营就变得越来越困难,最终魏忠贤倒台,外廷势力彻底做大,崇祯正是由于无法控制外廷,这才导致国家灭亡的。
参考文献《明史》
相关文章
-
【党史百年天天读】9月24日
-
中国人不配搞科幻?这些古代神作来打脸
-
火车是谁发明的?史蒂芬孙创造火车最早雏形(蒸汽机车)
-
千古悠悠宛溪河
-
无畏摩罗斯龙:霸王龙的迷你祖先(体长仅3米)
-
百年党史天天学|1月24日
-
张飞曹操其实是亲戚 由抢亲所产生的奇特姻亲
-
疫情下的情人:李清照与夫婿爱在瘟疫蔓延时
-
中国奥运冠军唐功红:举重太拼导致七窍流血,结婚6年依旧无子
-
独孤一门三皇后真实历史原型:独孤伽罗最有名(隋文帝皇后)
-
程万军:姚广孝只不过是朱棣的一介家臣
-
汪洋、陈敏尔、张德江、俞正声、吴官正以个人名义送花圈的逝者
-
盘点历史上武则天的一系列谜团与冤案
-
甲午遗恨 北洋水师在仁川有歼灭日本海军的绝好机会
-
李淳风有什么本事:天文学家/数学家(首个给风定级的人)
-
“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却半生落魄,官场、情场双双失意
-
这个德国人收藏的中国青铜器被盗,为何报警后却主动撤销报案?
-
他14岁加入红军,当勤务兵时竟“训斥”过徐向前,后授衔少将
-
原子弹即将试验,罗布泊竟然发现了土匪
-
公元741年的那场大雪,真的拉开了大唐王朝衰败的序幕了吗
-
好读|稻草人传奇
-
三星堆不敢研究了?三星堆背后有什么恐怖之处吗
-
中国历史上的朝贡:收保护费还是好面子?
-
古代和尚娶妻会受到什么处罚
-
党史百年天天读·11月25日
-
春秋战国时期,留下了5个谜团,它们是什么?直到现在也还没解开
-
一日一言l名利不如闲
-
三国名将张飞怎么死的 张飞的真正死因
-
中国原始鸟类:大连鸟 白垩纪诞生(被质疑是化石嵌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