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后悔 古代女子竟然是靠这个迷倒万千男子!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唇妆并不简简单单的只是女子为悦己者容的小事,更能反映出这段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是统治者的思维和策略,所以,小美也尽可能的尊重历史,若有任何不妥之处,还望诸位多多提点。
汉
由于连年动荡,汉朝的百姓穷得基本没时间想审美这件事。到了汉武帝时期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社会对于女性的审美转向以德论高下,所以汉代女子的妆容总体相对简洁。
在唇妆上基本使用上小下大近乎三角形的唇妆式样,发髻也比较简单,分两大类:一种是梳在脑后的垂髻,古装剧《楚汉传奇》里吕雉的发型就是这种;还有一种是盘于头顶的高髻。
主流社会发声提倡审美还是到了东汉明帝的时候,史称"明帝宫人,拂青黛峨眉"。除了峨眉,远山眉也是汉朝比较典型的眉妆。据说大才子司马相如当年和卓文君一见钟情,就是被她"眉色如望远山"给迷住的。
魏晋
魏晋时期玄学发展迅速,人们的审美意识达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哲学高度。各式标新立异的妆容由此孕育,唇妆样式演变成扇形。除了红色的朱唇外,南北朝时还兴起了一种以乌膏染出的"嘿唇"。
那个时代的男人比女人更爱美。由于当时政治混乱,文人怯于宦海沉浮,只得沉迷玄学以达到自我超脱。比如大名鼎鼎的竹林七贤、魏时曹姓族人都是敷粉爱好者。《魏略》里记载了曹植敷粉的事,而他们家的乘龙快婿何晏也在曹家人的同化下,慢慢变成了"敷粉何郎"。
大明宫里太平公主摘下面具后的回眸一笑,让很多人记住了这是一个繁华的年代,更是一个美丽的年代。
除了华服,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贴花钿、点面靥、描斜红、涂唇脂,一个唐代女子出门前足足要完成七个步骤的妆扮。
在复原传统服装的同时,杜峻也在研究古代女性的妆容。在她看来,时代的潮流与国运兴衰尽在一个女子的梳妆台前。
一点点赘肉别紧张,杨贵妃照样迷死唐明皇。这不是一句笑话。杜峻和她的朋友按照《新唐书》解密过杨贵妃的真容:头发乌黑,戴高耸假发,鬓发处戴金色小钗;画柳叶眉,桃花妆,通常会在卧蚕处涂上薄薄一层脂粉;肤色白皙丰腴,天生指甲通红;喜欢穿黄裙。
当时的唇妆种类也异常丰富,仅晚唐三十多年时间里,唇式就出现了17种之多,圆形、心形、鞍形。而最风靡的要数樱桃形和花朵形。历史上最为出名的"樱桃小口"是白居易家蓄养的家伎樊素,因此有"樱桃樊素口"之称。
酒晕妆、桃花妆、飞霞妆、慵来妆,流行的妆容也融入了各种外来文化的特色。市面上还流行过一种"啼妆",白居易的《时世妆》一诗就描写了这种奇特的妆容。 "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按现在眼光来看,有点不大吃得消啊。
宋
无论清明上河图里的汴京有多么繁华,都掩盖不了宋代以后中国传统社会开始走下坡路的事实,对于女性审美标准也从华丽开放走向文弱清秀。
那时女子的妆容以清新高雅为主,点唇样式比唐代少得多,檀色点唇成了主要流行的颜色。
北宋秦观在《南歌子》中写道:"揉兰衫子杏黄裙,独倚玉栏,无语点檀唇。"檀唇说的就是这种唇脂的颜色。
倒是贴花钿在宋代女性手上又发展出了新的爱好。除了用黑光纸剪成各种形状贴在脸上外,她们还将鱼鳃贴在脸上,并给予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鱼媚子。一些追求时髦的妇女还会将额前、眉间贴上小珍珠作妆饰。
明
明代很流行"桃花妆"和"酒晕妆",前者更清淡。如果脸蛋上有雀斑,女子还会将鲥鱼的鱼鳞贴在脸上,遮住这些色斑。现在长江的鲥鱼都快灭绝了。
那时的女子以细眉为美。浓眉大眼在当时会被看成村姑,惨遭嘲笑的。唐宫里曾流行的抹指甲到了明朝成为了全民运动。
体香是女人的新追求,水银成为当时大明朝和欧洲妇女们争相抢购的商品。不过明朝妇女是用来去除体味的,而欧洲女人买来是拿来治疗梅毒的……
清
清代宫廷女子与民间女子装扮反差很大。清上层贵族女子穿旗袍、戴云肩、梳旗头。偏爱以橘色系为主非常艳丽的妆容。她们一般脸颊着色偏暗,眉妆则采用柳叶眉、水眉、平眉、斜飞眉等较素净的式样;民间女子特别是江南地区的,大多保留着明朝时期的打扮。
不过点唇式样还是比较统一的。清朝妇女以艳红居多,并且涂抹部分非常小,上下唇各抹一小点。
相关文章
-
中国人口从1000万到现在的14亿,这对父子的努力是有功劳的!
-
为什么“无后”,在中国是比天还大的事儿?
-
现在的犹太人怎么样了?分散在世界各地(早已经同化)
-
人类曾经最恐怖的天敌,曾挖掘出头盖骨有被撕咬痕迹
-
1955年授衔,他嫌军衔太高请主席降衔,主席说了这样一句话!
-
古代流行表兄妹成婚,为何生出孩子大多正常?原因耐人寻味
-
揭秘: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为何没成为皇后
-
赵云的个人资料解密 赵云是个什么样的人
-
傲慢偏执的日本军医,让日本陆军因这一常见疾病死掉3万人
-
为什么古代皇室没有男双胞胎?如果皇室出现双胞胎,会如何处置?
-
电视剧《上将洪学智》1月21日登陆央视
-
古代断案故事:县尉张鷟机智过人,让驴自己找到小偷
-
甘于奉献,永远的精神
-
特狈路龙:欧洲小型食草恐龙(化石只有牙齿/体型未知)
-
露梁海战:决定了东北亚三百年政治格局
-
党史百年天天读·1月23日
-
别被骗了!这才是我国古代5大猛将:吕布未上榜、项羽仅第二!
-
血色湘江,红军长征路上最悲壮的一页
-
飞机是模仿什么动物来发明的 模仿鸟类翅膀发明出来的
-
一个疑似穿越的朝代,设立五京,以“一国两制”管理全国
-
李卫是一代名臣,他的五个儿子后来怎么样了?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我们已经误读很久了
-
“千金何足惜,一士固难求”,高泰向前秦国君苻坚指出了治国之本
-
滥食龙:罕见的小型蜥脚亚目恐龙(仅1.3米长/原始物种)
-
胡阿祥:说不清国号流变,还能读懂中国历史吗?
-
非常规的一次军事调动,两个师互换一个旅,旅长后来都是开国上将
-
有奖 |北洋水师输给的不是日本,而是自己人之手?
-
翼椎龙:德国小型恐龙(长2米/仅发掘一块脊椎骨)
-
巨齿龙:法国大型食肉恐龙(长8.5米/距今1.66亿年前)